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0岁前不结婚?我采访了1000个剩女

文:周冲,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500

2018年婚姻大数据出来后,大家发现:结婚率再创新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婚姻说NO?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一群人,发现了以下几点原因。

500

500

月薪3万左右,有自己的房和车。

父母也算开明,并不逼迫。

外部环境自由,内在声音就更清晰:要平等,不要委屈。要幸福,不要将就。

但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异性和感情,太少了。

500

500

我们恋爱6年。

流产2次。

为了他,我放弃高薪工作,从北京去了上海,呆在家里,为他做饭、洗衣、打扫、帮他设计、写文案,百般照顾他。

但每次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他都说:“没条件,再等等。”

一等,就等到了33岁。

500

500

一个人挺好的。

互联网时候+科技时代,精神的满足和肉身的安慰,都很容易实现。

而生活里的困难,60%都能自己解决。

自己解决不了的,就用钱解决。钱不能解决的,那只能靠上帝了。

就这样吧,随遇而安。

500

500

想找一个男人,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况且我也不丑,更不差。

关键是,我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些东西,婚姻给不了。而我也不介意孑然一身。

500

500

我有喜欢的人。

可惜他已经结婚了。

不能做小三,也无法爱上其他人。就这样蹉跎了下来。

500

500

很多同学、闺蜜都结婚了。

但婚龄超过3年的,都会说到一个词:孤独。

当两个人无法对话,无法同步,不关心,如同丧偶,那还不如单身。

500

500

太穷了。

结婚要钱,我们没钱。

月入5000的收入,扛不住房、钱、彩礼、怀孕、生子、教育、人情往来等吓死人的费用。

500

500

婚姻是两个大人的合作。

需要心理成熟,权责分明。

但我觉得自己还没长大,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500

500

不幸的婚姻太多。

幸福的婚姻太少。

不相信我有那份幸运,拥有一段比较满意的婚姻。

500

500

近来一直在旅行。

觉得足遍五川,阅人无数,不断经历与成长,才是我最想做的事。

我爱幸福,但更爱自由。

婚姻的束缚性太强,暂时还不适合我。

500

500

一生最爱的人结婚了。

心如刀绞,天昏地暗。

但离不开,放不下,怀揣着最后一点希望继续等——离婚率那么高,也许他们也会成为其中一对。

500

500

原生家庭非常糟糕。

而我身上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暴戾、自卑、低价值感。

它们像定时炸弹一样,破坏了我几段亲密关系。

感觉再开始,也不会有好结果。

就不强求了。

500

500

不需要房子,不需要车,不要钱,也不要彩礼。包我自己买,钱我自己赚,只需要人是对的。

但我发现,这个要求太难了。

为财产而婚,反倒简单。

为感情而婚,难上加难。

500

500

他太穷。我没有安全感。

我太丑。他没有面子。

结婚?再说吧!

500

500

我妈就是为家庭牺牲一辈子的人。

但我爸不仅出轨,赌博,还家暴,丝毫不把她当人。

自此决定,一定要有个人成就。

我先是我,接着才是一个人的老婆,一个人的妈。

500

500

我想大多数单身人士应该都这样。

既然和一个人更寂寞,还不如一个人孤独。

既然和一个人更无趣,不如一个人精彩。

如此一来,单身时长=年龄。

并且这种状态越来越难摆脱,成了一种瘾,一种癌。当有人来到生活里,竟然局促、紧张,本能地关上门,拒绝可能的爱与人。

其实单身和婚姻,没有孰高孰低,孰胜孰败。

它们都只是一种选择。

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代价、责任和回报。

你享受了单身的自由,必然要承受相应的寂寞;

你享受了婚姻的温暖,必然要付出相应的权利让步。

怕就怕,你只想要权与利,不想要责与任,凡事推诿、逃避,成为30岁的巨婴,这样下来,每一种生活都会艰难无比。

500

周冲,2015年离开体制,放弃公职,从事自由写作。出版《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等多部畅销书。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zhouchong2017),这是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公众号,以文艺的笔调,以理性的思维,剖析人间事与人间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