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大师莫德尔成名战,在勒热夫率领残兵败将反杀苏军
NO.1422 - 莫德尔成名战
作者:慎独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potereio
二战中德军中不少普鲁士贵族出身的军人,看不上出身贫贱的希特勒。希特勒也不喜欢那些贵族军官,觉得他们过于骄傲。
一些出身平民的军官因优异表现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晋升飞快,其中莫德尔的升迁速度堪称坐火箭,半年时间就从师长升任集团军长。只是对战场上的将军来说,升迁不一定是好事。
受命于危难之际
▼
1942年1月14日,德军第41摩托化军军长莫德尔奉命接任施特劳斯,成为第9集团军司令员,此时他在第41军军长的位置上只坐了三个月,就在半年前他不过是个师长。
莫德尔
相比于德军中那些容克贵族,莫德尔是个不折不扣的草根,他从普通士兵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凭借自己的表现晋升为军官。莫德尔的出身使得他与士兵格外亲近,并且为人处事率真直爽,作中下层军官时经常身先士卒,即便成为集团军司令也经常到前线视察一线官兵,他的这些特质赢得了士兵的信任,当他下达命令后,士兵能够不折不扣的执行。
第6步兵师师长格罗斯曼回忆,有一次第9集团军的士兵们看电影,影院门是向外开的且只开了半扇,因为人太多十分拥挤,影院管理员要求士兵们后退以把关着的半扇门打开,士兵们齐声回答「莫德尔告诉我们不准后退」,这半扇门愣是没打开。
莫德尔(左一)与属下交谈
在莫德尔上任时,第9集团军在苏军打击下已经收缩到了勒热夫-瑟乔夫卡-维亚济马这一突出部,科涅夫的加里宁方面军与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企图将第9集团军与第4集团军分割包围。加里宁方面军的第22、第29军包围了第9集团军的第23军等部共7个师,第39军则插入第9集团军后方。
此时的德军被分割,战线支离破碎,严寒更是让士兵苦不堪言,一些德军在白天就被冻死在阵地上。18日莫德尔到达第9集团军在维亚济马的指挥部时,可指挥的不过15万人,其中不到6万步兵,火炮300余门,坦克寥寥无几,部队一半都被苏军包围着,战线支离破碎犬牙交错。
大雪中构筑阵地的德军士兵
他没有墨守成规,死守剩余的战线,而是恢复勒热夫—奥列尼诺—瑟乔夫卡三角地区的战线,将被包围的部队解救出来。莫德尔明白,此时德军疲惫不堪,苏军也是强弩之末,一味固守只会长苏军士气,灭自己威风。当他在地图上比划着进攻计划时,一名中校参谋问他「将军,您带了多少部队执行您的计划」。莫德尔大大方方的回答说「就我一个人」。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
为了做好进攻,莫德尔经常视察前线,除了乘坐鹳式侦察机俯视战场外,他还坐着吉普车到前线慰问士兵,甚至滑雪去勘察地形。不过莫德尔最疯狂的举动莫过于到狼堡当面顶撞希特勒,他希望第46摩托化军能归到他的麾下,这个军包括第5、第11装甲师,党卫军帝国师,第10装甲师一部,是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为此他在1月20日来到狼堡。
希特勒答应第46军可以由莫德尔指挥,但是在部署位置上双方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莫德尔直截了当的说「我的元首,到底是您在指挥第9集团军呢,还是我?」,并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希特勒惊呆了,最终向莫德尔妥协。
1月21日,莫德尔命令第1装甲师北上牵制勒热夫的苏军,被勒热夫苏军分开的第6军与第23军各派出一个战斗群东西对进。尽管德军的装甲部队少的可怜,但正如莫德尔估计的那样,苏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同样缺少装甲部队以及反坦克武器,德军冲破了苏军的阻挡成功会师。
用马拉机动的德军反坦克炮
兵力集中起来后,苏军再想分割德军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严寒不仅是德军的敌人,也是苏军的敌人,处于反击状态的红军士兵缺少掩体躲避风雪。德军终于能进入所谓的「冬季最终防线」,即尤赫诺夫—格扎茨克以东—祖布佐夫—勒热夫以北。
不过第9集团军的危机仍未解除,大量苏军在他们后方活动,一旦他们能与外围苏军取得联系,德军就有崩溃的可能。
25日,莫德尔从帝国师中抽调了元首团在勒热夫以北沿伏尔加河布防,这条防线堵住了苏军撤退的路线,并且将苏军第29、第39军与外围的第30军分割,几天前还在试图包围德军的苏军第29、第30军此时已面临被德军包围的危险。苏军为了突破包围向元首团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团长库姆率领党卫军死战不退,双方杀红了眼,库姆的团部都参加了战斗。
27日,苏军向德军包围圈内空投了几百名伞兵,结果恶劣的天气让伞兵们根本无法集结,投下的伞兵都送了人头,苏军不得不停止伞降。28日,在莫德尔的催促下,第46摩托化军发起了进攻,虽然出动的装甲部队都是一些老式的三号坦克甚至缴获的T-34坦克,但是这些坦克对精疲力尽的苏军来说是大杀器,第46军很快切断了被围苏军的补给线。
冰天雪地中的德军机枪手
伏尔加河奇迹
▼
被包围的苏军一次又一次的发起潮水般的攻势,莫德尔指挥部队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苏军的突围,偶尔有一些苏军小部队突破防线,但绝大多数苏军都被死死的困住。血腥的攻防让德军也感到吃力,莫德尔停止压缩包围圈,将预备队拆成小部队,哪个点出现危机就到哪里支援,保证每一处的德军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增援。
苏联空军不停的向被围苏军空投,可他们只知道空投武器弹药,忘记空投取暖用的物品。苏军的突围缺少协同且低效,宝贵的装甲力量盲目的冲向德军阵地,被隐藏好的德军突击炮逐个消灭,丛林中的游击队不断骚扰德军,莫德尔为此几乎屠杀了包围圈内所有的平民,并把这些平民上报成被消灭的游击队。
反击中的苏军
随着各条战线上的德军停止撤退,前线有了更多用于进攻的兵力,且更短的补给线让德军能更快获得补给。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得到了加强,他的老部队第41军以及第56军划入他的麾下,总计有24个师供他调用。
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莫德尔需要发起一次决定性的攻击。他将后方的后勤部队、工兵以及空军部队都调动起来,与野战部队变成战斗集团。凭借着这些部队,莫德尔在2月5日向苏军第29军发起攻击,在冰天雪地里快被冻僵的苏军根本无力抵抗,一路溃败而走。
第39军也处于被半包围的状态。斯大林调动两个近卫步兵师、7个步兵师、4个航空兵团补充加里宁方面军。科涅夫命令第30军猛攻德军防线以打开缺口接应被围苏军,但收效甚微。
2月17日,被围的苏军基本崩溃,向德军发起一波又一波自杀式攻击,逐个被德军消灭。也就在这一天,莫德尔得到了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第二天他向第9集团军发布训令,称「第9集团军历经数周的艰苦战斗,已将突破我军防线的俄国集团军消灭了」,「你们在1941年至1942年冬创造的壮举,必将载入我们伟大的日耳曼民族的历史」。党卫队总指挥豪塞尔将这场胜利称为「伏尔加河奇迹」,认为「最后的胜利莫德尔要占一份大功劳」。
豪塞尔
2月20日,第9集团军上报战果,称苏军第29集团军被全歼、第39集团军大部被歼灭,整整6个步兵师被全歼,4到9个步兵师被重创,5个坦克旅被消灭,俘虏苏军4888人,击毙苏军26647人,击毁或缴获坦克187辆,其余物资缴获不计其数。第9集团军伤亡超过5000人,90%的一线作战力量消耗殆尽。其中党卫军帝国师的元首团损失极为惨重,只剩下几十个伤兵。
这一次勒热夫战役打出了莫德尔防御大师的名声,他重视侦察,除了派出侦察部队外还经常自己去视察前线,尽可能了解前线的状态。但后世所称道的「弹性防御」其实并不是莫德尔原创,一战中德军就采用这种战术,即建立多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难以支撑时就撤到后方的战线,让炮兵与预备队去应对辛辛苦苦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敌人,并发起反击。
莫德尔在这一基础上作出改动,将原本集中的坦克分散到各个防线,配合步兵发起反击,大大提高了反击的成功率。同时他在官兵中的威望让他的命令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尤其他不顾伤亡死拼的作风,对官兵忠诚度要求极高。
莫德尔取胜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就是,刚刚经历莫斯科保卫战,又发起大规模反击的苏军兵源素质不高,配合也不够默契,在斯大林催促下又不经休整连续进攻,导致战线过长,前线缺少给养,尽管冲破了德军战线却后继乏力,无力冲破德军核心阵地。
正所谓时事造英雄,陷入危机的德军,疲惫的苏军,给了莫德尔发挥的机会,而元首对他的信任让他可以放开手脚,在关键时刻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