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成这样也能游奥运会?对啊,游得比旁边肌肉男还快呢……
你心目中理想的运动员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几乎所有人都会联想到健美这个词,特别是那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顶尖水平运动员,因为大量的训练造就了健美的身材,身材姣好的他们或她们本身就是行走的荷尔蒙。
但这个事情在最近的东京奥运会上迎来了一次灵魂拷问:如果一名运动员大腹便便,人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呢?
西班牙电视台的一名解说就在全世界面前给出了他的回答,在7月30日晚男子50米自由泳第8组预赛开始前,所有选手都在跳台前准备,而帕劳运动员肖恩-丁柳斯-华莱士,因为他“毫无锻炼痕迹”的大肚子成了焦点,尤其是在隔壁对手身材健美、肌肉线条明显的对照下,让华莱士变成了“笑柄”。
当值解说在直播过程中丝毫不掩盖他对华莱士的轻蔑态度,看着华莱士肥胖的身材,甚至忍不住自己的笑声。
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值解说会公然嘲笑这位肥胖的帕劳运动员,当我们谈到运动员时,下意识会联想到健美的身材,而身材走样往往代表着缺乏训练,在大家眼里是“训练不刻苦”的象征。
比如中国球迷在看到男足撩起衣服露出的“一块腹肌”时,不仅会嘲笑他们是“白切鸡”,更会勃然大怒男足对不起球迷的喜爱和支持,甚至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NBA球员约翰-沃尔每个夏天休赛期都会因为放纵享受发福变胖,最近踢完美洲杯在享受假期的内马尔被媒体拍到他的肚子圆了一圈,立刻受到球迷的口诛笔伐。
嘲笑、贬低一名运动员身材走样,背后的台词其实是——你这样平时有好好训练吗?而且大家通常都觉得这种批评和监督是必要且合理的。
但是,嘲笑帕劳运动员身材的西班牙电视台解说却不被多数人认可,推特上有网友批评这位解说,“我意识到,他们实在缺乏教养”,这又是为什么?
尽管体育项目的核心规则就是优胜劣汰,比的就是顾拜旦好友亨利-马丁-迪东所讲的“更快更高更强”,在这样的语境下,弱者被贬低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但奥运会的内核多了一层境界,比别人“更快更高更强”固然可喜,但最重要的是比自己“更快更高更强“,多了一层人文关怀。所以,在奥运会的语境中,弱者不该被贬低也不该被歧视,只要他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那就不低人一等。
所以,在强调体育精神的情境之下,当值解说对勇于站在比赛台上的运动员进行“身材羞辱”(body shame)实属不妥,被群起而攻之也是自作自受。
代表帕劳出赛的华莱士并不是奥运会上第一个被身材羞辱的运动员。2016年里约奥运会,同样是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埃塞尔比亚运动员罗贝尔-基洛斯-哈布特被称为“鲸鱼罗贝尔“,原因是他太胖了,在泳池里像头鲸鱼一样笨拙。
当时罗贝尔在预赛中排名倒数第一,许多媒体极尽所能地对他进行嘲讽,他接受《每日邮报》时说:“他们用脏话骂我,叫我肥仔或者给我起鲸鱼的外号,但我不打算把这些事到处讲。”
前澳大利亚女游泳运动员雷塞尔-琼斯也曾经受到过类似的身材歧视,“被一名男记者说胖,是我最难处理的事情,这会让你怀疑自己作为运动员的价值”,即便她曾经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拿到过100米蛙泳项目的金牌。
人们总觉得肥胖应该和运动员绝缘,如果大家看到一名运动员是“胖”的,那么谈论他或她的语气就好像犯了什么罪一样,尤其是那些不追求力量美的体育项目里,胖似乎就是运动员的原罪。
墨西哥女子体操运动员亚历克萨-莫雷诺被观众批评“她大概有两个体操运动员那么重”,美国体操界的GOAT拜尔斯也一度被人拿胖来说事儿,“因为她太胖了,所以他总是从平衡木上掉下来,你还能对她有什么期待呢?”,而说这话的人是她的前任教练。
艾米-贝格利,前女子奥运会10000米选手,因为在2011年的户外田径大师赛拿到第六名,就被踢出了耐克的“俄勒冈计划”(在俄勒冈建立的培养长跑选手的训练营),理由是她“太胖了”,“起跑线上最大的屁股就是你”,而俄勒冈计划在2019年因为总教练涉嫌虐待选手被关停。
种种事例表明,对运动员的身材羞辱绝对不是美其名曰对他们良苦用心的批评和监督,而是一种语言上的霸凌,“肥胖”只是其中的一种,女性运动员的“男性化”更是“重灾区”。
女子网球名将塞雷娜-威廉姆斯不止一次被人说过她像个男人而不是女人,拿到过奥运会金牌的美国铅球选手米歇尔-卡特被人觉得“看起来像个男人”。
不久前为我国夺得金牌的女子铅球选手巩立姣,在采访中被记者说是“女汉子”,还问她“什么时候打算做女孩子”……
巩立姣在镜头前委婉地回应”自己内心一直都挺小女孩的“,米歇尔-卡特也说过:”我一直都是个稍微大号一点的女孩子。”任何运动员都不应该是任人打扮的虚构对象,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个体存在的价值。至少在体育竞技上,应该有这样基础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米歇尔-卡特还说:“你会误以为所有运动员都应该有6块腹肌和清晰可见的肌肉线条,当然,那样的身材很有用,但我的身材也很有用。”
被当值解说身材羞辱的帕劳泳将华莱士虽然看起来大腹便便,但他在50米自由泳预赛中游出了27秒46的成绩,虽然不足以让他晋级下一轮,却在同小组内排名第四,而照片中他身旁那位肌肉线条清晰的阿富汗健美泳将,最终的成绩是27秒67,比华莱士更慢……
虽然规则可以令一些小国运动员破格参加奥运会,但这些运动员并非因此而疏于练习,尸位素餐。
比如华莱士至今保持着帕劳100米自由泳、仰泳和50米、100米蝶泳的国家纪录,人们称他为帕劳游泳速度最快的人。虽然帕劳只是个拥有2万多人的小国,但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人所及了。
2017年,华莱士代表帕劳出战布达佩斯举办的国际泳联世锦赛,记者这样形容他的亮相——“一个只能在长25米的六道泳池训练的运动员,出现在世锦赛已经是一项成就”。
他不止出现在布达佩斯,2019年他也参加了韩国光州举办的世锦赛,目前为止,华莱士一共参加了7届世锦赛。
“我一直喜欢游泳,我的母亲告诉我,只要我想去做,那就要尽力去做,所以我坚持了下来。”
靠着努力站上奥运赛场的华莱士,没有什么可值得嘲笑的,即便他的肚子比其他运动员更胖一些,但他还是可以骄傲地在东京留下自己的泳姿。
华莱士曾经说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不是在和其他人竞争,说实话我是在和自己较量,很多人都在支持我的游泳生涯,尽管有时会有一些负面的声音,但这对我没有什么影响。”
尽管华莱士没有通过预赛,但你看,东京的华莱士比里约时快了0.1秒,这就是他最大的收获,而嘲笑他的人,有像他一样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