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疯女惠英红,配个18岁男友!

作者:张蕾

  站在57岁,怀念13岁的初恋,别人说她挺悲凉的。

  2017年,惠英红的电影《幸运是我》《血观音》红遍美国。

  领奖当天,她在纽约举办慈善筹款。

  现场全是美国老兵,惠英红有些激动:

  40多年前,你们有没有人去过湾仔?

  有没有在那里见过一个扎两条辫子女孩?

  老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摇头。

  彼时惠英红57岁,一路单身。心心念念的,还是13岁时,那个连名字都不记得的兵哥哥。

500

  1973年,湾仔码头鱼龙混杂。正值越战尾声,美国水兵休假就会跑到湾仔住上一星期。

  那时候惠英红每天都会拿着口香糖叫卖,一块钱一盒,等同于要饭。

  运气不好时,也会被兵痞一脚踹出好几米远。

  唯独他不一样,惠英红发现他那天,十八岁的水兵男孩坐在河堤上看着她,笑意盈盈。

  第二天,男孩还是在那里,一样看她从街头叫卖到街尾,央求路人买香糖。惠英红早早收工,跑去质问男孩,为什么总盯着她。

  打开话匣子,两人居然聊嗨了,仿佛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男生每天都会买一点口香糖,让她早些收工。一个星期很快过去,水兵男孩回了越南。

  临走前,他问惠英红“我爱你”用粤语怎么说。

  就这一句,让惠英红从13岁挂念到61,盼着他再次出现,哪怕是一张照片。

500

  花甲之年,她是金像、金马双料影后,除了奥斯卡,惠英红已经没有可攀爬的高峰。

  世界给她掌声,却抱走了鲜花。惠英红事业有成,终身大事却到老也没着落。

  人生半途,她把人间顶级的痛苦都吞了一遍。

  

500

  红灯区,欲望拯救一切

  

  1960年,香港贫民窟一对夫妇生下第5个孩子,她叫惠英红。

  往后两年,家里又添了弟弟妹妹,窝棚再也挤不下一屋孩子,锅里的粥也越来越不够分。

  偏偏这时候,一场台风把小破屋掀翻。那个暴雨夜,全家10口流落街头。

500

  惠英红父亲,曾是山东大户人家的少爷,迁居香港后家道中落,吃不饱是常有的事。

  没了窝棚,加上打工弄瞎一只眼,父亲整日消沉,再也没出过门。

  全家蜗居在一栋大楼的楼梯间,靠饭馆的剩菜剩饭保命。

  不知什么时候起,惠英红再没见过4个哥哥姐姐。怕饿死孩子,那天母亲把哥哥姐姐卖进戏班。

  3岁的惠英红不仅成了长姐,也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60年代,各地商贩聚集在湾仔,打越战的美国水兵也常常来休假,这里成了全香港最杂的地方,也是有名的红灯区。

  3岁到13岁,惠英红在湾仔当了10年的要饭乞儿。她在兜里揣一把口香糖,看见大人就跟上去,奶声奶气地恳求:

  叔叔,买盒口香糖吧,只要1块钱。

  有时候遇到不讲理的水兵,一脚把她踹飞,但这都不是惠英红最恐惧的。

  红灯区赌博、吸毒盛行,每天都有人被抬走。

  惠英红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姐姐,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那天姐姐倒在酒吧门口,口吐白沫,被人用白布盖上抬走。

  她站在原地浑身麻木,吓到一滴眼泪也掉不出。

  从那时起,惠英红告诫自己:

  那些东西不能学,不能碰,一碰就完蛋了。

500

  然而在湾仔,哪怕规规矩矩要饭都是奢侈。


  讨饭这些年,她不止一次被警察抓走。法官判定惠英红家人无力养育儿女,直接把她送到孤儿院,让别人领养。

  这事彻底击溃了母亲,她疯了似的跑到警局,和警察大闹一场,甚至还夺了警员腰间的枪,死活要把女儿抢回来。

  这是一个文盲母亲唯一的办法,那次她被关了3天。

  3个月后,惠英红被送回家。

  妈妈那场大闹,警察动摇了,这个母亲是真的爱小孩。最后也是警局求情,帮她要回了惠英红。

500

  受够了湾仔的乌烟瘴气,惠英红做梦都想逃离这个地方。

  但一等,就等了10年。

  13岁她第一次生理期,妈妈觉得女儿再去湾仔要饭,不适合且不安全。

  全家都强烈地想离开,却没有实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惠英红在杂志上看见“美丽华”夜总会招聘舞蹈演员。

  这是她唯一的机会,惠英红立即报名。

  集中培训2个月,她成了夜总会最年轻的舞女,长期占领舞台C位,每个月1500薪水。

  拿到第一笔工资,惠英红就跑去租房,她已经等不及,立刻带全家逃离湾仔。

  从那以后,弟弟妹妹也终于有钱上学、买球鞋。

  舞厅每天表演两场,下了班惠英红就到红磡信义会小学读夜校,恶补文化。

  1500港元,把人生的方向盘交回到惠英红手里。

  她要把那些饥肠辘辘,沿街乞讨的日子锁死在过去

  红灯区长大,若没有强烈的改命欲望,惠英红恐怕早已步了那个姐姐的后尘。

  

500

  改命的门,倒贴也要进

  

  70年代,香港跻身“亚洲四小龙”,不再是殖民时期的“小弱”。

  连香港电影,都专拍带着男性阳刚的武侠片,彰显港人自信。

  1975年,15岁的惠英红在霓虹灯下踢踏起舞,动作伶俐。

  台下的张彻酒杯一摔,拍手叫好。那天表演完,他就把惠英红领走了。

500

  张彻是邵氏电影的核心导演,也是香港武侠电影的祖师爷。

  他找惠英红,出演《射雕英雄传》里的“江南七怪”韩小莹。但邵逸夫打断他:

  女孩长得可爱又上镜,演江南七怪可惜了,不如演穆念慈?

  邵老板一句话,惠英红从配角一跃成了女二号。

500

  在邵氏当女演员,工资只有500,比舞厅少了1000。

  签约那天,她分别问了爸妈的意思。妈妈一看收入,满脸犹豫;爸爸仿佛回到少爷时期,说话都变得有学问:

  照你喜欢的去做,我相信你是对的。

  惠英红也坚信,跳舞永远是1500,但拍戏总有一天会500变5000,5000变5万。

  加入邵氏后,张彻认惠英红做干女儿。老板邵逸夫担心她住九龙,上班太远。于是在公司安排了宿舍,让惠英红把家人接过来住。

  邵氏像武侠里的仁义江湖,两相对比,湾仔炼狱一般的过去,更像一场噩梦。

  张彻是邵氏出了名的“暴力狂”导演,偏爱纯打戏男性武打片, 即便是干女儿,惠英红也只能演女配角。

  直到1979年,她被导演刘家良看中。

  刘家良是张彻的武术指导,但戏拍多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转身成为邵氏二号导演。

  在电影《烂头何》中,他给老搭档面子,让惠英红演配角,一个妓女。

  结果刚拍半天,女主跑了。《烂头何》打戏太多,女主角怕痛,招呼都不打就偷偷溜走。

  全组等着开工,女一号没了,刘家良看见演妓女的惠英红,灵机一动。

  我记得你很能打,快去换装来演女一。

  《烂头何》拍下来,刘家良发现了惠英红的潜力,直呼张彻太瞎,埋没了人才。

  1981年,刘家良为惠英红写了剧本《长辈》,一个乡下丫头,帮助大户人家争夺财产的故事。

  电影的武打动作,也结合惠英红的特点为她单独设计,打出来好看又有力。

500

  第一次有人特地为她制作一部女主戏,惠英红压力大到爆炸。

  她怕自己打不好,每天跟着指导学动作,真刀真枪地挨打。

  戏拍到一半,累出盲肠炎也不敢说,拖着病直到杀青。那场戏对手将惠英红摔倒在地,结果盲肠摔破,引起腹膜炎,吓得剧组当场叫救护车。

  手术后不到4天,惠英红自己出院,瞒着导演咬牙把戏拍完。

  《长辈》杀青,惠英红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长辈。1982年,她父亲癌症病逝。

  电影上映,她买了张自己的电影票放在父亲灵前。

  憋屈了一辈子的父亲,临终也没看见女儿扬眉吐气。


  

500

  接受自卑,才能战胜自卑

  

  1982年,香港第一个金像奖影后,颁给了惠英红。

  82年的拉菲价值连城,82年的影后奖杯,却被惠英红扔进床底。

  还以为发的金子奖杯,能卖点钱呢。

  彼时金像奖获没有奖金,但惠英红需要钱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她对“影后”的价值一无所知。

  少年不识愁滋味,大概是因为少年还未尝尽名利的厉害。

  作为邵氏第一个金像奖影后,惠英红不久便涨了工资,找她拍戏的导演踏破门槛。

  最忙的时候,每年10部影片连着开工,只有过年那一天能缓口气。

500

  (惠英红旧照)

  惠英红之前,很少有女演员拍打戏,但1985年情况变了。

  英国皇家舞蹈学院毕业的杨紫琼,仅靠一部《皇家师姐》就提名金像奖最佳新人。

  论学历,杨紫琼碾压自己,人家是留学海归,她是文盲夜校生;

  论形象,杨紫琼兼顾打戏和柔美,而惠英红师从张彻,被塑造成钢铁打女,毫无女儿气。

  一夜之间,她成了邵氏打女,而不是美艳女主。

  1988年,惠英红一气之下,自费10万港币远赴巴黎,拍了一组性感写真。

  那些照片放到今天的包容社会,顶多就是私房写真,但当时却给惠英红引来滔天大祸。

500

  1988年,28岁的她正和香港富家公子处对象,惠英红的写真一经刊登,男友就翻脸了。

  朋友说,我女朋友真好,拍那么多性感照片供人游览。

  今天的聚会你别去了,我有朋友在。

  这句话,她失望透顶,惠英红提了分手。

  她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女性美,男友的言辞里,却满是嫌弃。

  生于微末,惠英红本来就有深深的自卑,她不允许别人侵犯仅存的自尊。

  男友变脸,香港电影也在悄悄变天。

  徐克、许鞍华的文艺片大肆流行,王家卫的忧伤、周星驰的喜剧横扫大地,邵氏武侠被挤下神坛。

  武侠片的时代已经过去,新一批导演选择性遗忘了“打女”惠英红。

  一夜之间,她无戏可拍,偶有剧本,也是女三女四号。

  她不允许自己输,干脆选择不接受。

  1999年起,惠英红不再接戏,她把自己锁在香港家中的顶楼,每天关门闭户,拉上窗帘,不出门也不见人。

  那时候惠英红把所有人都怨恨了一遍,恨完别人恨自己。不愿看见自己的脸,就把所有的镜子都蒙上。

500

  家人就住楼下,却没人发现她在家,惠英红把自己彻底封闭起来。

  不知过了多少天,她打电话和朋友说了些奇奇怪怪的话后,在昏暗的房间里吞下100粒安眠药。

  醒来时,躺在浴室里浑身湿透,一旁的母亲,双眼睛哭得红肿。

  惠英红这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件多傻的事。死过一次,她突然明白,活着真好。

  时代造就的自卑,惠英红错把枪口对准自己。


  

500

  活着,每一天都是赚的

  

  1999年到2004年,消失的5年里,没人记得谁是惠英红,也没人知道她和抑郁症对抗。

  那天夜里,她身穿旗袍,撑着油纸伞缓缓走下楼梯,第一个去见的人是李安。

  彼时李安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緑巨人》《断背山》每一部都是经典,却没有一个小配角留给惠英红。

  她灰溜溜回家,那5年,只有许鞍华主动请过她。

  许鞍华拍《幽灵人间》,缺一个母亲的角色,这要是放在过去,惠英红早就一口回绝。

  如今却不同了,她问许鞍华,为什么是我?

  因为我对你,从来都有信心。

  演配角,只有0次和无数次。

  40几岁的惠英红,像新人一样挨个拜访导演、制片人,请求别人给个小角色。

  《无间道2》刘嘉玲拿到金像奖影后,惠英红却是里面的18线小配角,倪永孝的姐姐。

  2008年,吴京捏着300万,拍《狼牙》请不起贵的演员,曾经拿影后惠英红却出演饭店老板娘,一个没有名字的小配角。

  哪怕是演恐怖片,她也只能演主角们的妈妈、婶婶。

500

  自己是大女主时,走到哪都是人前人后的拥戴;如今再出来,没少听别人的冷嘲热讽。

  落魄,让她有机会看到人情冷暖。到过最高处,也跌落过谷底,惠英红对人性的理解,比过去更深刻。

  2009年,马来西亚导演何宇恒找她,演一个疯子。

  惠英红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疯子我擅长啊,我刚从一场疯病走出来。

  进组才知道自己是女主角,就像当年从舞厅进邵氏一样,惠英红明白,这是她逆转的唯一机会,必须赢

  戏里女主丈夫出轨,她成天酗酒自暴自弃,对儿子有极强的占有欲。

  儿子和女友谈恋爱,发生关系后被对方父母知道,惠英红恳求拿钱私了,女孩父母接了钱却翻脸起诉。

  最后惠英红为了保护儿子,酿成惨剧。她在剧中的鬼魅一笑,成为影视经典。

500

  第二年阳春,29届金像奖颁奖礼,把最佳女主角颁给了惠英红。

  台下的她激动得发抖,这一天她等了28年。

  28年前,她把第一届影后奖杯塞到床底,完全不知道它的分量。

  再次拿奖,惠英红的心境不同了。她站上领奖台泣不成声,第一次公开自己得抑郁症,绝望自杀的经历。

  台下容祖儿、杨千嬅听得眼泪哗哗。

  此后但凡采访,她就会讲述那段绝望的日子,希望年轻人别学自己做傻事,一定要活着。

  只要活着,哪怕做不到100分,做50分也是赚到。

  

500

  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2010年,惠英红50岁,拿到人生第二个影后奖杯。

  很多人到这一步,早就隐退,过安逸日子。惠英红却打入内地,帮助新人。

  电视剧《唐宫燕》是她的第一部内地剧,惠英红自降片酬进组,饰演女帝武则天。

  为了给新人导演站台,她竭力演好武则天,拿下华鼎奖最佳女配角。

  2011年,林心如当老板开工作室,第一部电影《倾世皇妃》找惠英红,饰演老皇妃。

  见林心如创业不容易,惠英红只收了友情价。

500

  (《倾世皇妃》剧照)


  香港歌手麦浚龙转型当导演,拍处女作《僵尸》,怀念香港电影逝去的僵尸片。

  惠英红再次支持新人,演一个小配角,却拿到金像奖最佳女配角,为新人背书。

  最近10年,惠英红演了很多新导演拍的小制作电影。别人以为她不挑食,什么都演。

  惠英红却是有意为之。

  我曾经也是新人,曾经掉下来过,我知道那种滋味。

  落魄时,她尝过遭人冷眼的苦涩。如今起来了,她更愿意为新人站站台,拉拉票。

  为此,56岁的惠英红差点失明。

  和林依晨、陈晓拍《神秘家族》,道具从空中掉下来,直接砸向惠英红,几秒时间,她眼睛、脸上全是血。

  那一次,惠英红差点失去眼睛。

  章子怡说,惠英红是她最尊敬的前辈,是神一样的存在。

500

  第38届金像奖现场,惠英红吃下一把静心药,才缓缓走上台。

  这是她第三次拿到金像奖影后,完全意料之外。

  惠英红在《幸运是我》里,演一个老年痴呆,彼时她年过80的母亲正在经受这个病。

  她在戏里的表现,完全就是现实里母亲的样子。

  恐怖的疯子,是惠英红花甲之年最常演的角色。

  TVB新剧《刑侦日记》,她饰演一个精神分裂的母亲。

  这部剧播出后评分8.0,观众直呼TVB又回来了。

  但没人知道,里面那场吐戏,是惠英红狂灌两瓶矿泉水,扣喉咙真吐的表演。

  她说演员要有品格,先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拿出100%的诚意做事,不用吹嘘,他人自会看得见。

  让“惠英红”变成好剧的金字招牌,这个梦想,她实现了。

  

500

  赢了自己,才是无敌

  

  2000年,新世纪的香港回归祖国,处处繁荣。

  新世纪的惠英红,却把自己关进小黑屋。

  40岁的女打星,成了“过期商品”。

  爱情戏不需要高龄女主,武打戏没人看,她从影后掉落到妈妈、奶奶级配角。

  惠英红崩了。

  彼时,她就算不再拍戏,手里的积蓄也足够安稳余生。

  但惠英红无法接受失落,仿佛不当女主,就会被打回原形,回到湾仔讨饭。

  这是她最深的恐惧,也是最低微的地方。

  即便这样,10年穷困潦倒都没困住她,5年抑郁症却差点要了命。

  好在,惠英红不仅活过来了,还在中年重回巅峰。

  她毫不掩饰对拿奖的向往,家里的展示柜放满奖杯,惠英红每天都要欣赏好几遍,赞叹自己蛮厉害的。

  她也毫不掩饰自己自卑和遗憾。

  再多的奖她却没文化,再大的成功,61年了,身边也没个伴。

  18岁少年,成了永远的白月光。

  命运很公平,给了巧克力,就要拿走棉花糖。

  参考资料:

  1.人民网《金像奖“影后”惠英红:历尽千帆,叫我女神吧》

  2.澎湃新闻专访惠英红:我想把自己做成一个品牌

  3.南方都市报《惠英红:从天堂到地狱,这28年太辛苦了》

  4.《可凡倾听·惠英红》

  5.《鲁豫有约·惠英红》

  6.谈心社专访惠英红

  7.惠英红《对照记访谈》

  8.张建德著《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