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困局的关键:缺乏赵构式领导者
巴以问题,在巴勒斯坦而言,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是美以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东和加沙地区咄咄逼人的霸权战略。内因,则是巴勒斯坦国内,缺乏赵构式领导者。
最近看了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 萨法日尼的文章,看到了巴勒斯坦人民在以色列狂轰滥炸下的困苦生活,与生存危机。
这个局面目前已经形成僵局。很可能激发同归于尽的民族情绪。即以色利越是狂轰滥炸,巴勒斯坦老百姓越仇恨以色利。越仇恨以色列,越不接受巴以和平,越不接受巴以和平,越被美以轰炸。
我个人推测,在遭受以色利轰炸后,巴勒斯坦更多人会越来越倒向国内主战鹰派势力。
如果这一切顺理成章地发生,除了符合希望把大国博弈热点维持在中东和加沙地区的列强,和制造局部动荡倾销军火的军工集团的利益以外,既不符合以色利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巴勒斯坦国家利益。
可以说民族仇恨的激化,对于巴以人民而言是双输。受益的是国际军火贩子。人民群众成为极少数鹰派人物博取政治资本的炮灰和筹码。
曾几何时,这样的博弈困境,也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宋金时代。幸亏有中兴之明主赵构,挺身而出,主持大局,成功制定了以战促和的基本路线,并在成功和谈后,及时压制了主战派,避免了南宋举国被主战派拖入战争深渊的困境。
目前看,巴勒斯坦还没有出现赵构式的领导者。现在想必其国内群情激奋,鹰派暴起,有任何追求和平的声音,都会被斥责为卖国,甚至有被刺杀之危机。
这也从侧面表明,天佑中华,使华夏有悠久的智慧文明底蕴,在关键时刻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做出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正所谓:
看罢异邦互厮杀;此生无悔入华夏;人民利益高一切;知行合一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