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盗主」又一枚金牌到手后,那个差点「溺死」的运动员刷屏了

作者 |  远山和叶

来源 | ins生活原创

  昨天东京奥运会的男子体操个人全能赛看了吧?

  没看,来带你复习一遍。

  看了,那就再来骂一遍。

  这是中国运动员肖若腾的跳马,得分14.7。

500

  ©️网络

  这是中国运动员孙炜的跳马,得分14.9。

500

  ©️网络

  这是日本运动员桥本大辉的跳马,落地时一只脚快出界到了福岛了,得分依然14.7。

500

  ©️网络

  而这位出界的桥本大辉,最终拿了体操男子个人全能的金牌。

  李小鹏、陈一冰、邹凯等奥运冠军纷纷出来发声,表示对结果无法理解。

  而面对这种明显不公的打分,中国网友就更是愤怒了。

  「是什么绊了我一下?哦,是桥本大辉出界的脚。」

500

  ©️网络

  赢了比赛,却输掉了奥林匹克精神。

  这样的金牌,戴着不难受吗?

500

  ©️网络

  奥运会上有的人赢了,却好像输了。但也有的人输了,却赢了全世界。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有个运动员在男子100米游泳项目中,拿了个倒数第一。

  甚至,还打破了奥运会记录——游得最慢的奥运纪录。

  可最后,他却得到了比冠军还盛大的反响。

500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一个11人组成的代表团入场。

  11个人里只有4个运动员,走在前面这个担任旗手的运动员叫埃里克·穆桑巴尼。

  个子高大的他垂着头,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把胆怯写在了脸上。

500

  ©️网络

  他们来自赤道几内亚,一个人口70万的非洲小国。

  辗转了3个国家,用了整整3天时间,才来到这里。

  从贫穷的国度出来,第一次见识外面的世界,埃里克连眼神都无处安放。

  说起来,他能来参加奥运会都是个意外。

  毕竟,他都不是个专业的运动员。

500

  ©️网络

  赤道几内亚是一个经济水平低、人民连温饱都成问题的落后国家,本来是无缘奥运会的。

  但碰巧那一年,为了鼓励落后地区,国际奥委会特别制定了一个「奥林匹克发展计划」。

  奥委会无偿赠送门票,邀请这些国家的运动员参赛。

  而赤道几内亚,就得到了一个直通奥运会游泳比赛的名额。

  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好事,但为难的是,全国上下一个游泳运动员也没有啊。

  又不能弃赛,无奈之下,政府开始临时「抓壮丁」。

  「赤道几内亚将参加悉尼奥运会,有奥运项目专长的,速来!」

  于是,听完广播头脑一热就跑来的埃里克,幸运地被选中了。

  谁让跟他一样冲动的也没几个,这里面还就属他身体素质好。

500

  ©️网络

  不管怎样,赤道几内亚终于有了第一个游泳运动员。

  而接下来,只要这个运动员学会游泳,就能顺利去奥运会比赛了。

  是的,你没听错,埃里克根本还不会游泳。


500

  运动员是临时找的,游泳也是临时学的。

  更要命的是,整个赤道几内亚连一个专业的泳池也没有。

  最后,埃里克还是在一家酒店里,找到了一个20m长的小泳池。

  在这里,他每周可以游3个小时。

500

  ©️网络

  而3个小时以外的时间,他只能在一条浑浊的河里练习。

  岸边的渔夫教给他怎么不被淹死,而他自己摸索会了狗刨。

500

  ©️网络

  就这样,一个人拼命练习了8个月后,他跟着代表团来到了悉尼。

  第一次看到正规50m的泳池后,这个二十岁的小伙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但没等他缓过劲来,噩耗突然传来:

  因为工作人员工作失误,将原本要参加的50米自由泳,写成了100米自由泳。

  要命了,埃里克只能游50米,这还是他努力了8个月才达到的极限。

  头脑一片空白的他,惴惴不安地站上了泳池旁的跳台。

  穿着一条廉价泳裤的他,局促地站在穿着「鲨鱼皮」的正牌选手旁边,是那么好笑,又十分可怜。

500

  ©️网络

  幸运的是,和埃里克同组的另外两名参赛选手因为抢跳,直接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也就是说,埃里克可以直接晋级100米自由泳半决赛。

  而不幸的是,奥委会商议后却决定:埃里克还是要游完这100米,且最后的成绩得在1分10秒钟之内,才能晋级。

  再次站上跳台,埃里克·穆桑巴尼知道,这回他是逃不掉了。


500

  埃里克心里很清楚,晋级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能不能活着从泳池里走出来,都还是个未知数。

  那可是100米啊!

  是他极限的整整两倍!

  但指令发出来后,埃里克却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进了泳池。

500

  ©️网络

  前50米,埃里克用练习了无数遍的狗刨姿势,奋力地往前游。

  笨拙又拼命的样子,显得有些心酸。

500

  ©️网络

  好不容易,他才完成了原计划的50米。

  一个转身过后,还有几乎不可能完成的50米在等着他。

500

  ©️网络

  这时的埃里克早已精疲力竭,连狗刨的姿势也开始变形。

  他一边竭力往前游,一边努力把头伸出水面,大口大口换气。

  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一口气上不来,要「溺毙」在泳池里。

500

  ©️网络

  观众开始忍不住为他捏一把汗,甚至猜测他很快就要抱住旁边的赛道线求救了。

  然而,埃里克却没有表现出一丝想要放弃的打算。

  即使双腿开始使不上力,即使呼吸都已经无法控制,但他依然在努力往前游着。

  颇有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500

  ©️网络

  大概过了有一个世纪那么久,埃里克才终于游到了终点。

  从水面上钻出来的那一刻,全世界都在为他欢呼。

  他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一个只会游50米的人,在奥运赛场上坚持游完了100米。

  遗憾的是,他最后的结果是1分52秒72,没能晋级下一轮。

500

  ©️网络

  埃里克还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最慢的100米自由泳记录。

  但人们都记住了他,不是因为他的特别,而是因为他身上不抛弃、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正如那一届在游泳项目中拿了3块金牌、2块银牌的「鱼雷」索普说:

  「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500

  埃里克的故事过去十年后,有个羽毛球运动员突然在中国火了。

  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的羽毛球比赛场,出现了一个孤独的男人。

  没有教练陪同,从头到尾一个人——

  一个人参加比赛,一个人坐在场边喝水,一个人默默注视球场。

  16强的淘汰赛中,只用了26分钟,他就被了中国香港队的胡赟给淘汰了。

500

  ©️网络

  记者忍不住去采访了他,这才知道他居然是从伊拉克来的。

  没错,就是那个战火中的伊拉克。

  这个叫亚拉·阿扎德的羽毛球运动员,飞了12个小时才到了广州,而为了这次亚运会他已经努力了十年。

  十年里,他常常都是这样一个人打球。

  战火连年的背景下,羽毛球明明是项双人运动,阿扎德却只能自己训练。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伊拉克唯一的羽毛球运动员。

500

  ©️网络

  即便如此,阿扎德却依旧有一个奥运梦想——参加12年伦敦奥运会。

  「就算是一个人,我也要参加奥运会。」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这个孤独的男人无比坚定地说,「伊拉克只有战争,而我只想打球。」

500

  「一个人也要完成奥运梦想」,中国也曾有过这样一个人。

  他叫刘长春,是东北大学体育系的一名学生。

  曾在第四届全运会上,跑出了100米10秒07的成绩,轰动全国。

  因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100米冠军的成绩也是10秒08。

500

  ©️网络

  当时的伪满洲国找到了刘长春,请他代表「满洲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刘长春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他公开登报声明: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只会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四万万同胞还在战争中苦苦挣扎。

  于是,刘长春在没有支援、没有团队的情况下,踏上了一个人的奥运之旅。

500

  ©️网络

  他从上海出发搭乘邮轮,在海上漂泊了整整三个星期,才到了美国洛杉矶。

  那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中国代表队只有6人。

  除刘长春1名运动员外,其余都是当地华侨和旅美同胞临时来凑人头的。

  旅途劳顿的刘长春,还未有时间休整,就被迫参加了两项比赛。

  最终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第六名,遗憾淘汰。

500

  ©️网络

  奥运会结束后,刘长春甚至还因为路费不够,迟迟未能归国。

  但因为有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四万万中国人也从此有了「百年奥运梦想」。

  我们都应该记得,刘长春出征那天,报纸上写的那段话: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

  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500

  1932的许下的奥运梦,中国人花了整整76年,终于实现了。

  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正式开幕。

  这场体育盛事,至今仍被公认为「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500

  ©️网络

  中国,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真正崛起为一个体育强国。

  一个人征战奥运,这种事绝不会在中国人身上发生了。

  但奥林匹克精神,我中华健儿却从未敢忘。

  这届东京奥运会上,他们也在用奥林匹克精神不断地给我们感动。

  先有00后射击小将杨倩,在逆风形势下,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扭转乾坤,拿下了奥运首金。

500

  ©️网络

  后有举重运动员侯志慧、击剑运动员孙一文带伤上阵,一举成名威四海,一剑光寒定九州。

500

  ©️网络

  而不管是用奖牌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还是意外折戟奥运的运动员,他们都无一不展现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每一次,都要全力以赴。

  「更高,更快,更强」,这是《奥林匹克宪章》里的奥运格言。

  但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也曾说,「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全力以赴。」

  是视死如归游完全程的100米泳道;

  是守着孤独坚持了十年的羽毛球场;

  是一个人背着一个国家飞奔的跑道;

  更是明知不可为,而拼命为之。

  金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永远热爱,永不言败。

  愿我中华健儿能将奥林匹克精神,星火世传,奋飞不辍。

  只有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奥运赢家。

点击「ins生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