罗马数字到底是什么时候创造的?

罗马数字到底是什么时候创造的?

  据说,罗马数字比阿拉伯数字早 2000 多年,起源于古罗马,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只是没有数字0。

  有好事者在考究中西两种古老计数方式后,竟然发现古罗马人的计数思维颠五倒四、颠十倒九,还高度形似中国古代算筹的摆法。 真是咄咄怪事。

  怪异如下:

500

图一

分析如下:

1)我国传统算筹的摆法如下,就是南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时的摆法:

500

图二

纵摆是古代常见的摆法,请注意逐次计数的规律:

一个竖棍代表1,两根竖棍代表2,三根竖棍代表3,四根竖棍代表4,五根竖棍代表5;

然后开始“上横记五”:

上一横下一竖代表6, 上一横下两竖代表7,上一横下三竖代表8,上一横下四竖代表9,

然后左一横记十:

左一横右一竖 代表11,左一横右两竖 代表12,左一横右三竖 代表13,左一横右四竖 代表14,..........

我国算盘正巧承袭了这种计数办法,而且明代的日用珠算达到一个高峰:

500

500

2)罗马数字计数:

   罗马计数分新旧两种,

3)  旧罗马计数高度类比我国的算筹记法,区别在于大于5的数字,将我国的上横记5  改为左V记5

罗马计数竟然也逢五变换,反正好巧不巧。而且左V记5,是纯粹的毫无预留思维的提前占了十位数值的位置;

中国逢十进位,10在中国算筹记为— 0, 罗马数字则记为X,类似汉字“十”旋转45度。

中国11记为— I , 罗马则记为X I ,12 中国记为— II , 罗马则记为 XII ,毫无悬念的雷同。

500

 4)新罗马计数则要逆天悖道,4竟然写作IV, 5写作V。

优化计数方案 本来无可厚非,但你先有5的记法V,再衍生4的记法IV,不觉得颠五倒四?

后面还有颠十倒九的记法,先有10的记法X, 再衍生9的记法IX,  真是恣意作为。

500

500

原生文明,都深知创业维艰、逐级衍进、克恭克俭,

西洋文化则又表现出了自己的“行云流水、从容随意”。

5)罗马数字的X和V也很有意思, 好事者的大胆推测如下:

6)大家都是十进制,那么百位数、千位数的位值布局如何呢? 是否也雷同呢?

答案如下所示:

500

7)101,我国古代标记法为一百一,不读出一百一,好巧不巧,罗马数字同样不读。

阿拉伯数字21,中国算筹记为 左两横右一竖 ,即 二 I , 罗马数字记为左两X右一竖,即 X I。

详细如下:

500

综上所述,能否给出如下推论:

500

参考:

1、《中国古代数学书多美啊!》回帖, 九灵、咫尺理塘 业余民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