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内核是操作系统内核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万物互联基于通信协议,二者如何能绑定

【本文来自《关于鸿蒙,几个关键问题(转载自我自己的知乎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guan_15840960881998

    第三,作者攻击华为在微内核和万物互联上没有辟谣。“外界如此将"微内核","底层细节"这些概念与"万物互联"绑定,是在造谣,偷换概念.”

    其实造谣和偷换概念的正是作者。

    能做和做好,兼任和专门设计,完全就是两个层次,前者会被市场淘汰,后者会受到消费者欢迎成为市场赢家。Windows为什么发展到Windows 11了。CPU为什么要一直升级。有了c语言,为什么还要Java,为什么还有Python。自行车能上班为什么还要坐车。这都是往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和高效率发展。

    鸿蒙的微内核和软总线,还有很多其他设计和模块,是专门针对物联网,专门针对多设备互联设计的。给消费者和开发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和高效。

    “应用层打通这条路走下去的代价会越来越高,不具备通用性和扩展性。鸿蒙则是在底层实现硬件模组的融合,上层 app 原来的业务逻辑几乎不需要修改,就可以实现多设备间的流转。”

微内核是操作系统内核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万物互联基于通信协议。一个半硬件半软件层的东西,一个完全软件层的东西,在计算机层级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又如何能绑定?至于底层细节,我又何时说与前两者绑定了?

可别拿编程语言举例子,你可知道Python本质上是一种通用标准,可以用不同语言进行解释运行?(虽然python也可以被python解释运行)?C语言和Java都能做跨平台,但Java是不是依靠虚拟机在跨平台打出一片天?(实际上驱动交给厂商去写了,顶层自动适配,C语言是自己适配驱动)换句话说,有了Java,程序员敢抛弃C吗?没有C深入底层,内存管理的那些代码要怎么写?真以为Java万能,Python除了生孩子啥都会?

鸿蒙确实是在底层实现了融合,他AOSP的HarmonyOS系统,本身AOSP就做到了硬件融合。他的LiteOS调用不少第三方驱动包,加上自己实现的部分代码才实现的硬件兼容。

只要设计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接口,适配硬件就不应该是软件程序员要思考的事,如果你用openHarmony,我用YOs,但我们使用了统一的操作系统接口,就算你是纯自研我是换皮Ubuntu或者什么其他的玩意,那软件在两个系统上面就都跑的通。

至于接口,那就是一个范式,在接口下层,写操作系统的人为同样的接口(比如"打印传入的字符串")写出对应的实现方法(A系统实现这个的路径是把字符串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传入,整合完了一起打出,B的实现路径就是全传入再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传出,最后你调用这个接口写的效果必须保证一致,例子不一定对)上层的程序员直接调用这个接口写代码就行。这里的接口跟Java的接口就不同,可以理解为切实存在的函数。

顺便最后一段这句话是官方说的还是民间说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