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岛早期历史

考古学对早期历史的研究

琉球群岛何时开始有人居住目前仍是一个谜,人类和动物可能都是在末次冰期迁居琉球群岛的。目前在琉球群岛发现的最早人类遗骸是那霸市的山下洞人,其生活的年代是三万二千年以前。而1967年在冲绳岛具志头村(今八重濑町)发现的港川人遗骨距今一万八千年历史,与日本列岛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很相似。

在如今的冲绳县境内至今尚未发现石器时代的痕迹,但在鹿儿岛县奄美群岛则有发现细石器。后来冲绳群岛和奄美群岛出现了日本列岛弥生时代的土器以及当时的贝轮等贝制品,说明日本文化在当时传入了琉球北部。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则与日本文化有很大差异,其使用的土器与当时台湾原住民的土器相似,这说明当时的琉球南部与台湾存有文化联系。

中国史籍、日本史籍、琉球史籍与现代考究及推测

琉球群岛的历史悠长。早在成书于公元7世纪前期的中国史籍《隋书》中,便有专门的“流求传”,但是关于其中记载的“流求国”与后世的琉球国究竟有何关联,目前尚无确切定论。此外在三国志里面也有孙权派人至“夷州”的记载,而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夷州是琉球,但也有人主张是台湾,莫衷一是。

一般认为,古代的琉球有两种;即小琉球(冲绳岛)与大琉球(台湾岛)。此外,鉴真的“唐大和上东征传”(779年)中有的“阿儿奈波”(okinawa)就是现在的冲绳岛。琉球早期的历史无考,有人[1]认为他们是东海外越,百越的一支。按照有关琉球的记载,至迟在12世纪,该群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称按司时代。

琉球群岛中国史书最早把这里称为流虬[2],意思是该群岛漂浮于大海之上,有如虬龙。按汉语“琉”的意思是“石之有光者”,而“球”的意思是磨圆的美玉,“琉球”即指这一串岛屿“宛如发光的美玉”。琉球之所以又名“冲绳(日本语发音:okinawa)”,其最早记载是上述的“唐大和上东征传”,又有“平家物语”(13世纪)上的“おきなわ”(okinawa)。后来,江户幕府的儒学家新井白石在《南岛志》(1719年)上把“おきなわ”用汉字写为“冲绳”。

此外,平安时代的史书《续日本纪》里有琉球群岛中的屋久岛、德之岛、石垣岛、久米岛等岛屿的记载。

《中山世鉴》、《中山世谱》、《球阳》这三部琉球历史典籍都记录了琉球开国的神话。《中山世鉴》称,天神阿摩美久下凡,由天帝赐予草木土石,做成岛屿。之后又求上天赐予人口,于是天帝将其子女二人赐予阿摩美久,此二人结合生三男二女,长男天孙氏建立了天孙王朝,延续一万七千年。现代历史学家认为,这一神话传说形成于16世纪至17世纪,是琉球王国统治者尚氏家族面对按司势力的争权企图,为加强其王权地位而创造的神话。

根据《中山世鉴》的记载,天孙王朝之后为舜天王朝,延续了三代、七十年。《中山世鉴》称舜天王朝的开国之君舜天是日本清和天皇之孙源为朝的儿子源尊敦(又称舜尊敦)。《中山世谱》和清朝学者的有关记录也延续了这一说法。但现代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琉球王室称源为朝将军为始祖的做法,是为了夸耀自己的血统,抬高按司出身的尚氏王族的地位。《中山世鉴》称舜天王朝的三位国王为舜天、舜马顺熙和义本。义本“自称不德”,让位给英祖,即琉球中山国的始祖。

琉球史籍的记载

天孙王朝

古琉球国史书《中山世鉴》称,琉球王国最初统治者为天孙氏,是琉球神话中创造天地之阿摩美久神的后代。天孙王朝共有二十五位国王,历17802年,传至第二十五代王思金松兼王,为重臣利勇杀害,王朝灭亡。然而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传说,并非史实。

舜天王朝

天孙王朝传位廿五世覆亡后,琉球大乱。最后由浦添按司舜天统一全国,为舜天王。但流传至今的舜天王统事迹,不脱神话传说的性质。

英祖王朝

琉球官修史书《中山世谱》称,元军曾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和元贞二年(1296年)两次侵略琉球,皆被英祖军击退。

在三山时代之前,外岛按司与冲绳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根据带有神话色彩的《中山世鉴》记载,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时(相当于南宋的景定、咸淳时期、日本镰仓时代),大岛(奄美大岛)、古米(久米岛)、马齿山(庆良间岛)等外岛“来朝入贡”,但这一朝贡关系只是按司之间的结盟关系,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时期,随着冲绳本岛进入三山时代,便已衰落了。

三山时代

三山时代,南山、中山、北山三国的势力图

14世纪上半叶,琉球出现南山、中山、北山三国,分别位于冲绳本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三国中,以中山最强,北山最弱。

根据琉球《中山世鉴》以及中国《明实录》和朝鲜半岛《朝鲜王朝实录》的记载,南山王国以大里按司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头、东风平、岛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丰见,大致疆域相当于今日冲绳岛南端国场川—与那原一线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国以首里按司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北谷、读谷、越来、中城、胜连、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为南至国场川—与那原一线,北至仲泊地峡。北山王国以今归仁按司为中心,包括今归仁、羽地、名护、国头、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为冲绳岛仲泊地峡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岛和伊平屋岛。

三王国时代,南山、中山、北山三国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冲绳本岛本部,并未发展到北方的奄美群岛和南方的八重山群岛、宫古群岛。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1383年,北山王怕尼芝和南山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北山、中山、南山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1390年,宫古岛酋长与那霸势头丰见亲入贡中山。不久,八重山酋长也前来朝贡中山王察度。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zh.m.wikipedia.org/wiki/琉球历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