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披露:为每对夫妇支付28万元,买平安保险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在风险提示中称:研究团队不保证基因编辑起效,对基因编辑可能引发的脱靶风险,亦不负责
全文约2122字,细读大约需要6分钟
参与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试验的孕妇,孕期九个月时到深圳罗湖一家指定医疗机构待产,生产后留院观察28天。研究团队为受试夫妇支付预估总计28万元,其中包括全部医疗、住宿、看护、误工等费用以及为新生婴儿购买平安集团健康险。贺建奎南科大实验室英文官网挂出的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披露了这些细节。
知情同意书称,如试验中发生基因编辑引起的异常情况,所有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和研究团队承担,无金额限制。但受试者无故退出项目需偿还此前项目团队提供的所有资金,逾期还款还将额外收取10万元罚款。此外,研究团队对项目具有最终解释权和公告权,受试者未经允许无权解释、公开项目信息或试验结果,否则将支付违约赔偿金。
南科大挂出的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此外,知情同意书显示,项目经费来源为南方科技大学。而该项目临床注册时经费来源填报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已声明否认资助该项目,南科大此前声明亦否认对此知情,称贺建奎已停薪留职,此项研究工作为其在校外开展。
南科大称将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深入调查。27日傍晚,媒体记者探访贺建奎所在南科大办公室,发现办公室门外介绍内容已摘除,门上贴有“请勿入内、后果自负”的提示条,盖有“南方科技大学”印章。
指定医院和保险
贺建奎研究团队公开的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在开篇解释项目原由: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生产(produce)出对艾滋病天然免疫的试管婴儿。但潜在风险一章提到:不保证基因编辑起效,婴儿没有对艾滋病天然免疫是正常的,研究团队对此不承担法律责任;基因编辑主要风险为CRISPR-Cas9技术的脱靶效应,即在预期目标以外基因点位产生额外DNA突变,对此研究团队不承担责任,因为这超出了现有医学科技的风险后果。
此前,贺建奎曾向美联社表示,自己亲自向参与者明确的解释了这一实验的目的,并清楚地告诉参与者“以前从未尝试过胚胎基因编辑,其中可能存在风险”这一点。第一例基因编辑婴儿出生后,该项目的后续怀孕尝试计划将暂时搁置,直到该项目的安全性分析完成,并让行业专家进行权衡后再做出决定。
知情同意书中亦提到,试验可能遇到不可抗力、法律法规和大学政策等因素而暂停或终止,受试者无需退还已发生费用。试验过程中,受试夫妇有权决定到底使用经过编辑的胚胎或是未经过编辑的胚胎。
知情同意书中要求,受试者到指定医疗机构“Shenzhen Luohu Medical Institution”生产。此前《南方人物周刊》曾报道,贺建奎实验室研究员覃金洲是项目参与者,其同时是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的一名细胞研究员,以其名义有一项与该医院合作项目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登记,名为“基因疗法在重大遗传相关疾病的安全性评估”。深圳罗湖人民医院27日公开声明否认对项目知情或参与该项目。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致电平安健康险客服,对方称系统无法查询到“A-Star”为名的少儿健康险。其表示,集团其他分公司可能为机构客户定制保险。平安集团对此尚未有公开回应。
18年10次体检
贺建奎实验室官网上还附有一份知情同意书的补充说明,它同时被称作“长期健康观察计划”(Long-term health follow-up plan),详细列出了基因编辑婴儿出生后将做的10次体检:分别是出生日、出生后28天、出生后6个月、出生后1年、3岁、5岁、7岁、10岁、13岁和17.5岁。体检在最近的一流医院进行,检测费用均由研究组承担。其中部分特殊检查项目由贺建奎实验室负责。孩子年满18周 岁后,后续计划的知情同意书将由其本人签署。
在婴儿出生日,贺建奎实验室会收集婴儿脐带血以检查CCR5基因编辑效果。脐带血还会被送去进行病毒感染试验以确认抗病毒作用,从中提取的DNA将作全基因测序,筛查遗传性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血友病等)。收集的脐带和胎盘样本还将检测嵌合体。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被报道可能产生嵌合子,意味着可能仅有部分细胞基因敲除。
这些检查很有可能已经完成。贺建奎对外宣称,将在28日在香港召开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展示此次基因手术婴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证明基因手术成功,并未发现脱靶现象。
上述补充说明书显示,婴儿半周岁后进行的8次试验,都会检测HIV感染情况。其中三岁体检时,血液将进行病毒感染试验以确认抗病毒效果。七岁时将特别检查西尼罗河病毒——敲除CCR5基因已被报道将使人更容易感染这种病毒。十岁时还有一项IQ智商测量的特殊检查项目。
这份补充说明重申,基因疗法仍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包括脱靶效应、治疗疗效和持久性。如试验中发生基因编辑引起的异常情况,进一步治疗将在相应的一流医院进行,所有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和研究组承担,无金额限制。孩子出生前后的九个月内,如发生任何意外,即使与研究无关,受试者也将获得一笔仅限于5万元的赔偿。
文 / 本刊记者 陈竹沁
编辑 /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微信编辑 / 陈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