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波 | 淮海战役,国运之战中的“命运之手”

淮海战役,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不期而遇发生的战略决战与战术险战。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有个著名的比喻:这是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吃下去了。对国民党而言,这是决定命运之战。这场决定命运之战中,常凯申公的上帝之手,给共军的作战,加了不少的分。

500

2013年,我在山东郯城,出了车祸。后来兜兜转转,从徐州返京。当时在徐州,只呆了一天。很多想去的地方,或者想找找的地方,都未去成。

徐州,第一个想去的,是去看看徐州汉墓。第二,是张勋部当时驻扎在徐州。前几年,对张勋复辟事很有兴趣,仔细阅读过四次徐州会议的资料。第三,是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可惜,中转时间紧迫,一个都没去成,仅在云龙湖边转了转。出了车祸,自然也没什么好心情。

后来,再次去郯城取车,了解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今徐州,是古彭城,而古徐州,恰恰就是我出车祸的郯城。现在,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江苏。

上面,都是题外话。近代史上徐州之所以有名,和两次大会战有关,都有脍炙人口的相关经典战争影片。第一次,是中日徐州会战。整个徐州会战,以国军撤退而告终,但是在台儿庄(今属山东),打了大胜仗。著名影片《血战台儿庄》,讲的就是这场战役。台儿庄会战,还有战争之外的故事。台儿庄战役的中国方面的主要军队,都是杂牌军,尤其是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以及被各大战区鄙视抛弃的川军。其中,在台儿庄有卓著战功的庞炳勋,后因在抗战中受国民党嫡系歧视而投敌。嫡系歧视非嫡系,这是国民党的老问题。易劳逸写过一本经典的书,叫《毁灭的种子》,讲的是滇军在国民党军系统中的问题。

徐州第二次大战役,是国共淮海战役。主战场,不在徐州城,在徐州外围。大陆的史书上,这次战争命名为淮海战役,台湾人写的战史叫徐蚌会战。这是双方原汁原味地根据作战方案留下的名称。

500

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序列中,排在第二。先辽沈、后淮海、再平津。三大战役中,辽沈和平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尤其平津战役,在辽沈与淮海之后,实属探囊取物。

辽沈战役,是中央事先就布置好的战役,这是解放全国的先头战役,把握很大。如果辽沈战役仅就目标放在驱逐东北剿总的人马从东北撤出去,那这个战役就非常简单了。长春的郑洞国,困守孤城,已是案板上的肉。林彪吃与不吃,是时间问题。但是中央当时的构想,是要先打锦州的范汉杰,切断关内关外的联系。然后回头吃掉坐镇沈阳的东北剿总卫立煌。尤其是盘踞沈阳的廖耀湘兵团。因廖耀湘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都是曾经在印度受训的入缅作战部队,全军美式装备部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个军。如放廖耀湘部走海路回去,后患无穷。而廖耀湘,本来也是要走营口,下海跑路。但在关键时刻,委员长坚决主张廖耀湘去救锦州。最后,廖耀湘不情不愿、磨磨蹭蹭地东进去救锦州。当廖耀湘在路上磨蹭的功夫,锦州的范汉杰就被拿下了。林彪一回头,就把廖耀湘包了饺子。这是三大战役中委员长第一次给共军送大礼包,两个全美式王牌军。

与辽沈战役不同,淮海战役,国共双方事先都没有完整的布置。国军前后投入的兵力有八十万,共军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总兵力六十万。战役由粟裕所在的华东野战军发起,本来是抱着打打看的心态。应当说,战役之初,没有特别大的战略目标,而是要吃掉黄百韬兵团。

徐州,地控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在民国时期,又是陇海线和津浦路两条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徐州不守,则陇海线和津浦路被切断,江淮失去控制要点,是必然之局。由此,徐州剿总的兵力,相当强悍。下辖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
、第六兵团(司令官李延年) 、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 、第十三兵团(司令官李弥、副司令官陈冰) 、第十六兵团(司令官孙元良)
、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胡琏、吴绍周) 、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周碞、副司令官顾锡九、李天霞)
、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
、第四绥靖区(八兵团;司令官刘汝明、副司令官曹福林、米文和、田镇南)。其中,邱清泉兵团下的第五军与黄维兵团下的第十八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两个军,全美式装备,战斗力相当强悍。第七兵团黄百韬部,虽然不是蒋介石嫡系部队,但久历战阵,战斗力也十分强悍。

从整个解放战争的角度而言,消灭整个徐州剿总的兵力,既是解决江淮之间国民党武力的关键,也是跨过长江,解放中国的关键。但淮海战役刚发起之际,就未必有这么宏大的战略部署。

徐州方面,因为考虑到沿陇海线布防,一字长蛇阵,顾头不顾尾,想收缩兵力。原部署在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由收缩不及时,被粟裕围在了徐州东的碾庄一带。这是战役的第一阶段。张汉萍在《邱清泉第二兵团覆灭记》里,有一段回忆,谈到第七兵团黄百韬被围为,邱清泉曾经找徐州剿总刘峙讲话。

邱清泉问:黄百韬为什么不能早日西撤?

刘峙说:因为要等候东海的四十四军王泽浚。

邱又问:为什么四十四军不从海上撤走呢?

刘答:这是老头子的命令。

至此,邱清泉无话可说。可见,黄百韬不能及时撤走,还是因为遵守了常公凯申的命令。徐州剿总刘峙无能,但在军中资历高,又是员福将。淮海战役,刘峙拿不出什么主意,也没有什么指挥。淮海战役的失败,倒是与刘峙的无能,没有多大关系。

黄百韬不是蒋介石嫡系,但是战斗力并不弱。黄百韬被围在碾庄的兵团,有十二万人。围点打援,这是粟裕的拿手好戏,但是这场战役很险。第一,在碾庄围住的黄百韬兵团,是个硬茬,不好吃。第二,徐州方面,为营救黄百韬,派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东进营救。邱清泉部的战力很强,给阻援部队很大压力。但是,邱李兵团在东进路上磨磨蹭蹭,两军之间,相差仅有四十公里,邱清泉十天时间,只走了二十公里。虽老头子一再催促,邱清泉就是走不动。

粟裕如果吃不掉黄百韬,让其跑回徐州。或者邱清泉与黄百韬两个兵团会和,以华东野战军的兵力,就难以对其形成合围。淮海战役,也就没有第二、第三阶段的战役了。邱清泉为人自负且狡诈,与黄百韬不和。邱黄之间,还有国民党嫡系与非嫡系的嫌隙。徐东阻击战,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成败的关键,双方之间,寸土必争,战斗打得异常残酷。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在东进救援黄百韬的过程中,有没有尽全力,这是一个历史的疑点,现在还有争论。但无论如何,黄百韬兵团的命运,在被围十二天之后,就结束了。

第二阶段,是华中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的配合下,吃掉黄维兵团。黄维兵团,本来在河南南部部署,一直在和中野兜圈子,是蒋介石在中原的机动兵力。黄维兵团的第十七军,全幅美式装备,是陈诚的起家部队,战斗力很强。由于徐州黄百韬被围,宿县失守,常公凯申下了道命令,让黄维兵团走直线,去宿县。

宿县,是津浦路徐州与蚌埠的中间站。国民党的补给线,对铁路十分依仗。刘伯承秉承中央指示,乘粟裕围攻黄百韬、宿县守备空虚之际,将其拿下。宿县被攻克,意味着徐州成了淮北孤城。从战略角度讲,国民党丢了宿县,整个淮海战役的战局,就彻底转变了。这是常公凯申下死命令,要黄维走直线去救宿县的原因。

从地图角度来说,两点之间距离最近,这是幼儿园儿童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地图不是一张图,而是背后的山川河流。黄维走直线,意味着跨过淮河七条支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黄维兵团未到宿县,就疲惫不堪。很自然,黄维被守株待兔的中野围在了双堆集。黄维兵团被围前,常公凯申在日记(1949年11月20日)里乐观地写道:

黄维兵团已集中蒙城,不难击破当面残敌,速占宿县,此心略慰。

500

被围后,黄维主张突围。应该说,以中野的装备,很难全部啃下黄维兵团这块硬骨头。黄维兵团的大部分,极有可能逃脱包围圈。此时,老头子又头脑一热,叫黄维固守待援。黄维回忆:

参谋总长顾祝同于二十八日乘飞机来到阵地上空,视察了当时的敌我位置和战况,还和我通了电话,嘱我站稳脚,就地固守,并把所占地区加以扩大。顾还说将空投粮弹补给。我遵照指示,尽一切可能督饬各军固守待援。

按照常公凯申和国军统帅部的意见,是把黄维兵团当成诱饵,给中野来个内外夹击。于是,黄维被围了个结实。这是战役第二阶段。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但是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中,国民党军,尤其最高指挥者常公凯申,却反复跨入同一条河流。1947年,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围歼,是第一次。锦州会展,范汉杰充当的角色,也是诱饵。这一次,轮到了黄维兵团。

战役第三阶段,是杜聿明兵团三十万人撤出徐州。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歼灭,宿县失守,徐州成为孤城,腹背受敌。由此,国防部决定徐州剿总撤出徐州。杜聿明在研究之后,决定轻装上阵向西南走,往武汉方向。结果,因为黄维兵团被围,老头子临时起意,要杜聿明往东返,去救被围住的黄维。杜聿明后来有关于淮海战役的回忆录,讲到他接到老头子的手令,气坏了,这是摆明了叫他往共军的包围圈里跳。但是,杜聿明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彼时,杜聿明与粟裕的追军之间,只有一天的时差,因为杜聿明接到老头子的手令,召集各长官商议,决定回师向东营救黄维。结果,也在陈官庄被粟裕追赶的部队赶上,被围了。

黄维兵团与杜聿明兵团,接连被围住,这两个兵团最终的命运,也就决定了。

自古守江必守淮,南朝如此,南宋亦如此。江淮不守,接下去就是饮马长江。所以在徐蚌一线上,以徐州为中心,囤积的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兵精粮足,战斗力强。相反,参加淮海战役的华中野战军一直在大别山兜圈子,消耗很大。而华东野战军虽然实力有所上升,但也绝不是能一口气吃掉徐州剿总的。在战役之前,毛泽东曾经预计,全国解放,还要三年时间。

但是,淮海就这么顺利地拿下了,65天,歼灭国民党军55万人,包围歼灭黄百韬、黄维、杜聿明(下辖三个兵团)三支主力队伍。六十万人,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机械化运输能力统统落后,把总兵力八十万的大军分割包围,包了饺子,吃个干干净净。这是淮海战役,这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奇迹。

从历史沙盘的复盘角度来说,淮海必有一战,但是48年这场大对决,来得仓促且突然。按照顺序来说,解放全国的战役部署,应该是辽沈,平津而后淮海,由北向南展开。这是军事与地理的自然顺序。

淮海战役,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不期而遇发生的战略决战与战术险战。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有个著名的比喻:这是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吃下去了。对国民党而言,这是决定命运之战。这场决定命运之战中,常凯申公的上帝之手,给共军的作战,加了不少的分。不过,常公凯申虽每周必写反省录,但对此次决定命运的会战,似无个人的反省,而是一如既往地认为是部下无能造成的。1949年1月10日,也就是杜聿明部在被歼灭后的第二天,凯申公在日记中写道:

杜聿明部今晨似已大半被共军消灭,闻尚有三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己。此为我黄河以南之主力,今已被歼,则兵力更形悬如。但已尽我心力,可无愧对我将士。而将领无能至此,实为我教育不良、监督无方之咎,愧悔无地自容。一时之刺激悲哀,难以自制。

淮海一战后,国民党江淮已无险可守,只欠共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了。南京的覆灭,指日可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