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拜登抢占北极圈?
本文作者:
杨戈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
5月20日,北极理事会外长会议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召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冰岛、瑞典、丹麦、挪威及芬兰八个成员国签署了《雷克雅未克宣言》,重申在北极维持和平、稳定与建设性合作的承诺。会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到访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并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美国不会购买格陵兰,表示希望加强美国与其“北极伙伴格陵兰和丹麦”的关系。这是在2019年特朗普提出购岛设想后,美国的格陵兰政策发生的重大转向。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穆特·埃格德(Mute Egede)、外交部长贝利·布罗伯格(Pele Broberg)回应称:“美国不寻求购买该岛是‘正确的’选择,这十年将是两国关系新纪元的开始”。
如今,气候变化、全球化和大国竞争的回归正在将格陵兰地区变成一个地缘政治热点。拜登政府缘何逆转格陵兰政策,其真实意图何在,值得深入关注。
5月20日,在格陵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来源:AFP
被逆转的格陵兰政策
特朗普在任期间,对气候变暖等可能给格陵兰带来严峻考验的威胁不屑一顾,反而对冰川融化和海上新航线带来的商业机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19年,特朗普曾提出要购买格陵兰岛,并称这一计划为“大型房地产交易”。时任国务卿蓬佩奥也强调美国对格陵兰地区的参与程度,呼吁加强北极理事会八国的合作。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随后表示格陵兰是非卖品。特朗普因购岛愿望未达成而取消了访问丹麦的行程,并发推称丹麦首相在表态中的措词“很不合适”。此事一度让美丹关系陷入困境。
而拜登政府试图在格陵兰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划清界限,以清理特朗普在格陵兰岛留下的“遗毒”,重建与北极伙伴的关系。布林肯明确表示,他的本次访问是为了服务格陵兰岛的人民。布林肯以相互尊重和支持多边主义为名访问格陵兰岛,与特朗普时代“美国优先”的口号形成鲜明对比。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本次北极理事会外长会议通过了一项共同承诺应对气候变化与维护北极和平的联合声明,并首次通过一项长达十年的战略计划。格陵兰政策的逆转,体现出拜登政府对气候变化和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视,也凸显了拜登时代对盟友关系修复得特别关注。
醉翁之意不在合作
5月,布林肯在北极理事会外长会议中表示,美国力求推动一个和平的北极地区,各国应加强在气候、环境、科学和安全上的合作。但布林肯的意图却远不在合作,而是在加强美国对北极地区的资源及军事掌控力上。
此前,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单一落后的经济结构使格陵兰的发展高度依赖丹麦。2008年的格陵兰全民公投后,格陵兰政府获得了更多的自治权。2010年,格陵兰获得对自然资源的绝对管辖权,经济独立性显著提升。加之近年来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以格陵兰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引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片充满领土争议和法律纠纷的土地,国家间争夺资源控制权和战略影响力的竞争愈发凸显。得天独厚的格陵兰,日益转变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战场。
格陵兰岛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大聚宝盆。仅格陵兰岛东北部就蕴藏着310亿桶的石油储备,几乎是丹麦所属的北海地区储油量的80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层逐渐融化,降低了格陵兰资源开采的难度。资源可及性的提高使大国开始关注在该地开采资源的机会。同时,由于格陵兰岛四分之三的面积都在北极圈内,坚冰覆盖的北极原本并不适合船只航行,但气候变暖使海上航线的开辟成为可能。格陵兰岛周围海域的航运价值越来越高,是未来在北冰洋新航线的重要战略地点。
格陵兰岛拥有极高的石油产量和潜在石油产量,来源:The Financial Times
此外,格陵兰还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位于格陵兰岛西北海岸的图勒空军基地是美军在北极圈以北的重要空军基地和深水港,能够执行导弹预警和太空监视等任务。由于美国加紧对北极地区的争夺,格陵兰地区的军事基地迅速成为大国竞争的前沿阵地。
美国在格陵兰的图勒空军基地,来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同时,本次北极理事会外长会议作为布林肯出访的重头戏,明确体现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美国认为格陵兰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布林肯在4月称,俄罗斯正在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北极圈环境设法向新空间施展控制权,中国在北极圈的活动也更为频繁。因此,布林肯此次的北欧之行,不仅希望加强对资源的控制力,而且更是为应对中俄在北极地区尤其是格陵兰不断增强的影响力。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核心是将北极地区作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方向,并将其作为21世纪的战略和能源基地。俄总统普京曾表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持续优势取决于其控制北极地区水道的能力。自2013年以来,俄罗斯已将数十亿美元投资于其北部北极海岸线的七个军事基地,并建立雷达站、导弹防御点、机场和港口等场所。此外,随着西伯利亚西部油田产量的下降,俄罗斯积极转向北极地区,欲将其开拓为新的能源产地。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Sergei Shoigu)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间为获得北冰洋的资源和过境路线的竞争正在加剧。
中国也致力于成为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给美国带来的巨大的压力。2018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并指出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有权进行科学研究,获取经济资源,并在该地区的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北极视作“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称其为“冰上丝绸之路”。自2005年开始,中国和格陵兰基于共同利益多次派代表互访,中国也已成为格陵兰第二大出口国。此外,中国还自主建造核动力破冰船,并派舰队在北极巡逻。中国在北极地区日益活跃的动态可能会加剧与美国的战略竞争,并引起其他北极国家的紧张。
格陵兰争夺战:拜登政府的应对之策
由于格陵兰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拜登上任后不久便将目光聚焦于该地区。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北极圈,拜登政府将如何在这一区域布局?
格陵兰自1979年以来一直是丹麦的自治领地,首府努克掌管移民、渔业、教育等政策领域,而国防和外交事务仍然属于丹麦的管辖范围。格陵兰每年还接受丹麦政府对其提供的大量补贴。这意味着,拜登政府若要想在格陵兰地区争取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其首要任务便是重建与丹麦的关系。布林肯在冰岛北极理事会会议后访问格陵兰岛也表明,美国希望加强与丹麦这一北极伙伴的联系,并谋求与盟友合作维护国际规范。
此外,拜登政府将加强与中俄在北极圈的战略竞争。2013年之后,美国几乎每年都要通过一份与北极问题相关的核心文件,强调其在该地区的主张与利益。1月,美国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联合签发了《蓝色北极——北极战略蓝图》,将俄罗斯和中国列为北极及周边地区和平与繁荣的两个主要对手,提出了未来二十年海军为应对北极航道适航性提升、北极海域战略环境复杂化所采取的战略举措。
最后,拜登政府还将不断深化与格陵兰的合作。2020年6月,美国在格陵兰岛首府努克重新开设了领事馆,并承诺为民用项目提供1200万美元的援助,标志着美国在格陵兰影响力的增强以及美国与格陵兰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不过,美国和格陵兰的合作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布林肯在本次北极理事会会议上表示,应保持对环境问题、海上安全和该地区原住民福祉的和平合作问题的关注,美国政府希望促进与该岛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合作。由于拜登政府对气候问题的重视,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全球经济必须迅速转向可再生的生产方式,这使得格陵兰关键资源的战略意义显著增强,极大提升了美国对格陵兰的关注度。以稀土资源为例,由于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市场,拜登越是努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越是要依靠中国提供其所需的资源,极大限制了美国的地缘政治话语权,挑战了美国的战略优势。而格陵兰岛恰恰拥有美国迫切需要的稀土等战略资源,如果美国能与格陵兰合作开发资源,就既能削弱以石油天然气为根基的俄罗斯的影响力,又能追赶上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趋势,同时还能在气候变化方面占据道德制高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中俄在格陵兰地区的地位边缘化。
结语
近年来,格陵兰在地缘政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新一轮北极争夺战的序幕已经拉开。布林肯此次北极之行,重申了维持北极地区和平、稳定与建设性合作的重要性,使北极其他利益相关方暂时松了一口气。然而同时,美国仍在持续加强对该地资源控制权和战略影响力的部署,彰显了拜登政府的战略野心。因此,尽管拜登政府的格陵兰政策较于特朗普时代发生了巨大转向,但鉴于国家利益仍是其制定对外政策最重要的因素,美国在格陵兰岛的存在会越来越具有现实性,国家间围绕格陵兰岛的争夺也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