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不是鲁莽之将(三):不是违令而是机断

三、是“违令”还是机断灵活

5师虽然作出追歼敌88师的决策,但“当时具体情况不甚清楚,靠山屯、西崴子、拉拉屯有无敌人未获具体情报”,[1]只能以边搜索边追击的方式进行部署,要求各部于18时开始出动。东总3月9日判断靠山屯之敌集中了四个团,不好打,遂改变部署,决心以一部箝制靠山屯,集中主力歼灭大房身之敌。[2]因此,才有了9日16时和19时的两份电报,要求“五师及十六团移德惠西南之四道沟一带,准备后日截击城子街退九台之敌”及“五师自德惠以南乘虚插至德惠东南之于家粉房、四平川一带”。而当5师于当晚21时收到电报时,该师已按照之前的部署展开,且5师14团方面已经进入了战斗,“如执行该命令,全师集结至少需五小时到六小时,部队疲劳,时间耽误了,也走不到指定地点,反而前功尽弃,考虑研究结果,决心仍不变,继续督令各部迅速动作。”[3]这一决心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且符合东总8日15时、9日13时半电报的精神,是战场指挥员灵活机断的处理,不应被视为“违令”。

500

(被炸毁的靠山屯敌工事)

林彪在谈及执行命令与机断专行这一对矛盾时,一方面指出“大兵团作战中各部的行动,就是统一规定的。大部队行动不能出岔子,否则往往不能同时进入战斗,故大部队在战斗中一定要执行命令”;另一方面也强调“积极的机断专行:在情况变化时,不执行命令是可以的。有些具体情况下,可以不照命令去做,如执行命令,倒反错了。所以根据情况新的变化机动处理是正确的。”什么是“积极的机断专行”呢?“在情况变化时虽然没有执行命令,但却是服从于上级总的意图的。这种意图就是增加胜利,减少失败,这是最高的原则。”[4]显然,5师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3月9日晚,5师15团及13团向靠山屯搜索前进时,开始并未发现敌踪,5师指挥所进至八家子后,以山炮向靠山屯进行火力侦察,但屯内仍非常沉寂。师长钟伟一度改变决心,电告东总靠山屯已无敌人,准备收拢部队继续执行东进任务。5时林彪回电:“你们机动的将敌八八师追歼一部甚好”,“对被围之敌望大胆歼灭之”。

然而,10日2时许,就在5师给东总的电报发出不久,15团进入靠山屯内,发现了靠山屯东端烧锅院子内尚有敌人,并获知敌人人数及武器装备的情况。钟伟得报后,即决心改变东进部署,令15团自西向东先将烧锅大院包围,13团迅速自和尚窝棚、田家粉房、张大茄窝棚,绕至东崴子,完成对该敌之全面包围准备于拂晓前解决该敌(因师及各团对靠山屯地形较熟,并认为敌只据守烧锅一个大院,不难解决),14团在结束姜家店、王家店战斗后撤回拉拉屯、八家子,担任打援及预备队任务。

了解这一情况变化,我们就不难理解,3月10日12时至14时东总三次电报,要求5师东进,实际上是依据10日2时前5师给东总的报告所下的命令。由于东总尚不知道靠山屯发现敌人这一新的情况,5师一面坚持就地歼敌的方案,一面将新的靠山屯敌情及5师部署电告东总。当日18时,林彪、刘亚楼迅速回电,取消了原定让5师东进的命令,指示:“望你们能单独歼灭增援之敌则歼灭之,否则让敌进入靠山屯,以便促进分散,在现实情况下,你们暂不必向德惠前进,望迅速查明各方敌情电告总部”。20时林彪、刘亚楼再次致电5师:“望大胆坚决歼灭靠山屯之敌,不要顾虑增援。在靠德惠以东有我四个师,在发现大的增援时,望可出动侧击”。

500

(靠山屯战斗俘获敌军之一部)

这一决策过程中,上下沟通及时,决心部署快速正确,不存在“违令”的问题。

四、余论

作为战斗指挥员,5师师长钟伟有着旺盛的企图心和责任心,他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对敌我情况作了冷静的判断,坚持就地歼敌的正确决心,是此战获胜的重要因素。不过,笔者认为,对于所谓“违令”,不宜过分夸大渲染。

首先,林彪8日15时等一系列电报都表明了东总机动歼敌的意图,5师本此意图作出部署是题中应有之义,钟伟敢于力排众议也正是吃透了这一基本精神。作战中上级的命令有不符合实际情况时,下级将实际情况上报,同时作出适当的变通,并获得了上级的允许,并非违令。其次,上下级情况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脱离决策过程只看上下级不一致之处。如东总10日12时至14时的三次电报所依据的是5师当日2时前的报告,当时5师自己报告靠山屯无敌,准备东进,东总据此要求5师东进配合歼击大房身之敌完全合乎情理。之后东总根据5师新的敌情报告,迅速改变决心,也是正确适切的处理。从中我们不能得出东总前后矛盾的结论,相反,这恰恰是上下级沟通及时、配合完美的典型。

此战中,林彪的“越级指挥”的特色表露无遗,作战命令往往越过纵队一级,直接指挥到师。从3月6日至18日与靠山屯战斗有关的总部电报(均为林彪与刘亚楼联署或林彪单独署名)目前可查到的达47份之多,仅8日至10日发给5师的电报就有22份。

500

(靠山屯战斗缴获的部分武器)

原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情报处处长苏静在四野战史编写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发言时(1997年3月27日)曾谈到林彪越级指挥的问题,认为:“你们总结的基本经验,每个小节也都讲了,有的讲得很有道理,但有的是一般化,没有把有代表性的作战特色写出来。……我觉得不讲你们也不一定清楚。所谓越权指挥你们在基本经验总结里也提到了,也就是越级指挥。为什么有做到这一点,你们说不清楚。……真正有用的,能起到越级指挥,能起到信号指挥的,是情报和通讯。没有情报,怎么指挥到前面去?在这点上东北的纵队也好,兵团也好,有意见他也提不出来。为什么,你不了解情况,我了解情况,我先指挥起来有什么不好啊?这个你们没有经验,写不透。”[5]

而上级机关要掌握可靠的情报,必须依赖于下级及时提供真实的情况,由于战时敌情多变,上级指示与当前敌情有所出入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战地指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反映情况,并采取适切的行动,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指示命令。5师14团在“关于姜家店、王家店战斗详报”中指出:“敌情的了解,除了上级对大的情况掌握分析外,其余的战场中的敌情全赖于各级干部在实战中接近敌人去了解,下面得到的新的情况及时的上报以供上级参考,不要再跟上面要情况,上面的情况是由下面反映的”。[6]

《东北日报》1947年3月29日报道了东北民主联军“东一、西五部勇猛机动歼敌荣受总部通令嘉奖”的新闻(“西五部”即指5师),提到:“总部对我西五部队这种作战的积极性与机动性,不等待上级命令,抓住敌人就打的精神,特予以表达”。[7]报道中用了“不等待上级命令,抓住敌人就打”的说法,是较为准确的。

[1] “五师第二次靠山屯战斗详报”,《灵活果断的歼灭战——三下江南中的二打靠山屯》,一一六师党史资料征集小组,1984年12月10日。第34页。

[2] 《阵中日记(上册)》,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第177页。

[3] “五师第二次靠山屯战斗详报”,《灵活果断的歼灭战——三下江南中的二打靠山屯》,一一六师党史资料征集小组,1984年12月10日。第35页。

[4] 《林彪同志军事论文选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部编印,1960年12月。第96-97页。

[5] 阎仲川,“把历史的面貌还给历史——对四野战史的几点意见”,1999年9月20日。

[6] “十四团关于姜家店、王家店战斗详报”,《灵活果断的歼灭战——三下江南中的二打靠山屯》,一一六师党史资料征集小组,1984年12月10日。第65页。

[7] “东北日报1947年3月29日报道”,《灵活果断的歼灭战——三下江南中的二打靠山屯》,一一六师党史资料征集小组,1984年12月10日。第65页。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