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带着“一个营”杀了出来

500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肖瑶

  最困难的时刻肯定已经过去了,那几百个“难友”也都安全撤离了。赵鑫田和朋友们精疲力尽,“走着路都能睡着。”

  “我们是求助者。”7月22日下午,赵鑫田告诉南风窗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此。

  但就在20日晚10点暴雨倾盆之际,他和同事兼好友赵森走在前头,另外几个朋友在人群中随行陪护老人小孩,几个小伙子陆续带领着四五百人撤离危险区。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彼此搀扶,在深夜走走停停近7个小时后,最终抵达安全地带。

  赵鑫田和他的朋友们,实际上也是救助者。

1

  大转移

  7月20日下午郑州暴雨袭来时,赵鑫田和赵森正在管城回族区经北六路的一家酒店门口避雨。

  那是在下午两点左右,雨势猛涨。两人试图去附近停车场开车,但车辆已经陷死在积水里了,拨通电话寻找救援,对方要么进不来,要么也被大雨困在了路上。

500

  被大水淹没的郑州街道

  眼看着积水将近一米深,赵鑫田和赵森弃车而走,到停车场楼上的酒店暂避。

  20日下午是郑州大暴雨演变成洪灾的关键节点。当日13时25分,郑州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接踵而至的是部分地区通讯的切断。重要急救电话开始占线,不少地方相继断电、断网,大雨让城市逐渐失序。

500

  郑州降水量实况图

  赵鑫田的手机也快没电了,信号也变得极差,好不容易在酒店借到电源,却都是“闪电口检测到液体”而无法充电。

  雨越来越大,不过一两个小时功夫,酒店涌进了近百名避雨者,男女老少皆有。赵鑫田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皮包骨”的老人,双手抱在胸前一直发抖,另一个躲雨的女孩拿来了酒店的浴巾,请老人裹上。

  赵鑫田从酒店窗户看出去,马路已成汪洋,路人淌着水往前探步。有人朝路人喊话,回话的人说自己是附近的租客,因为雨势太大,房东担心屋内不安全,便劝他们早点另寻安全处所。

  眼看着暴雨将成灾,赵鑫田有些坐不住,他和赵森干脆去酒店门口待着。直至此时,他们还商量着想办法找车离开。

  但门口的景象触目惊心,八大街和经北六路交叉口处的车辆全部被淹没了,路中央有塌陷,水往里急灌。一个路人女孩滑倒了,被水带了几米,眼看着就要被大水冲到塌陷的缺口,她拼命抱住了一根电线杆,大喊救命。

500

  7月20日,郑州暴雨致路面积水严重(图源:中新网)

  他们转身和身旁3个的小伙子对看了一眼,几乎同时把手机送去给酒店的工作人员保管,“想也没想,就跳进水救人了。”人高马大几个男孩子蹚水过去,很快把女孩救起,带回酒店安置。

  晚上7点27分,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市区及巩义、新密等地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这时,雨水已经淹到酒店一层,赵鑫田和赵森建议大家一起去到二楼。也许是因为恐慌,也许是因为刚刚的见义勇为,上百名陌生人的凝聚力在此刻被迅速拎起来了,“大家就愿意听我们说话”,赵森说。

  等再过了半小时下楼看,一楼的水位已经超过一米,淹到赵鑫田的腰部。

  黑暗,寒冷,饥饿,一切与灾难有关的词语随着黑夜降临,一点点渗进来。直到晚上10点半,酒店店长接到通知,告诉大家,酒店也不安全,得撤离。

500

  赵森被困留的酒店大堂(图源:受访者提供)

  “往哪里撤?到处都是水。”自然有人是不愿意的,包括赵鑫田和赵森。

  僵持了一会儿,店长再次无奈地恳求大家,说此处地势整体较低,如果出了意外,酒店负不起责任。

  “水位一直在涨,万一被困在里面出不去,也的确危险。”赵鑫田想,店长这时又建议大家,陇海路高架桥底下有个小土坡地势较高,可以容纳较多人。

  无奈之下,赵鑫田一行人号召酒店里近200人一块儿离开,但真的跟着他们一起走的,大概只有一半。

2

  一起冲出去

  赵鑫田和赵森身高都有1米8,算是人群里的高个子,但路面深处的水也淹没到了他们的胸口。

  为了避险,赵鑫田拿着一根拖把,一边走一边试探黑暗中的前方路况,为了排水,大多数井盖都被打开了,这些陷阱都要他们一步步为后面的人群探测开来。

  赵森在他身边陪着,身后泱泱地荡开越来越多人。

  他们的身后也跟着少数老人和孩子,有的老人被水淹没到了脖子位置,只能仰着头艰难前行。

  小孩大多被父母抱着、举着,小学生比较多,甚至还有不少婴儿,“情况看起来相当危险”。赵鑫田和赵森在前头开路时,他们的另外三个熟人在人群中随行陪护着这些情况特殊的人。

  酒店到对面的高架桥只有500米左右,却走了半个多小时,晚上11点40左右一行人才终于抵达陇海路高架桥下的一块凸地。

500

  21日的陇海路京广路立交桥暴雨后,不少车辆泡水,有车辆在立交桥停靠(图源:人民网 时岩摄)

  赵鑫田注意到,半个多小时下来,跟随他们的避难者队伍人数已经翻了一倍,大约有200人。而高架桥下原本就有人避雨,随着他们的加入,这一处黑压压地已近千人。

  过了零点后,气温开始降低,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雨也越下越大,“很多人都冻得瑟瑟发抖”。

  人们都僵持在原地,左边是沼泽泥地和刚种的小树苗,右边是1.5米左右深的积水,他和朋友想要原路返回,但寸步难行,“走一步就陷进去,根本动不了,要靠旁人拉出来。”更别说体力更差、个子更小的其他人。

  21日0时40分,河南省气象台继续对外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但赵鑫田和人群被困在茫茫大水中,无电无网,对这些一无所知。

500

  7月21日凌晨,停留在郑州一地铁站入口处无法回家的市民(图源:中新网 阚力摄)

  突然,从下午开始一直断开的网短暂恢复了几分钟。赵鑫田的朋友赵森打算给家乡的父母发信息“报平安”,还没发出去就又断网了。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找别的生路。

  新的前进,还是由赵鑫田和赵森开路,他们往与酒店相反的方向走去。

  这回仍然只有100人左右愿意跟着他们。这一小撮人默默地离开凸地,往水中走去,剩下的大部分人宁愿在原地等待救援。

  近百人启程穿过陇海路和心怡路交叉路口,发现一个围栏和一扇打开的铁门,那头有一间售楼商铺。男孩们涉水过去,交代了情况,商铺老板愿意给一众人提供休息的空间,“有热水和电。”

  赵鑫田他们决定分出4个人折返回去,带被困者过来。“有的人不愿意相信我们,宁愿留在原地。”于是,这一批领回的撤离人员大概也只有100多人。

  但第二趟折返回去时,更多人主动加入他们,一起去接应高架桥下的被困人员。

500

  部分滞留在“安全屋“的被困者(图源:受访者提供)

  但此时,高架桥下已经有人出发去了其他的方向,他们就带着愿意跟着走的人回来。

  老人和女性先走,大人带着小孩,一拨一拨撤离桥下。

  救助间隙,手机信号时不时跳出来,赵鑫田开始编写求助信息,用仅存的电量在微博和朋友圈发布了求援,“因为当时我们没吃没喝没网,这里面还有许多老人和小孩,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

3

  我的手机号成了热线

  21日凌晨2点左右,有两位志愿者联系上了赵鑫田,一共给他们送来四箱方便面和两箱火腿肠,还有十几件御寒的衣服。

  物资是救命的,得先拿到它们。

  赵鑫田和赵森手拉着手走入水路,努力站稳,缓慢地穿过陇海路上湍急的水流。

  陇海路的水只漫到膝盖部位,但赵鑫田脚上的拖鞋早就被冲走了,双脚也被泡得肿胀。他们把食物和衣服拿回来后,优先分给老人、女人和小孩,旋即折返回桥下继续救援。

  “有些人都哭了,看着挺可怜的。”赵森回忆,这么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他能感受到大多数同路人是无助的,所以大家才自发地展开了互助。

  往返救援持续凌晨5点,被困者们才差不多全部被领到了安全屋,人数大概在四五百人。赵鑫田和赵森则再次启程,去到附近的社区寻求帮助。

500

  21日清晨5点,陆续迁移到安全处的被困者(图源:受访者提供)

  一夜肆虐,暴雨开始缓歇。

  据郑州气象官微,截至21日清晨6时,全市在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的雨量点超过100个。也就是说,刚刚过去的24小时里,郑州有100多个地方,一天内几乎下了过去半年的雨量。

  直到早上8点,赵鑫田和朋友们才终于吃上了一碗方便面。

  中午11点,赵鑫田的手机猛然开始“滴滴滴”,接二连三地涌入志愿者的短信。陌生的号码关心他们在高架桥下近千人的昨夜险情,但手机信号仍旧断断续续,赵鑫田只能努力回复。

500

  求助信息被网友们转发扩散,赵鑫田的手机里涌入大量的志愿者短信

  “我的手机号居然成了热线”,他一时有些恍惚。虽然昨夜网络上的救援信息不断更新,不一会儿就被刷过去了,但没有人忘记他们。因为每过了几分钟,又有人重新替他们转发求助。

  午后,雨开始慢慢停了,水位也在逐渐下降。赵鑫田看见郑州主城区大部分路面开始陆续疏通,救援队和志愿者也越来越多,但大家仍然也要时刻小心可能遇到的道路塌陷或又一次强降雨。

  而前一晚跟着他们的人群,也开始分流。

  一批以老人、妇女与小孩为主,大多被转移到了邻近的社区休息,剩下的两三百人人没有新的去处,聚在暂时作为安全屋的商铺里。

  越来越多志愿者送来食物和水,越来越多新的休息处所被提供出来。另一些有条件、可以自行回家的人也先回了家。被困者的队伍被一点点稀释,救援工作也开始分担给前来的志愿者和支援队伍。

500

  志愿者发来的救援短信(图源:受访者提供)

  赵鑫田和赵森二人仍然不敢乱走,因为“所有贵重物品都在救人过程中损坏、丢失了。手机进水,钱包也丢了,工作牌也不见了。”

  下午5点左右,赵鑫田和赵森步行回了一趟2公里外的公司宿舍。一路上,他们看到大部分主干道积水已经下去了,有的路面都开始干了。但同时也发现路边几十、上百辆被水泡过的车就那么停着,那是昨夜的痕迹,“我的车估计也这样了”。

  宿舍也不能住了。那是一排五、六层楼的老式公寓。赵鑫田和赵森的房间挨着楼道,仍有巨量水流从楼道中隙倾倒下来,“水帘洞似的”。二人只能再回到临时避难所。

  郑州雨势渐消。7月21日晚间,最严重的汛情正在向郑州城郊以及豫北一些县镇转移。

  但赵鑫田和避难所里其他几名无家可归的伙伴,似乎仍旧只有一个选择:找到一个可以对外联络的地方,等待最后的、来接应他们自己的救援。

  网吧成为最合适选择。22日白天,赵鑫田用管城回族区一家网吧的电脑向外传递被困信息,同时他们也知道了,过去这一天内不断有人被困、呼救、求救,在他们看不见的城市角落,更多井然有序的救援正在逐步展开。

  而直到22日晚上10点15分左右,一支来自赵鑫田老家济源的汽修救援队才终于赶来。一辆车,三四个救援者,将赵鑫田和朋友们带离了网吧。

500

  22号晚上,被困人员成功撤离(图源:受访者提供)

  22日晚11点50分,郑州市气象台正式解除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真正的安全感,这时才涌上心头。

  赵鑫田至今还有些难以置信,在过去的两天两夜里,有那么片刻,他一度认为自己可能要死了。而现在,他回到了灾情并不严重的老家济源,在南风窗记者与他于23日早晨拨通的电话里,闯入两个孩子的声音。

  原来28岁的赵鑫源有自己的小家庭,“闺女5岁,儿子1岁。”他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但也未曾后悔淌过那趟深夜的大水,“就是有点可惜我的车,没有保险,20多万只能自己赔付。”

  赵森也想起,就在一周前,7月14日,闷热的郑州也下了一场大雨,他还发朋友圈感慨了一句:“可算是下雨了,郑州下个雨跟过年一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