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做作业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儿

理解万岁。

500

今天的主题和作业无关,和无作业有关。为了保护当事人,我又截图又重码,应该看不出来源了。

这位读者朋友很不满:明明是孩子的作业,凭什么让我做?让家长“用孩子的口吻”写内容,这不是弄虚作假吗?灰鸽你来评评理!

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从操作层面来说,老师让家长代替孩子做作业,其实是对整个晚间效率的拯救:你自己做了,没人说三道四,也不用检查订正,一稿过,整个家庭环境轻松愉悦;孩子做了,你还得检查,还得修改,整个家庭的氛围就会很紧张。

我壮着胆子反问一句:你没帮孩子做过作业吗?

其实,“帮孩子做作业”是一个潜规则,他不说我不说并不代表这个事实不存在。这个潜规则执行得好不好,有三个原则:

一、因为日程安排或者总量问题严重影响睡眠时间的;

二、该知识点确信已经熟练掌握的;

三、不可控的心血来潮。

上述三点满足任意两点,实施“代做”行为就在“可理解”的范畴内。

具体说一说。

经过减负改革,课内作业总体不至于到点灯熬夜的水平,但架不住广大家长去读课外培训班,去请家教,各种途径一累积,可能出现“某一天的作业特别多”的情况;此外,谁家里都会出现意外事务,例如车被剐蹭啦,婚丧嫁娶啊,都可能导致回家偏晚。

“孩子的睡眠”和“做完作业”哪个重要?——不要争,当然是睡觉重要。晚上睡不好,白天上课就打瞌睡,功课就跟不上,作业就一塌糊涂,检查就劳心耗神——这是一个更恐怖的恶性循环。

这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向老师坦诚相告,二是也别麻烦老师了,帮忙完成计算、抄写等“耗时而已掌握”的项目。这就是我说的:在特殊情况下,去做那些“确信孩子已掌握”的作业。

为什么会有第三点“心血来潮”呢?是因为有些家长,要么不想做,要么做过头。明明该去教孩子,结果兴高采烈地把卷子做掉了,然后对着孩子说:

“你看!爸爸厉害不厉害!”

这属于意外情况。占比也不会太高。虽然我个人不支持这个做法,但我必须承认,这么干有利于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当然,独立完成作业是主流,所谓“可理解”的比例,大概在2%就差不多。

而且说实话,等小孩读到初中,你连2%的能力都没有。

回到这位家长的烦恼:以“孩子的口吻”发表一篇日志,装作是他写的,根本不是什么值得纠结的事情。照办就是了。

这一天是学校的“无作业日”,而日志可能是全市统一的,又不能空着——让孩子写,显然违背了“无作业日”的初衷,于是老师就客客气气地说,麻烦家长代劳吧,也就两三分钟的事情,这其实是一个挺正常的变通方式。

有些家长比较一根筋,非要把问题往复杂的地方引导,什么日志需要改革啊教学方式需要调整啊——道理是对的。问题是,有这么点功夫,我们老早就把日志写好了对不对?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老师说“今天是无作业日,但孩子要完成日志”,可能会有家长说“无作业日名存实亡”,学校也很苦恼;如果老师说“日志不用写”,可能区里市里统一登记的时候学校交代不过去;如果学校统一写吧,也显得太假……

人家怎么选都是两难,我们做家长的,总得理解一下。

动笔吧。

一个背景声

“儿子把你作业拿来给我做做?”“不!你上次都做错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