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崩了A站崩了豆瓣崩了晋江也崩了但…

500

文 | 挪威

图 | pixabay

第 543篇文章

昨天,B站崩了的时候我正在发弹幕,但发现自己的弹幕怎么也发不出去,同时视频上所有的弹幕都不见了。

我一边在感慨阿婆主的才华一边在思考自己这身肉躯应该怎么展示出来,如果放到视频里示众会不会让很多人吃不下饭?然后这么反人类的操作我到底要不要去做?做了算不算反人类犯罪?

紧接着在微博我看到「B站崩了」上了热搜。

同时,大家发现A站也崩了,接着豆瓣也崩了,然后晋江崩了。这个魔幻的夜晚,所有崩了的平台用户一起聚集到了微博。

微博热搜就变成了这样。

500

*都崩了

不知道你们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可能是吃瓜然后吐槽。

但我最真实的心情是,我在等待,并对某个热搜条充满期待。等待什么呢?当然是等待「公众号 崩了」这五个关键词。毕竟这些平台都崩了,公众号崩了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呀。

而崩了就意味着第二天可以正大光明地鸽了。

你们懂这种心情的,就像你今天即将下班时看到窗外乌云密布大雨比某球队粉丝的泪水还猛,你也会忍不住期待干脆来个台风把公司楼下淹了,第二天就可以正大光明地不上班了。

毕竟格子间摸鱼怎么比得上床上摸鱼。

我就这么一直挺着。

从晚上十点挺到了快凌晨2点,挺到许天说好了陪我一起挺然后扛不住睡着了的时刻。

500

*和许天聊天

但公众号依然很坚挺。

我放弃了,于是在快凌晨两点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文章,严格来说没有明确的主题,算是深夜从脑子里飘出来的一些思考与总结。

我总是在凌晨一点之后还没睡的情况下脑子会异常活泛,经常性地飘出一些念头,控也控不住。一开始我以为我这算是天赋异禀,老天爷赏饭吃,但后来很可悲地发现,其实这就是连暗恋对象都没有的后果。

以下是瞎想出来的内容。

1、我深刻地觉得,如果你决定去做一件事情而不知道该怎么评估结果,想找个人问问的话,最好找做过这件事情的人去问,千万不要随便找个人问。

随便找个人的意思是,父母、亲戚朋友、同龄人、身边的朋友,等等。

他们离你近,又深得你的信任,问起来很方便,而且很多亲戚都非常乐于摆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架势让你感受社会教育,但如果他们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话,答案的价值其实不太大。

比如你要在广州买房,决心未下,主要是担心买房之后后悔或者房贷压力问题。

你最好找已经在广州买房而且间隔时间不太远的人问问,无论他是不是后悔,他都会给你基于自己的经验、非常具体且明确的意见,关于房贷他甚至可以给你一个财务模型。

而且通常不会用特别确定性的词语,诸如「一定」、「必然」之类的词语。

相反,这些词语比较容易从父母或亲戚嘴里说出来,语气特别确切,你一定会怎样怎样,你看吧。

你甚至可能好奇他们究竟从哪儿来的信心。

2、有些人的经验,是极端地重复,把一颗螺丝钉拧紧一千次,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经验。

倒也不是说这不好,只是当你试图打破一些东西的时候,比如用焊接把两个东西固定在一起,他们甚至能视作「逾矩」。

习惯了裹脚步的小脚见了正常脚,也会惊呼为大脚的。


3、自媒体时代有非常专业化的、针对不同阶层、年龄人群供应的各种精神产品。

是的,你甚至可以理解为特供。

比如你特别喜欢正能量,我可以用监控器当成摄像头去拍一个正能量的剧本,而且保证做到十几秒内就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立刻让你爽。

当然我不会告诉你这是剧本,这是大家演的。我会告诉你这是监控器拍到的,是真实事件。

再比如你就是坚定地认为只要一个女的去酒吧,不管干什么,即使心情郁闷去散散心,那她也是个渣女,垃圾。

我可以找几个人用各种方式演绎出很好效果提供给你看,我不仅会让看到这个女生是个渣女,我还会让你看到她特别不幸以及不孝,她不顾背后有正在工地上累死累活的父亲、正在田里暴晒的母亲,只顾自己享乐。

所以最后结局也很惨,没有男人要,没有公司要,流落街头。

我不仅能迎合你的偏见,还能顺带让你对结果心满意足。

但其实这都是小儿科,现在内容制作的专业化程度甚至能提供完全反常识但只为了让你开心的精神产品。

你笃信有钱人烦恼更多,我就拍《某某富豪儿子乱搞被查》、《某某富豪深夜买醉走在街头》、《某某富豪在豪宅阳台上大哭》一系列的内容给你看。

你说这些事情有没有可能是真实的?当然有。

我把他们集中起来系统性地推给你看,你一开始质疑,后来就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了,你看,有钱也未必好嘛,虽然我现在屋子里还在漏雨没钱修,但我至少不会在阳台上哭啊。

你笃信读书无用论,我可以找一系列的博士毕业去当清洁工、硕士毕业去送外卖、985毕业工资不能果腹之类的新闻传递到你面前。

你看了,深信不疑,你看,果然,读书没什么鸟用吧。

互联网的内容生产者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批量生产令你无比愉悦与满足的精神产品。

很多人说这可能得弄虚作假,其实不用。

你把所有特例集中在一起就行。

你说有没有985毕业但自己都养不活的例子,肯定有,虽然少,但你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就是铁证,就能让人深信不疑。

为什么知乎人均年薪百万,抖音人均资产上亿,因但凡能在网上说自己收入是多少的都不会往少了说,于是你看到的自然都是高收入。

所以掰弯常识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互联网平台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能让我们从坐井观天的状态中升上来,虽然未必能跳出这口井,但也能趴在井沿上看看外面的世界。

后来大数据越来越牛,推送的内容越来越精准。

大家就不再说坐井观天这件事儿了,因为很多的同类都汇聚过来了,大家坐在同一口井里,相互认同,相互支撑,并一致认为这片天就这么大,已经被我们看到全貌了,就是这样,你们再说天外有天就是歪屁股。

当然,这些坐井的人也包括我自己。

当我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开始逼着自己尽可能去阅读系列性的书籍,某某全集,而不是一些摘录。

5、虽然我也不知道看这类的全集到底有没有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你看书不只挑有意思的看,就会发现,书这玩意真的很催眠。

看得进去得乐趣,看不进去得睡趣。

想一想也是很香啊。

最后突然发现已经写了两千多字了,本来只想写个比能标原创稍微长一点的长度,没想到居然写了这么多字。

那就结束吧,下次再碰到这种各大平台集体崩的时候,再继续写。

-END-2021年7月11日-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