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七带,一文读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编制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公布,其中,“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规划》中继续得到体现,并以4个文化产业群、7条文化产业带具体阐释了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规划方向。相比十三五时期,也新增了不少新的文化产业区域概念。“四群七带”都有哪些?“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布局如何体现其中?十四五时期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又循着哪些新方向?

  作者‍‍‍‍‍‍‍‍‍‍‍‍‍‍‍‍‍‍‍‍‍‍‍‍‍‍‍‍‍‍‍ | 刘舜欣(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周嘉瑜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990字 |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文化和旅游部编制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发布,是指导文化和旅游系统十四五文化产业工作的专项规划。

500

  此次《规划》中,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等,都延续着《“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继续得到重要体现。

  其中,在第四章“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中,《规划》以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群、成渝地区双城文化产业群、东北冰雪特色文化产业带、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等在内的四个文化产业群和七条文化产业带,更具体地阐释了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也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贯彻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指明了新方向。

500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

  “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体现

  近年来,“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规划中向来是重要一环。

  2012年,在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出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强调要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和文化产业特色村。

  2017年,文化部印发《“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三大战略”为引领,优化发展布局,其中包括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强调要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并重点提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

500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位示意图

  2021年,《“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再次对“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出新要求,包括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文化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三点。此外,在具体的文化产业群/带阐述中也新增了成渝地区双城文化产业群、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等新的文化产业区域概念,通过“四群七带”为布局优化提供了具体路径。

  其中,“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要求,强调区域文化产业通过各自的资源禀赋与文化特色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包括统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东部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合作与帮扶。

  同时,突出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并对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而包括川渝、云贵、陕甘宁、西藏、青海和新疆等在内的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则倡导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发展水平;对于东北地区,则强调冰雪特色发掘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赋能。

  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则依据优势发展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产业,如通过建设生态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科技馆等形式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500

500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手绘图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其次,“促进文化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则倡导对城市老街区、旧厂房等城市“老空间”的改造升级,以及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更新,带动就业。而此要求的关键正是因地制宜,立足城市资源与产业基础,真正把城市打造成有文化、有特色、有温度的人文城市。

500

  △在船厂1862遗址上改造设计的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绝非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更不是造城运动,而是人口层面的城镇化于文化产业而言,则是增添城市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通过城市文化的产业化实现对经济发展的赋能,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产业带动居民就业,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也是在文化产业层面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中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的内涵所在。

  最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在资源挖掘上,倡导开发包括节日文化、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在内的文化项目,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产业化方面,倡导实行“一地一品”,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培育特色文化企业,并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投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500

  在传播方面,则要与时俱进,采用短视频等新形式带动文化产品的传播与销售。可以说,这是对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中“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后续发展及升华。乡村摘掉贫困的帽子仅仅是第一步,唯有紧紧围绕区域特色,实现乡村文化的产业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群七带”

  四大特点这样体现

  总体而言,此次《规划》中阐释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了“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四个特点,而这在“四群七带”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多点支撑

  “四群七带”范围覆盖广阔,多点支撑,串联起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土下不同地域的文化资源,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北、西北、西南等多个区域差异化、多元化、互补化的格局。其中,“四群”涵盖了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地区四大区域。

50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七带”则包含了长江、黄河、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东北冰雪特色文化产业带,及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

  其中,长江文化产业带串联起了长江沿线包括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资源,及上海、南京、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沿线节点城市的文化,强调发挥沿线核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

500

  黄河文化产业带则串联起黄河沿线的河湟、河套、关中、三晋、河洛、齐鲁等文化产业片区建设。

500

  始建于春秋时期,为世界上最古老运河之一的京杭大运河,由其串联起的产业带则围绕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培育起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功能区。

500

  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则以陕甘宁、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西北丝绸之路沿线省份为依托。值得一提的是,丝绸之路——这条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细分还可划分为多条,其中“西北丝绸之路”为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

500

  还有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草原丝绸之路”

500

  △草原丝绸之路

  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以及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500

  此处的“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区别于草原和海上丝绸之路,以西北丝绸之路沿线省份为依托,强调丝路文化产业对西北地区的经济辐射与带动作用。

  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则把目光瞄准川渝、云贵、西藏等省域区域合作,突出西南地区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活态化发展。而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则涵盖台湾海峡西岸文化风貌,包括浙江南部、广东东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以福州、泉州、厦门、温州、汕头等城市为核心,成为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

500

  各具特色

  ‍‍‍‍‍‍‍‍‍‍‍‍‍‍‍‍‍‍‍‍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正来源于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由此划分出不同的文化产业群/带,也正是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成为各地文化品牌打造,推动经济开发的宝贵源泉。

  以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为例,据相关统计,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除云南外,西南的贵州、广西、四川、西藏都是多民族省区,因此,于西南地区而言,注重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活态化展示与传承是关键所在。同时,注重以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商贸通道——茶马古道形成的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

500

  在茶马古道这条绵亘蜿蜒的民族文化迁徙走廊上,几千年来有汉、藏、彝、纳西、哈尼、羌、阿昌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进一步凸显我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500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 

  而依托于冰雪文化,东北地区则进一步开拓以冰雪文化为基础的文旅形态,形成东北冰雪特色文化产业带,推动包括冰雪体育、民俗表演、冰雪客栈等冰雪文化主题新业态与旅游的融合,完善冰雪文化产业链条。

500

  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则依托海峡西岸地域优势,尤其关注福建地区及其深厚滋养的文化资源——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及诞生于闽中地区千年古县福建尤溪——朱熹故里的朱子文化。

500

  除文化产业带以外,京津冀文化产业群则乘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快车,推动京张高铁沿线文化产业与体育、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成渝地区双城文化产业群,则以巴蜀文化为纽带,串联起川剧、川菜、蜀锦、蜀绣、石刻等两省市同根同源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

500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近日公布,赋予了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500

  这也为长三角文化产业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文化产业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发挥积极作用。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基于多点支撑,各具特色的布局,“四群七带”依托自身地域、资源、文化优势,以东部沿海的创新引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区域特色,东北地区的冰雪文化等,把握住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资源要素,并强调通过东部对中西部、东北地区的产业合作与帮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避免各文化产业城市群/带千城一面,发展雷同的竞争态势。

  从更广的布局到更细的类别,

  新变化背后的新方向

  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十四五《规划》中有不少新的变化,而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从中窥见未来文化产业布局的新方向。

  整体方向:从“助力脱贫攻坚”到“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就整体方向而言,十三五和十四五两份规划均持续对区域文化产业布局、协调发展,及推动文化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强调,凸显了统筹城乡、发达与欠发达、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因地制宜利用文化产业促进发展的指引。

  有所变化的,则是从特色产业对脱贫攻坚的助力,到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一直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2020年,经过8年持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使得空间布局要求由原来“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调整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而后者也是对前者下一阶段的布局与升华。

500

  △云南普洱一茶庄园的采茶体验活动,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如果说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是阶段性进展,那么依靠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下一步方向。因此,应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化,才能推动脱贫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布局更广,类别更细

  相比十三五时期,十四五《规划》在文化产业群/带的布局上范围更广泛,文化类别也更细致。十三五规划中仅对丝路文化产业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进行了布局描述。而十四五规划则扩展到“四群七带”,增加了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黄河和大运河沿线地区,东北及海峡西岸地区的文化产业布局。

  此外,每个文化产业群/带中的文化类别也更细致,如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重点保护利用的文化细致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等。成渝地区双城文化产业群则细致到川剧、川菜、蜀锦、蜀绣、石刻等两省市同根同源非遗项目,为文化产业下一步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具体的路径与方向。

500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

  值得一提的是,两份规划对东北地区的发展指向,从原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作用”,调整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依托冰雪文化,丰富冰雪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内涵,完善冰雪文化产业链条,无疑让冰雪文化重新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文旅融合的新切口。

  新概念,新方向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十三五相比,十四五《规划》也出现了部分新概念。成渝地区双城文化产业群,提出推动川剧、川菜、蜀绣等两省市同根同源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川渝自1997年分家以来,两地间的竞争一直是热门话题。两省市地域划分有边界,但文化保护与传承无边界。

500

  △川剧绝活:变脸

  此次《规划》强调两省市同根同源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旨在从文化层面,通过资源整合,促进两地共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两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合作升温,推进双城经济圈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域性、整体性保护,并促进两地继续秉持“巴蜀一家亲”和“川渝一盘棋”的大局理念。

  此外,《规划》中提出了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本在2004年由福建省政府提出;2009年5月,《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而此次《规划》从文化产业层面提出“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强调发展包括闽南文化在内的系列特色文化,打造展现海峡西岸风貌的文化品牌,则是从文化领域深化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一环。

500

  近日新鲜出炉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也为长三角文化产业群的发展提供了新指向,先行先试、作出示范,有望为其他省份促进共同富裕,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提供文化领域的新典范。

  结语

  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古滇文化、岭南文化……悠悠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而璀璨的中华文化。如今,这些以地理空间划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带,则把这些如星星般散落在祖国大地的文化明珠串联起来,放大、辐射、融合、转化,并以文化产业为纽带,实现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经济增长。

  至于“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在实践中将如何真正发挥作用?在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之路上,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