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以前中国连个钉子都造不了,我们把钉子叫“洋钉”,这个是不是很可笑
【本文来自《张维为、金灿荣:印度“墙头草”,中国是拉还是打?》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解放以前中国连个钉子都造不了,我们把钉子叫“洋钉”。这个是不是很可笑?“这个真有些以讹传讹了吧?我觉得这真是民族虚无主义。中国人的前辈是杰出的,不是1949年前愚蠢到需要靠一盏灯来灭千年暗,一个有脑子能替代几亿人脑子的人来灭千年愚,在中国古代也大量使用了钉子(包括铁质、木制、竹制的都有),我在中国的博物馆里看到过。以下是中国在1949年前的工业成就:
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
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辽宁迫击炮厂。
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
中国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1919年,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已生产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飞机。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节,远洋运输轮,美国的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
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
在1949年之后确实中国通过引入苏联技术和援助建立起了初步工业化,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门类体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此之前中国自洋务运动后也攒下了一些微薄的工业家底。叫洋钉只不过是类似现在说XX德国技术一样或者是人们约定俗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