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学校教的浅”是什么人的普遍共识,是双一流考生的,还是家长的共识?

【本文来自《中国式“鸡娃”消失倒计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Yeah!

    从你的描述上看你是属于悟性好,智商较高的那类,一听就懂。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当今学校教的浅是普遍共识,否则家长何必出去报班呢?

我的智商和悟性都一般般,个人觉得应付高考的学习有三个要求:一、习惯,二、勤奋,三、智商,其中智商是最不重要的,99%考生的智商都差不多,之所以分数有差别几乎是因为学习习惯和自己努力与否决定的。

我不知道“学校教的浅”是什么人的普遍共识,是双一流考生的共识,还是普通本科考生的共识,或者落榜考生的共识?

我想,这个所谓的共识应该是一些家长的共识吧,那么,这些家长是否每堂课都跟着孩子一起听,如若不然,他们是凭什么得出“学校教的浅”的结论的?

他们往往最多也就看一下教科书,觉得教科书上只有定义,基本上没有延展,或者课外作业、考试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所以学校教的就浅?

这只是教科书浅,不代表学校教浅,很多老师上课除了课本之外,还会交大量的课本之外的内容,甚至主要教课本之外的内容。如果只教课本上的内容,可能会及格,但绝对不会有高分。升学率是决定一个学校好坏的最重要指标,学校敢教的浅?

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学校教的浅”呢,说实话,曾经我也以为学校教的浅,尤其是数学课,我高一、高二连格都及不了,也总是抱怨老师不教,但是别人考的好的却说:老师都教了!

原来,是我自己上课走神,一走神走半个小时,自己不听讲,怎么能怪老师不教呢?数学又是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系统性课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卡壳就完蛋了。

后来高三了,在这么下去高考就要名落孙山了,实在没办法,只好让班主任把我调到最后一排,然后我自己站着听讲,在座子上写“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的座右铭,这样才极其艰难的遏制住上课走神的坏习惯。然后赫然发现,之前回回考试都不会做的题目,原来如此简单,全程认认真真听一次讲就知道了解题思路,课外再多刷点题巩固一下,再考试就明显不一样了!

后来高考,我数学考了120多分,当然和学霸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我自己还是相对满意的,为啥是相对满意呢,一是和高一、高二时候相比提高了差不多一倍;二是、有两道大题结题思路和步骤都对了,但最后算错了,真的是悔啊,CAO!另外,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数学高考没有所谓的步骤分,或者步骤分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年的高考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付出一定有收获,没付出一定没收获!

因为我读的是文科,之前一直被数学拉后腿,所以高三数学课我站着听讲,但上语文课的时候要么睡觉、要么跑出去打球,结果高考语文只考了70多分,11道选择题错了9道,明明有很多道题都是模拟考试的原题!

考完之后和同学对题目、估分数,肠子都快悔青了!我为什么语文课要睡大觉、为什么要去打球,为什么数学算都能算错了!如果数学不算错、语文能及格,上个211没有任何问题。唉,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啊。

现在过去快10年了,心里也平衡了。人生是个长跑,高考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障碍而已。现在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双一流、留学海归,说这话不是沾沾自喜,对于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同事,我是非常敬佩的,只是说高考对一个人的人生当然有影响,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命运,人生轨迹是多种因素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不要因为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就自艾自怜,更没有必要自暴自弃。

最后,强烈感谢我当年的数学老师,在我数学长期考六七十分的时候仍然对我抱有很大的期待,我最终还是让她失望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热门评论 5

  • 本人当过初中教师,六年,自然科学;离开教育岗位快20年,现在娃在读初一。自身感受,教材越来越花俏,色彩斑斓,图文并茂,反而不如原先的教材简洁明了。理科,尤其是物理和化学,被认为风格,而且是违背物理化学学习规律的分隔,个人很不认同,但无力改变。课堂讲的少,课后上补习班是全班三分二孩子的第一选择,学霸全在补习班上。剩下的不上课的,要么家里有产业,要么放弃了。对于这个局面,很无奈,也投诉无门。只能适应,孩子在校八小时,课后在补三到四小时是常态,孩子普遍睡眠不足。我更担心的是,这种不系统的培训模式下,孩子的思路和我已经很难交流,特别是无法建立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今后发展非常不利。再不改变个人非常担忧。
  • 叔叔比雪还纯洁 叔叔比雪还纯洁
    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要凭过往经验。我家孩子刚刚中考,我来说几句。现在初中的教科书,特别是数理化,已经弱化到无法保证考试及格的程度。书上内容七零八散,而且不全。全靠老师讲,课外辅导班补。指望学生通过自学教科书提高成绩?那是不可能的,大多数重要内容,书上根本就没有写,没有写,没有写。尤其是化学。我们小时候是差生上补习班,现在不上补习班肯定变差生。
  • 我06年高考,五百分多一点,二本线。然后,我同学也是五百多,但是他大学毕业几年后,想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又先后几次参加高考,分数跟06年考得都差不多,然后就成功上一本了。。。所以我说,高考难度每年基本都差不多,但是一本线二本线的下降,实际上就是教育出了问题。
  • 山猫龙空版本
    “学校教的浅”是学渣的普遍共识——说的就是那班初中学历的父母。现行教科书,课本例题全部读懂,拿到高考模拟卷的大题就能找出是那几个例题的综合或变体,高考怎么也能排到前2W名(广东省的)。
    这两天在教儿子五年级数学,有一道题:“300的因数有多少个?”我也不会解,用笨办法一个一个列出来肯定也行,但我知道这不是正确的解题方法,于是就百度一下,才知道有个公式可以计算。所以有的题型老师如果没讲到孩子是真的不会。
  • 李无锋
    我不赞同“其中智商是最不重要的,99%考生的智商都差不多”这句话。
    简单举个例子,我们这里是四中五中两所最能打的高中,吸收了绝大部分中考考得好的生源,如果把这些生源放在一中这种第二梯队的学校,最终高考整体上还是这部分学生考得更好,就这么简单,必须要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就是更会学习更会考试,没人说这种制度是合理公平没有问题的,比如就很难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但是,没办法呀,目前生产力就这么多,靠考试来解决公平问题已经是当前时代最具可操作性的了。
    我还在读高中的年代,有家长会出很大一笔钱把中考搞砸了的孩子送到重点高中旁听,只为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不知道过去这些年有没有变化。

    我一个这样的同学最后高考爆种超了985分数线40分,不过那时提前填志愿考完不能改,只能很扑街去念一本。但是如果没有三年的跟读,我可以肯定他考不了那么高。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5
最热 最早 最新

  • 809utan 家内安全,千客大来。
    学校学得“浅”和考试考得“深”要相对来看。由于考的“深”,学得“浅”,所以不得不去补习班,这逻辑就理顺了。
  • 老师教的怎样不知道,至少现在看教科书自学是不可能的了。
    知识点散乱,公式定理不明确,不成体系,美其名曰启发式教学,孩子学了思维是越来越发散,学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 飞举 作者
    泰山_石敢当
    看到“99%考生的智商都差不多”就看不下去了。你是说靠700分的跟考200分的智商差不多吗?
    考700分和考200分的就是那1%
  • 全部楼层
    已注销用户
    如果智商有作用,那么以后别考试了,考智商就好,智商高的上好学校,智商低的别去学了,多简单?
    总有太多的人把自己的失败、自己的不如意归结于所谓的先天原因,什么智商,什么家境,什么学校好坏,什么遇到个好老师坏老师的……甚至还归罪与自己的出生地,什么北京的孩子考北大就是容易啊……
    那么现在,就说说咱们知道的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有几个是智商超群的?有几个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有几个是北京的?
    正黄旗大妈可是老北京!
    自己不努力就只顾着找借口?
    至于你说的什么有些就是更会学习更会考试,这和智商有关系么?
    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了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有的人,很早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去做。
    这是一个目标明确和目标不明确的差异。
    孩子读书,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去借鉴前辈人的经验,早早的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追求才会有奋斗。
    北大清华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可现在为国家建设教育出人才最多的是西工大,但依然有很多很多的人把孩子靠清北视为人生第一大事,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更好的收入,更体面的工作……但以前我们穷,很多人的追求就是这个,可现在呢?现在的孩子是吃不上好吃的还是穿不上新衣服?
    现在的孩子们只是为了温饱,为了衣食住行去工作去学习的还有多少?
    时代变了,尤其是这几十年的中国,每一代人的人生目标都不一样了,可很多人家长还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给孩子“铺”所谓的路,结果就是把孩子引导到了误区中。
    别说什么这么高的房价,不考虑怎么办?
    中国的人均住房拥有率世界最高,欧美的科技发达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了房子,所以才有精力去搞技术么?
    是自己被忽悠瘸了,谁逼着你去买房子了?
    什么中国人就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被房地产商忽悠的把自己一生所得都乖乖地上缴,怪谁?
    晚年时期住的要求和工作时期住的要求能一样?有这闲钱,好好努力一把,晚年了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个小院子不香么?不比每个月的一半收入拿出来给王健林给潘石屹好啊……
    物价涨的再快,也不如一个努力学习努力拼搏之人的收入涨的快!
    你的收入涨的慢,先别抱怨,先想想你的游戏积分涨的快不快,想想你的抖音流量用的多不多……
    很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我只是不认同某句话,但我说的几行字,一句都没提到智商呀?
  • 泰山_石敢当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列强无不怀念我大清
    看到“99%考生的智商都差不多”就看不下去了。你是说靠700分的跟考200分的智商差不多吗?
  • 全部楼层
    叔叔比雪还纯洁
    作为软件工程师,初中数理化还是难不倒我的,并不是每个人到中年都是半文盲。我们家孩子在班级前十,男生第一,你说成绩如何?每次试卷我都逐一分析。你看过初中书籍吗?你知道初中化学全国有几个版本吗?
    本人手边就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 飞举 作者
    分数线下降一是因为大学扩招,二是因为大学升本,二本升一本,三本通称本科,其实一本线就相当于那些升一本的强二本线,本科线相当于三本线。
    我同学读的省外211一本。
  • 全部楼层
    泰沙拉克
    哦 这就变成高四了 95年的小朋友 书本丢开小十年了吧 据报道 复读开学前三个月还在送外卖 这就变成没丢开书本在读书了 要接受自己的娃儿坐不住 学不好 而这个父母应该负大多数责任 说白了 要做好接受子女不如自己的准备 而不是子女不如自己就是因为老师没好好教 又蠢又懒的
    现在补习 主要是针对小学初中 高中补课不补课差异不大 主要是高中生没时间 我说的很清楚了吧 你一直拿这送外卖的 来说明不需要补课???逻辑何在。。。你知道人家小学初中没补课?
    另外他自己也说 考的比预期的好 一场考试决定命运就是这样 很多时候会有运气成分  
    我还认识一个整个高三没念考上211的 所以大家都在家自学了?事实上他是全校前10 基本上不出意外妥妥985
    大多数人智力水平 自制力都差不多 能考多少 和家长的投入监督 补课 学校的好坏(学区房)都有关系 别拿个别案例 来否定一个事实 
    我们讨论的是大多数 
  • 全部楼层
    已注销用户
    0逻辑 就是抬杠 看不懂中文 我只能把原文再复制一遍 另外这个读高四的 比别人多读一年 还有脸再这算什么小半年 难道小半年一分钟书都不看? 高二下学期就开始复习了 整整复习一年半 这人不够还要2年半 一年半学的知识要复习2年半 还要我夸他精英????
    你不上补习班 高中都未必进得去 进了高中 是没时间补习的 全国大多数地区 高中放学时间就已经很晚了 回家还要写作业 周六一般高中都是上课的 最多就是周末补课 你没上过学吗。。。
    哦 这就变成高四了 95年的小朋友 书本丢开小十年了吧 据报道 复读开学前三个月还在送外卖 这就变成没丢开书本在读书了 要接受自己的娃儿坐不住 学不好 而这个父母应该负大多数责任 说白了 要做好接受子女不如自己的准备 而不是子女不如自己就是因为老师没好好教 又蠢又懒的
  • 全部楼层
    飞举 作者
    说了半天白说了,从我十几年前我读初中的时候教科书上的内容就浅,但教科书浅,但教课书浅不代表老师教的浅。
    你要是凭以前的水平来参加现在的高考你铁定上不了大学,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 那些动辄说以前考得难得人拜托看看以前的试题和现在的试题,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还有那些以前靠高考上上的大学贬低现在的文凭,姑且不说占了靠成分,大部分人没机会上高中机会偷巧上的大学,一个小学生认识的英文单词比你们那时强多少倍,少得了便宜还卖乖。
  • 全部楼层
    泰沙拉克
    哦,别人辍学送了小一年快递,原来是在上补习班呀
    0逻辑 就是抬杠 看不懂中文 我只能把原文再复制一遍 另外这个读高四的 比别人多读一年 还有脸再这算什么小半年 难道小半年一分钟书都不看? 高二下学期就开始复习了 整整复习一年半 这人不够还要2年半 一年半学的知识要复习2年半 还要我夸他精英????
    你不上补习班 高中都未必进得去 进了高中 是没时间补习的 全国大多数地区 高中放学时间就已经很晚了 回家还要写作业 周六一般高中都是上课的 最多就是周末补课 你没上过学吗。。。
  • 本人当过初中教师,六年,自然科学;离开教育岗位快20年,现在娃在读初一。自身感受,教材越来越花俏,色彩斑斓,图文并茂,反而不如原先的教材简洁明了。理科,尤其是物理和化学,被认为风格,而且是违背物理化学学习规律的分隔,个人很不认同,但无力改变。课堂讲的少,课后上补习班是全班三分二孩子的第一选择,学霸全在补习班上。剩下的不上课的,要么家里有产业,要么放弃了。对于这个局面,很无奈,也投诉无门。只能适应,孩子在校八小时,课后在补三到四小时是常态,孩子普遍睡眠不足。我更担心的是,这种不系统的培训模式下,孩子的思路和我已经很难交流,特别是无法建立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今后发展非常不利。再不改变个人非常担忧。
  • 沧海一剑客 沧海一声笑,剑客来报道!
    中学楼上的一句标语“最基础的最有生命力,最基础的最有创造力”。
    只要老师不是混日子那种,教的深度到位,孩子的关键就是:学校书上的例题真的听懂了吗?
  • 叔叔比雪还纯洁 叔叔比雪还纯洁
    全部楼层
    飞举 作者
    说了半天白说了,从我十几年前我读初中的时候教科书上的内容就浅,但教科书浅,但教课书浅不代表老师教的浅。
    你这就是转移话题了,按照你这么说,孩子成绩全靠老师了,那西部山村岂不是完了?我93年初中毕业,初三一开始化学不行,后来我把化学书背了,然后化学就开挂了。现在这个方法已经不行了。
  • 叔叔比雪还纯洁 叔叔比雪还纯洁
    全部楼层
    都市夜归人
    中年学渣半文盲,能看懂教课书吗?是培训机构的托吧,上课不好好听课听评书吗?然后课后看教科书自学?你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你家孩子上课记笔记吗?你检查过吗?还是你发现交一大笔补课费孩子的成绩还是一塌糊涂,来把责任推给老师和国家,你做家长的一点责任都没有?
    作为软件工程师,初中数理化还是难不倒我的,并不是每个人到中年都是半文盲。我们家孩子在班级前十,男生第一,你说成绩如何?每次试卷我都逐一分析。你看过初中书籍吗?你知道初中化学全国有几个版本吗?
  • 我来尝试给你解释一下。如果学校都按照课标要求讲课,那么考试难度也不会有变化
    但是课外辅导班为了体现自己教的不一样,就会引入超纲内容→上辅导班的学生考的分数都很高→出题人加大难度→学生感觉难上辅导班      形成一个正反馈
  • 都在学校教高深难度的,那个校外培训班还赚什么钱?
  • 山猫龙空版本
    “学校教的浅”是学渣的普遍共识——说的就是那班初中学历的父母。现行教科书,课本例题全部读懂,拿到高考模拟卷的大题就能找出是那几个例题的综合或变体,高考怎么也能排到前2W名(广东省的)。
    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家长的主要责任,从幼儿时期没有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自主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上学后就没有自主学习的基础。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是一切学渣和学渣家长们的共同特征。
  • 横看成岭侧成峰
    智商无差别,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
    再有,智商高的人就不努力就不勤奋了?谁告诉你的?
    就好比有运动天赋的人比没运动天赋的人更努力,才有可能拿冠军。
    承认别人智商高,才会懂得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智商这东西不能保障你笑到最后,因为学习只是一方面,人要有成就是多种比较优势加成才可以。比如勤奋、运气、情商、习惯,当然也包括智商。
    这么有道理的评论,怎么还有人踩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