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推车是如何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的?

小推车是如何推出淮海战役胜利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是陈毅元帅在谈到淮海战役时的经典之语。华东野战军总结时也认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部队打向前,小车推向前”的结果。

小推车,山东和苏北农村最为普通的运输工具,在1948年的冬天,却成为影响国共两军实力的重要砝码。

1.支前民工改变国共实力对比

战前,国共双方在军事实力上不分伯仲。

国民党部队有约80万人,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中的第5军、第18军。主要指挥员黄百韬、杜聿明、黄维均为抗战名将,手下将士训练有素,大部分美械装备,颇具战斗力。

解放军方面主要是华东和中原野战军,约60万人。与国军相比,我军在重型火炮、坦克和飞机等方面劣势明显,但这两支部队刚刚拿下济南和郑州这两座城市,士气正旺。指挥员层面,无论是总前委的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还是各纵队领导陈赓、陈锡联、秦基伟等,也都身经百战。

500

不过,另一支生力军的加入,改变了这种均势,胜利的天平倾向中共。这就是由解放区老百姓组成的支前大军。

2.小推车解除了粟裕的后顾之忧

战役开打前,粟裕就曾设计了两套方案,即在江北与国军决战,或渡江后决战。他个人倾向于前者,理由是江北解放区多,部队得到支援更方便。可见,在粟裕的计划中,解放区老百姓的支持分量很重。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解放区老百姓的支持,淮海战役会打的更加艰苦,能否获胜都很难说。

一组数字能说明,这份支持有多重要。据战后统计,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共动用民力221万多人,其中在一线直接随军队一起行动的10万余人,二线保障的50多万,后方161万。这个数字是解放军参战兵力的近4倍。而对面的国军却没有这么多帮手。这些民工用挑子、担架、小车和大车这些原始的运输工具,在战役期间构建了一条条从前线到后方完整的运输链。

500

他们的贡献主要在三个方面。

运粮食。粟裕在回忆录中坦承,粮食的供应,是淮海战役能否取胜的一个重要关键。战役初期,华野部队每人只携带三天口粮,其余由支前机关和部队共同在沿途设立粮站负责供应。每个供应站点都配备一定数量的民工和小车随部队行动。整个流程是:后方筹粮,由二线民工用小车运到一线随军粮站,再根据情况分配到各师设立的分站点。所以,尽管在战役中期,由于部队行动太快而出现后续保障跟不上的现象,不过总体而言,参战部队不仅没有因为粮食问题而影响战斗力,反而在后期以粮食为武器,吸引大批饥饿的国军将士起来投诚。

运弹药。弹药运输在干线上主要由部队后勤部门协调地方运输公司负责。但淮海大地铁路、公路网不如东北发达,而且,火车汽车毕竟不能开到前线。弹药运输从卸车到前线这一过程,大多由负责前线担架运输的民工带上去。事实上,一段时间,部队由于连续追击,弹药供应的确出现过问题,好在补充还算及时,没有影响战斗进程。

运伤员。在淮海战场,我军共伤亡约13万人。战场上,几乎所有伤病员及阵亡官兵的遗体后送第一步,都是由担架和小车完成的。战后的总结显示,一线的担架数量比小推车多出一倍;二线,这一数字倒了过来。很多民工冒着敌人炮火,在不能抬也不能背的情况下,就趴在地上,再把伤员背到自己身上,驮着向前爬行。如围歼邱清泉兵团时,敌人炮火封锁了去路。民工李省三趴在地上,将伤员放在自己的背上,顺着地堰爬出敌人的火力网。

3.支前民工如何组织?

淮海战役民工由山东、苏北、豫皖苏、冀鲁豫四地区组成,其中山东占到90%以上。民工不是士兵,要把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捏合到一起形成一支队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00

组织支前民工的第一步是在群众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和政治动员。华东局建立了华东统一的最高支前机构华东支前委员会,提出把民工队当成学校办,加强党在民工中的政治工作。胶东北海区在动员民工前普遍进行形势教育,开展“忆谷思甜”活动;沂北县抽调部分民工骨干进行形势、阶级、业务等教育,然后回各村再教育预备出发的民工。在村干部或党员带领下,民工们踊跃报名。有意思的是,不少妇女的觉悟似乎比男的更高。在江淮盐南刘庄村,替丈夫报名的妇女占了该村出工28人中的近一半。

其次是对支前民工进行筛选。彼时,民工在类别上分常备民工、二线民工和临时民工。常备民工指拨配部队受部队领导调度使用,又称随军民工,服务期一般为半年;二线由各转运站、民管部门掌握,一般一个月左右,执行前后方之间的一切转运任务;临时民工指服务期较短,不享受供给或提成,主要在当地完成各种支前任务。所以,十七岁以下或四十五岁以上的,一般不编入一线队伍,有的直接复员回家,有的虽年龄偏大但体力尚可,就编入二线执行转运任务。

第三是整编。经过筛选后留下的精干劳力,按支队、大队、中队和分队组织起来。在组建支前队伍时,一般均照顾到民工农村情况和地域特点,尽量以原来一个地区的民工为一个单位,不拆散原建制。干部配备上,一般选择在群众威信较高的干部担任基层的班排长,大队干部为区一级领导,支队领导多由各县主要干部或专署、行署的科长担任。同时,建立定期会议汇报制度;事前请示、事后报告制度;请假、早操、晚点等制度等,使民工的生活管理逐步正规,克服了农民特有的散漫。

当然,在组织民工支前过程中,也暴露过一些问题。鲁中南一分区一个分区书记认为,支前对群众没有一点好处。胶东高密一个分区书记在分配带队干部时,让能力弱的干部去支前,强的干部留下组织生产。有的忽悠群众说,只要出了门,跑回来也算完成支前任务。还有一些村把村里的懒汉、投机小商人、地主富农都推出来,造成民工成分复杂化。好在,后方政府及时发现了问题,这些现象得到了及时纠治。

4.支前民工的配备使用

淮海战役前,部队在民工使用上曾出现过浪费和随意指派现象。战役期间,对这一问题进行改正,规定部队作战时,每纵队常备民工三千五百人,担架五百付,挑子五百付。其它机关团体使用民工时,必须经上级批准,由支前机关批拨。在征集上,也考虑战区与非战区、老区与新区的不同情况,一般靠近战区的负担临时民工,较远地区负担随军常备民工。同时也充分考虑部队与民工各自特点,比如,之前长期战斗在胶东半岛的部队主要配备胶东民工,出身鲁中南的八纵则配备鲁中南民工,这样部队与民工相互熟悉,生活习惯一致,便于协调和执行任务。对一些担任攻坚任务或后来起义的部队,则配备政治觉悟较高、组织领导较强的老区民工。

500

在战役过程中,支前民工与前线部队形成了良好互动。民工中普遍开展爱护伤员运动。渤海一分区担架团在抬运伤员时提出许多口号,如“走的快,走的稳,走起路来不摔人;抬着伤员别乱跑,失掉联系没处找;伤员手上不能动,咱们耐心来侍奉……”等。他们把自己棉衣脱下来盖在伤员身上,甚至自己掏钱给伤员买营养品吃。部队官兵对民工们的热情也投桃报李。二十七军对胶东担架六团派出一个卫生队,替走路走肿了脚的民工进行检查,给民工种防天花的牛痘,动员民工每隔几天用开水洗衣服和喝姜汤。民工各营都配有医务员。二纵看到鲁中南麓水担架团天冷了棉衣还没送到,就在部队组织“献衣爱民”运动,捐出衣服二百多件,解决了民工的棉衣问题。支前途中,各地方政府还设立了民站,解决民工行军中的食宿问题,还可帮助修理损坏的车辆,此举也让民工们颇为暖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场对面国军的遭遇。战役后期,杜聿明部被围困,粮食吃光,杀骡马充饥。时值冬天,他们就以汽车轮胎、电线杆、手榴弹木柄、降落伞等作燃料,甚至坟墓里的棺材也挖出来。几乎所有给养都靠空投。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官把空投下来的香烟、粮食、馒头抢来囤积起来,一支香烟要一块银元,一张大饼要五块银元。胜败,在这里实际上已经分出。

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层专门写了首名为《记淮海前线见闻》中的诗。其中写道: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

骏马高车送粮食,

随军旋转逐西东,

前线争立功。

担架队,几夜不曾睡,

稳步轻行问伤兵;

同志带花最高贵,

疼痛可减退?

实际上,不光是淮海战役,之前的辽沈和同期进行的平津战役,包括之后解放全中国的诸多战役中,支前民工一直是解放军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尽管民工有着自身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但只要动员充分,管理得当,他们所迸发出的战斗力是惊人的。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