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苗研发到基因编辑,37年来,我们和艾滋病之间发生了什么
文/范先生
来源/拾文化
抵抗艾滋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真正的魔鬼,不会在你的面前露出自己的獠牙。
真正的恐怖,也不是你所能看到的伤害和病毒。
防艾,恐艾,歧视艾滋病患。
我们有没有真正了解过艾滋病?
艾滋病是怎么来的?
1981年的夏天,里根刚刚就职美国总统才过去了三四个月,美国刚刚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运动会,整个国家和世界似乎都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
美国的大都市纽约,人们像往常一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人类社会最大的阴影,已经悄然降临。在此之后的数十年,乃至今天,这道阴影依然在我们的头顶笼罩,挥之不去。
一开始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八名男青年得了卡波西肉瘤和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虽然这两种病都是少见的病,但是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科学水平,导致了医学界没有什么超前的眼光和危机意识,所以即使一次性出现了八例,大家也没有当回事。
但是,当全美各地开始频繁出现这类疾病的时候,人们开始坐不住了。
专家们自习观察分析发现,患病的人大多数都是男性同性恋,因此粗暴地将这种病定义为: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症。
现在回头看,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病因。
但是当时的社会,人们并没有多想。
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病症和性取向无关。
医生们发现,所有病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免疫力极其低下,基本等于没有。
这才给这种病下了最后的定义:
中文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艾滋病
英文名: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简称:AIDS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三个字,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死亡和厄运的代名词。
大多数人们恐惧艾滋病,但是艾滋病究竟是如何伤害我们的呢?
作为目前人类社会最棘手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与其他病毒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病毒。
其他的病毒进入人体后,会直接作用于人体,一心只想着破坏人体的某个器官。
但是艾滋病毒不是,它并不会专注于破坏人体的某一个器官,它破坏的是我们的免疫系统。
它在你的身体里会一直潜伏着搞破坏,破坏病人的免疫系统,一点一点蚕食。
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在这段时间里,患病的人看起来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但是一旦艾滋病毒完成了破坏工作,那么这具身体就会瞬间崩坏。
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各种细菌和病毒,之所以我们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免疫系统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工作。
现在艾滋病毒破坏了免疫系统,成千上万的细菌和病毒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进入病人的身体。
这就是艾滋病的可怕之处。
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这么可怕,那它是怎么传播的呢?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这三种方式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从概率的角度来说,性传播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但是性传播却是艾滋病传播最广泛的途径。
原因很简单,在欲望的引诱下,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持得住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通过性生活传染的艾滋病里,老年人已经逐渐升高。
其中,60岁以上男性人群感染病例报告数2012年为8391例,2017年达到19815例。
老年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性行为传播」,而大多数人心中,却默认在老年群体中并不存在这一行为。
人们认为性是年轻人的事情,所以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就是年轻人和同性恋之间的事情。
但是在欲望面前,人人都有屈服的时候,不论年老还是年幼。
我们无法保证一辈子没有欲望,我们能够保证的就是在欲望面前,尽可能地保护自己。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艾滋病人,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如果你不和他们发生性关系,不和他们有血液交换,那么他们就和普通人一样对你没有任何威胁。
你可以和他们共用水杯,共乘巴士,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工作。
艾滋病的可怕,不仅仅在于他侵害了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多的是,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猜疑和隔阂。
艾滋病的治疗
如何治疗艾滋病,是一个从1981年至今,人类一直在攻克的难题。
37年的时间,看起来不是很短,但是截至目前,人类和艾滋病的斗争中,我们才刚刚找到了方向。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最近的新闻。
2018年11月26日,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贺建奎称,这对婴儿经过基因编辑之后,完全免疫艾滋病。
“基因编辑婴儿”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后生下的婴儿。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但实际上,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挑战人类伦理和科学家基本守则的闹剧。
因为类似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科学界并非什么难题,国内外很多实验室都有条件做到。但是大家一直没有去做。
为什么?
因为这样虽然能够达到免疫一些疾病的效果,但是却触犯了一些伦理上的禁区。
就像克隆一样,你无法再定义这两个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因为基因已经被人为修改。
这两个孩子成为了自然人和实验体之间的存在。
其次,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现,对全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假如可以通过编辑基因的方式孕育后代,那么今后的社会将会出现两种人。
一种是经过基因编辑强化的新人类,他们可以定制自己的外貌,自己的免疫系统,自己的知识储备。天然地比别人优秀。
另一种是普通父母诞生的普通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生老病死,自然生长。
这个时候社会的伦理和秩序,必然遭到了极大破坏。
这项技术如果被滥用,那么就意味着以往只是在科幻电影《X战警》里才会出现的社会矛盾,今后很可能会出现在现实生活里。
所以贺建奎对艾滋病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得到科学界的认同,反而遭到了所有人的批评。他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博取眼球,而不是推动人类和艾滋病的战线前进。
与此同时,科学界历来不缺乏认真和艾滋病斗争的人。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已经在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上投入了很多精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只是还未能运用于临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看到这种病毒被消灭。
只不过现阶段,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洁身自好,小心警惕。
今天是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天,抽空多了解一些关于艾滋病防护的知识,提高自身警惕的同时,也给周围的艾滋病人一些应有的关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