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高考生:生逢其时的时代,是披荆斩棘所创造的

01

1977年,中断11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大门再次向莘莘学子敞开,从大门的另一面照射进希望的光芒。一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大变革揭开帷幕。

500

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公平竞技……在那个火热的冬天,普通人成才的渠道得以拓宽,国家也同样开始了新的腾飞。恢复高考的三年内,有90多万人才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40年左右的时间里,高考的录取率从5%到82%,他们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500

自此以后,高考在每一年都会如期而至,它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高考作文也成为每年的一大社会热点。今年,各考卷作文题照例又引发了全网热议。“论生逢其时”、“可为与有为”、“这,才是真正的成熟”,关于理想、纪念日、体育之效,紧扣时代,心系家国,联系个体。

如今的青年,有幸生活在一个宏大的时代里,有更浩瀚的天空、更广阔的舞台,能够实现更大的作为。生逢其时,所以有无限可能,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多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执着地向前奔跑。

02

事实上,在生逢其时的时代来临前,中国青年曾经历漫长的苦难岁月。

时间倒回到1935年,彼时时局动荡,国将不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将亡”的景象笼罩华北,一纸《告全国民众书》如春雷炸响,道出了无数学子内心的愤懑: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500

(清华大学档案馆收藏的《告全国民众书》)

当一个民族处于绝境时,它最年轻的力量会怎么选择?

​种种选择中,有一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迄今依然值得敬佩。

1937年,日军铁蹄践踏中国大地,华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在长沙组建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由于长沙连遭日寇轰炸,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从长沙到昆明,师生们遍见炮火轰鸣,目睹着家国破碎,迁徙的路途步履维艰,人人深知报国重任在肩。

500

在西南联大,简陋的教室没有一块玻璃,糊纸以挡风遮雨;材料之稀缺,连一间标准的茅草房都盖不出来,只能勉强建造;甚至教授大师都不得不忍饥受饿,变卖家财……

天上敌机轰鸣,地下炮弹声连成一片;国家版图逐渐被蚕食,沦陷区步步扩大。

生逢其时是幸运的,面对苦难,也绝不能沉沦。历史记载下了战火中的一幕幕场景:炮弹在昆明上空肆虐,而在西南联大校址不远处的山坡上,一群群学子或读书,或思考,或谈论交流学术。

500

每个人坚定自己选择的救国路,一路前行。

随校南迁的郭永怀看到日军在狂轰滥炸,而中国空军却无力还击,深刻感受到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此立志学习航空技术,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原本是是机械工程系毕业的王希季,目睹了战争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下定决心让祖国强大起来,从而改变研究方向,要让“火箭从祖国上空升起”;

参观昆明工厂后,深感中国落后的吴大昌坚定了用知识改变中国现状的信念——“要让中国实现现代化”,在逆境中拔节生长……

500

(同学们在西南联大的小型图书馆里读书)

在昆明的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培养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培养的人才超过战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的总和。

有人选择勤学救国,也有人选择投笔从戎。随着日军入侵缅甸,大后方也变成了战场,一批中国青年又扛起刀枪,走上阵地。

许渊冲的同学黄维主动要求入缅参战,连人带马被激流卷走;诗人穆旦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和死神擦肩而过;距离日本投降仅剩11天,在丹竹机场的战斗里缪弘同战士们冲锋陷阵,将人生永远定格……

500

(缪弘)

在西南联大的旧址上,至今仍有一块800学子从军纪念碑。其中包括校长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教务长张奚若的侄子等。

战后,冯友兰为抗日参军牺牲的学子们撰写碑文:“联大先后毕业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

03

山河破碎的时代洪流下,每一种选择同样伟大。苦难的岁月里,偏偏要打破时代的桎梏,做能做的事,尽能尽的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西南联大的故事结束了,但中国青年的故事还在继续。

500

1949年,随着五星红旗在古老的大地升起,一批批海外学子感受到了生逢其时的心潮澎湃。1950年,朱光亚、王希季、邓稼先、吴大昌相继归国;1951年,巫宁坤、许渊冲归国;1953年,查良铮夫妇、杨苡夫妇归国……

从1949年到1956年,2290位海外留学生从世界各地归国,给世界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04

此刻,很多人已经结束了高考。考试结束,但人生的考核还在继续。

与先行者截然不同的是,历经百年奋斗,一路筚路蓝缕,而今新的时代就在我们脚下。今天的中国青年,拥有更多的机会与选择权,享受着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背靠更加强盛的祖国。

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高的校训这样写道:“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我们生逢其时,更要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复兴路上的奔跑是一场接力赛,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时代没有辜负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也绝不会辜负新时代的中国。

向着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中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