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孩给23位农村阿姨免费化妆:眉毛只纹了一边,因为我老公死了
来源:InsGirl
这两天刷抖音,看到了一群人,几秒钟就赚了兔姐我好多眼泪。
还被蛙哥狠狠嘲笑了一顿。
但是我逼着娃哥看了几个视频后,他也哭了。
其实视频内容很普通,就是化妆、变装,只不过被化妆的是一群农村留守妇女。
视频的拍摄地点都在同一个村子里。
阿姨们的“改造”也全都出自一个叫周文娟的化妆师之手。
去年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化妆师免费为20多位农村妇女化妆”,报道的就是这个山村的故事。
尽管央视报道了周文娟给阿姨们化妆的详细过程。
但是在这之前,周文娟已经在慢慢记录这些故事,并拍成视频发在网上。
很多人看到这些视频内容,都说这才是最真实的变装,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
后来,当我又了解到视频背后的故事时。
才发现,化妆变装对于她们来说,并不只是变好看这么简单。
同样,对于周文娟来说,这也不是简单的化妆过程。
朝阳村,湖南永州的一个典型留守农村。
留守妻子和留守儿童,是这个村子的主要人口构成。
周文娟小时候就曾是其中一人,这些被她化妆的阿姨们就是村子里的留守妻子。
当年高考失利后,周文娟选择去北京学习化妆。
2012年,她从北京回到永州,并在步行街上开了一家自己的美妆店。
去年疫情时,她回到老家朝阳村待了很长时间,那时村里的阿姨们才知道周文娟这个化妆师的职业,到底是干嘛的。
阿姨们说,她们结婚的时候用棉线把脸上的汗毛绞一绞,这就算化妆了。
言语间对于如今年轻人化妆变美,带着不少羡慕。
周文娟听着,心里也很复杂。
她想着既然我能给别人化妆,为什么不能给村里的阿姨们化妆?
就这样,周文娟下决心给阿姨们化美美的妆。
但是,给阿姨们化妆这件事,一开始并不如想象中顺利。
不论是从小照顾自己的小芳婆婆,还是自己家隔壁的李阿姨,一开始都拒绝了。
后来又找过几位阿姨,也都不行,甚至拒绝的借口都是大同小异:
“不知道自己变美是什么样子”;
“担心初次尝试会不会被其他人说些什么”;
“担心弄脏这些精致的化妆品”。
后来周文娟说,她也理解阿姨们为什么一开始都是抗拒的态度。
因为化妆对她们而言,是真的既陌生又遥远。
有的人从出生起就没有化过妆。
这让她们对于打扮自己这件事,有一种未知的茫然。
在这些留守阿姨们的生活里,辛苦操劳早已成为人生底色。
在外务工的丈夫对于家庭事务鞭长莫及,她们一人操持着全家的生活。
化妆变美这件事,在她们的生活里消失很久了。
甚至她们对自己的定义是:
“我是农村人,我就应该在地里忙。”
但也正因为这样,周文娟更加坚定了自己给阿姨们化妆的想法。
她想给留守阿姨们的生活带去一些光亮。
后来她想既然别的阿姨们一开始无法接受化妆,那就先从自家的长辈入手。
所以周文娟的第一位模特是自己的奶奶。
在周文娟问奶奶愿不愿意化妆时,奶奶当时答应的很痛快,但真的到了化妆时,还是紧张了。
奶奶就不断地说话来掩饰内心的小紧张:
“我上一次化妆还是在结婚的时候,毕竟在村子里没必要化妆,也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件事。”
“你能给我化妆,我是真的非常高兴。”
“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城里年轻人的东西了。”
化完妆后的奶奶变年轻漂亮了许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傻笑得合不拢嘴。
然后奶奶立马叫上隔壁的阿姨一块出街买东西。
走在街上,每个人都会称赞她,“你怎么变这么好看了?”、“真好看”。
在给奶奶化妆的时候,有邻居阿姨们来围观,有的阿姨后来悄悄和奶奶说,自己也想试试。
看到这,周文娟就明白了。
尽管这些留守妻子们对于化妆有着未知的紧张感,但内心依然期待。
她们也渴望变美。
然后周文娟开始主动去找她们。
但是和阿姨们约妆,依然前路困难。
因为她们真的很忙。
睁开眼就干活儿对于村子里的留守妻子来说,一点不夸张。
周文娟说只有两个时间段可以约到她们,一是下雨天,二是太阳暴晒的午休时间。
因为下雨天可以不用出去干农活;为了避免中暑,太阳暴晒的午休时间也会待在家里。
53岁的陈阿姨说,从早上起床开始,她就要开始做各种农活、家务活。
要去地里种菜、种庄稼,要喂鸡、鸭、鹅...
这些农村日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来说,很是遥远。
陈阿姨在镜头前有点羞涩地说:
“我们这双手,都是这样的手指”
阿姨的语言很质朴,没有太多情感表达。
但是伸出来的一双手,就足以说明平日的生活是劳累且辛苦的。
后来陈阿姨看着镜子里化完妆的自己,似乎有点不敢相信。
脸上克制又欣喜的笑容让人看得心酸、心疼。
周文娟说,虽然给阿姨们化的都是淡妆,但也不是简简单单就完成的。
往往需要1-2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妆。
每次化妆打底之前,周文娟都会给阿姨们认真护肤,清洁、保湿、防晒,一步也不能少。
因为这些阿姨们这么多年真的不曾有过护肤的意识。
常年风吹日晒,只有脸干得特别疼的时候,才会用护手油在脸上摸一摸。
有一次给李阿姨化妆时,修眉毛都能刮下来皮肤的碎屑。
所以在周文娟的化妆箱里,护肤品是必不可少的。
看到化完妆的自己,李阿姨的第一个反应是“不好意思”。
但是随后羞涩一笑,是十分开心的。
从她们认真且欣喜的表情里可以发现,化妆对于她们来说,是一件仪式感满满的事情。
当周文娟和她们约好时间后,有的阿姨会早早洗上好几次脸。
甚至化妆的时候也害怕弄脏了化妆品,小心翼翼。
有的阿姨会翻出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拍照穿。
比如李阿姨翻箱倒柜找出来一件白衬衣,还是年轻时留下的。
但是如今也早就不合身了。
还有一位婶婶好不容易找出一件衣服,实际上衣服背后已经有好几个破洞了。
想找一件像样的衣服都困难。
你问她们为什么不买衣服?不护肤好好保养皮肤?
我想,买衣服或者护肤对于她们来说,不是生活必选项。
过往这些年,她们或是将自己全部精力都投注到整个家庭上,或是已经习惯把自己的人生排序在所有人后面,只记得照顾老公、老人、孩子...
总之,她们早已习惯自我忽视。
有时候唯一能够留给自己的回忆,可能是年轻时爱美的痕迹。
一位52岁的卢阿姨,周文娟给她化妆时,发现她的眉毛一边浓一边淡,纹过眉。
原来卢阿姨纹眉的时候才三十几岁,那时家里条件还是很好的。
当时纹眉,需要纹完一边,隔几天再纹另一边。
就在这间隔的几天里发生了意外,卢阿姨的老公突然去世。
就这样,卢阿姨家里瞬间失去了经济来源。
纹了一半的眉毛也搁置了,不对称的眉毛成为了永久的印记。
化完妆的卢阿姨,算是将另外一半眉毛补齐了。
看着重放光彩的自己,彷佛当年爱美的自己又回来了。
如今周文娟也给20多位阿姨化过妆了。
她们中有的是主动来找周文娟,甚至有的是老公主动找来,希望给自己的老婆化个美美的妆。
周文娟的舅舅就是这样。
还有一位阿姨在化妆时害羞不好意思,老公在旁边给她加油鼓励。
会出谋划策,让她换件好看的衣服。
而且拍照的时候,这位阿姨的老公也格外配合,也让周文娟给他捯饬捯饬。
最后的合影,俩人看起来格外般配且幸福。
现在化妆这件事,在村子里越来越受关注。
甚至阿姨们对自己也越来越上心。
有位蒋阿姨的门牙侧缺颗牙有七八年了,以前一直没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周文娟给她化妆后拍照,当老公也开始称赞好看时,她决定之后就去补牙。
这些阿姨们的自信,也慢慢回来了。
以前她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农村人”,但是化完妆、变好看后,发现自己也不比城里人差多少。
周文娟给农村阿姨化妆的事情一经报道,除了很多人感动、赞叹之外,也有一些其他声音出现。
有人评论,“给农村妇女化妆根本没有必要,她们干活一点都不方便”。
也有人说,这种化妆变装就是给这些农村妇女织了一场梦,梦醒了之后她们不还是照样回到现实么。
认为周文娟给农村留守女性化妆只是作秀,并无实际意义。
但是周文娟说,从她和阿姨们的相处、以及观察中,她从来没有发现这些农村阿姨们会有“被人造梦”的错觉。
“她们特别容易满足。”
这些阿姨们的满足是质朴的,是发自本心的自给自足。
这场变美之旅,没有改变她们内心的良善,而是重新激发她们内心对自己的关爱。
让她们意识到,原来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这些农村阿姨们也根本不会如外界所说那样,有了一次化妆经历就开始抱怨当下生活。
变美让她们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且坚韧,甚至面对生活磨难也会更有勇气。
周文娟后来跟我说,给阿姨们化妆不仅仅是带给她们惊喜,更多的是也让自己感受到温暖。
这些阿姨的质朴和善良没有被一层化妆掩盖,反而化妆是给原本就美好的她们添砖加瓦。
我想,这就是变美最好的结局。
图片 |网络
监制 | 兔姐
编辑 | 木木
设计|象那个象
微博 | @Ins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