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靠“吃”走红,“草根人设”成双刃剑

500

来源丨i网红头条(ID:WHTT1111)

文丨于悦

编辑丨陈琛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白领、摊贩还是货车司机,只要拿起手机,将摄像头对准自己,人人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主播。当李佳琦、薇娅等超头部主播们开启一场场直播带货数亿元的传奇后,越来越多的草根主播涌入了这个新兴行业。

 “大家好,我是小刚,盒盒盒盒”,一口地道的河南话,加上一连串爽朗的笑声,已经成为UP主“田野上的繁荣”(以下简称“小刚”)视频开头的固定开场白。在B站美食区,小刚通过“吃”圈粉无数,成为知名UP主。

 “出其不意”的吃播

 据了解,小刚来自河南许昌,是一名货车司机,开一辆22米长的半挂运输车,常年往返于湖北与河北之间,工作内容是把商品车从工厂运送到各家4S店。汽车运输有着很高的时效性,为了按时交货,小刚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都在赶路,最多时一天要开1000公里。

 由于职业的原因,货车司机无法按时吃三餐,小刚在交货时,今天可能直接蹭一顿工厂的盒饭,明天去哪家饭馆美餐一顿,后天就回家与家人吃个晚饭。因此,他吃饭的地点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出其不意,能使观者产生更强的代入感,无形中提升了粉丝对其新视频的期待。

 工作性质的局限性也对小刚的视频风格起决定性作用,他大部分视频都是在运输途中直接用手机拍摄,视频背景多为其货车驾驶位,吃播内容也以快餐、简餐为主。与职业吃播不同,小刚的视频没有脚本,没有专业的设备,他也不会为了博人眼球特意去吃猎奇的食物。

500

(图源B站)

 干体力活的人,对事物有着本能的渴望,小刚的吃面方式也是其视频的一大亮点,他往往两三口就可以解决一盘拌面,粉丝都忍不住调侃“刚哥这不是在吃面,简直是在喝面”。小刚对于这种朴素幸福的满足,充满了治愈性,感染着一众网友,正如著名作家梁秋实在《吃相》里所说:“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正是这种看似随意的真实,成为了小刚吸引粉丝的关键因素。

 草根网红的多样变现途径

 如今,吃播以其丰富的类型,逐渐向职业化、成熟化发展,多元的内容迎合了不同受众的喜好。吃播的门槛相对较低,对专业性要求不高,使得许多从草根起家的吃播,凭借对美食的热爱和视频平台的熟练操作迅速走红。在粉丝数和关注度上升后,如何将流量变现,就是他们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吃播们的流量变现方式各有不同。

 小刚主要活跃在B站、抖音和西瓜视频三个平台,截至2021年6月8日,小刚拥有B站粉丝117.9万,抖音粉丝264.1万,西瓜视频粉丝264万。目前,他仅靠发布视频获取的流量激励进行变现。有人曾在2020年11月底计算过,按照小刚当时在西瓜视频的播放量,一年的时间里约可获得30万元的收入,可见三家平台为其带来的综合收入相当可观。

 事实上,在各大平台上与小刚类似,以分享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的草根网红不在少数,他们走红后的变现途径不尽相同。

 曾因“竹鼠中暑”的梗爆红全网的UP主华农兄弟,如今在B站发布视频的播放量动辄就能达到二三百万。截至2021年6月9日,华农兄弟的粉丝数高达631.9万,主要变现方式为B站创作激励、在视频中穿插广告推广,以及通过个人主页的橱窗带货。而在竹鼠被禁止养殖之前,华农兄弟曾靠“吃竹鼠的100种理由”展示自家的竹鼠养殖基地,以线上反哺线下,助力竹鼠产业链的发展。

500

(图源B站)

 在抖音,此类草根主播在粉丝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启带货直播,蜀中桃子姐(以下简称“桃子姐”)就是其中之一。在桃子姐的视频中出镜的人物都个性鲜明,场景也是家庭厨房等农村场景,真实热闹的人间烟火气成为其涨粉秘籍。

500

(“蜀中桃子姐”抖音直播带货商品销售额TOP5/图源飞瓜数据)

 截至2021年6月9日,桃子姐的抖音粉丝高达2225.9万,其变现方式主要为在视频中内嵌推广以及直播带货。据飞瓜数据显示,桃子姐在近30天内(2021年5月11日至2021年6月9日)共直播28场(同一天多次开播视为一场),总直播销售额达532.7万元,且其带货商品为个人同名品牌下的商品。

 有人贵在真实,有人困于真实

 在B站的美食区里,小刚不是第一个因为真实备受粉丝青睐的UP主。靠展示农村生活图景和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唤醒了人们乡土记忆的徐大SAO,也曾因“真实”在B站斩获无数粉丝,粉丝曾亲切地称呼他为“碳水教父”。

500

​(图为徐大SAO/图源B站)

 截至2021年6月9日,徐大SAO的B站粉丝已达409.4万,是名副其实的头部UP主。通过流量变现改善生活条件,本是理所当然,但因害怕粉丝流失的徐大SAO,却为了维持收入,不得不在视频中继续扮演从前的自己,继续过未出名前的生活。即使买了新房子,他也只能在以前的家继续拍摄视频。从“真实”转换为表演型UP主,成为徐大SAO遭受许多网友“群嘲”的主要原因。

 网友对徐大SAO的评价呈两极分化趋势,一派认为他质朴,一派认为他卑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曾因“真实”圈粉的徐大SAO,被困在自己营造的“真实感”中。而面对质疑,徐大SAO未作出正面回应,他只能通过控评维持评论区表面的和谐。

 无论是经济地位的上升,还是团队作业视频内容都不是黑点。但在粉丝看来,一旦被认定是“靠剧本、凹人设”的话,其身上赖以成名的“真实感和烟火气”将会变成一把利剑,让粉丝深感受骗,对UP主的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

 如今,凭借朴实的生活场景,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刚”,对于这类草根红人来说,如何拿捏好“真实感”与“商业化”之间的度,并且在内容上保持持续稳定的高水准输出,成了其得以“续命”的关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