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粤推普”救不了香港
很多人拿香港说粤语和香港的现状(思想问题等等)做联系,甚至有些人主张一刀切砍掉粤语,这实际是把香港的思想问题简单化了,问题根源并不在于他们说的语言(广义上的,不要钻牛角尖)。
香港的社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香港人的思想出了问题。思想反了,用什么语言都是反的。海峡对岸、大洋彼岸那么多电波每天24小时飘过来,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汉语普通话,你能说他们的思想有哪怕一点点是正确的吗?
单纯更改使用语言不会直接导致思想的巨大变化,而香港的社会思潮变化过程大致如下:
“六七暴动”之前香港的文化界和民间以左派(或拥护北京)为主,其后香港进步派人士被港英政府大规模迫害,生存空间基本消失,在后面几十年里民间思潮缓慢“转向”(其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末或二十世纪之后)。
为什么香港的社会思潮会发生这种改变?我们可以看看港英政府都做了些什么。“暴动”之后,港英政府意识到香港的进步派不好惹,先是修例大幅缓解劳资矛盾,瓦解进步派活动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然后全方面开设针对青少年的文娱活动,减少青年与左派之间的联系;再是允许华人(或本地人)进入政府系统,设立区议会(就是前几年已经全盘沦陷的那个),试图通过制度框架减少政府与一般民众之间的冲突……等等等等,再加上港英政府严厉限制和镇压进步派人员活动,导致进步派长期“失声”,民众觉得没有必要通过进步派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与之同步进行的就是各路媒体的立场发生改变,民众的立场也发生改变。
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实行奴化教育也是逐渐开始的,一直到回归前达到顶峰,至今仍有极少数存在(尽管让人非常迷惑);英美势力对香港文化界和社会的渗透一直都有,但尤其随着回归临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对中国的宣传就已充斥着抹黑的大书特书,其论调同西媒如出一辙,甚至有一些事件的渲染有过之而无不及。
香港人从小接触的环境,就浸透着这些殖民时代的遗毒。
思想上的毒,是一个简单的“推普废粤”可以消去的吗?
换成普通话,想收CIA的钱还收,舞照跳马照跑,李家还可以继续摘瓜……有什么区别?
要真正“消毒”,教材换成人教版比推普废粤靠谱多了。建议以后中小学教师到内地修师范、考教资,设立新闻出版署和广电总局,传媒机构必须建设党组织……过上十几年,问题不都解决了?
有些扯远了,反正应该重拳出击,但是不能操之过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可否认,从英国殖民者至今,许多人打着所谓“粤语”的大旗,行分离主义之实。这是决不可容忍的,我们必须要坚决打击。但与此同时,粤语毋庸置疑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它当然可以也应该获得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一样的地位。
回到当初,为什么中央允许(甚至是特许)了广东开办这么多粤语电台、电视台?是为了统战。把更多香港人拉进统一战线,也为了把更多广东人留在统一战线。在九十年代开始大范围、大力度推广普通话之前,广东的方言使用率一度极高。为了与当时占据绝大部分珠三角家庭的香港电视、电台抗衡,中央允许广东开设粤语广播频率,就是希望不要让香港的宣传占据舆论场的优势。
而我们开办的电台当然是我们的宣传媒介。现在保留这些媒介的任务,就是潜移默化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政理念传播下去。革命时期的红军剧社不正是我们党在农村传播思想的一大法宝吗?央广的大湾区之声、香港之声、台海之声都是一级宣传口,里面很多节目挺好的,有空可以听一听。
只有思想搞好了,才能领着香江那么多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