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位,大服务——北京台青创业公社专访

500

台湾青年创业驿站简介

台湾青年创业驿站(以下简称台青驿站)是国内首个台湾创业专区,是北京创业公社响应国家“双创”精神设置的创业基地,由来自台湾员工一手策划,藉由最佳的场地区位提供,最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最了解台湾人的需求,围绕两习两业(实习学习创业就业)四个方向,为台湾青年打造最适合的线下服务据点,集最好的资源,打造创业平台,促进两岸交流,创造好的发展契机。筹备期间便获得了北京市台办授予之“北京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以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予之“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的资质。

驿站自2016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先后获得两岸多位领导莅临指导,前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女士于2016年“习洪会”期间率团到访;2017年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率台湾青年团指定参访、同年时任国台办副主任郑栅洁率团调研;2018年全国政协港澳台侨调研组指定调研参访获得全国政协、民革中央、台盟中央及全国台联等领导给予高度评价;每年两会期间皆作为各民主党派指定调研点。

 

受访人

郑博宇,32岁,台湾人,首钢集团创业公社港澳台部总经理,台湾青年创业驿站负责人,2015年来到大陆。曾参与“惠台31条”的咨询与制订,“新时代台湾青年六原则”发起人。

500

 

台青驿站是如何成立的?

这里有一个背景,就是首钢集团“非钢事业体”的尝试。2010年的时候,集团的制造业已经搬迁到了河北曹妃甸,但北京的原厂区出现了闲置。当时北京市政府要求,要么交还土地使用权,要么首钢再去搞开发。在这种情况下,首钢集团开始营造“非钢事业体”,代表就是首钢基金和京西创业,主要进行一些投资。后来首钢决定干脆自己做一个孵化器,自己从中挖掘有价值的项目,也就成立了创业公社,台青驿站是在创业公社的支持下成立的。我们是在2015年7月拿到北京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这块牌子的,很大程度是因为公社副总裁曾在北京市台办信息中心工作了大概十年。他虽然对台湾事务很有想法,但拿到了这张牌子却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便被邀请加入。

 

为什么加入驿站?

首先,那个时候台湾还没有孵化器的概念,最多就是学校里面的育成中心,于我而言,经营这样一个机构是值得尝试的挑战。其次,我自认是个有情怀的人,我并没有将我的工作当做纯粹的工作,而是希望能为台青做一些事情,北京可以为我提供这样一个舞台。我的薪水在北京是不够花的,南方有创业基地出三倍,甚至六倍的薪酬请我,但我还是选择留下。所以投入这行,并不全是工作考量。

 

现在有多少人在驿站工作?

全职的只有我一个,不过我会招募一些台青做实习生,帮我处理一些杂事。会提供一些补贴给他们,比照国内企业界的正常标准,还包括餐补、交通费。

 

驿站平时的工作内容都有什么?

如你所见,工作主要还是围绕台青创业的。我们会选择优秀的团队进入中关村的创业公社园区,这意味着会享受北京市规定的创业优惠,比如前两年免税金,后三年税金减半。还会帮助他们申请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如果创业者自己来申请会很难,因为我们有国资背景,做这个会比较容易,就这一点而言,很多孵化器做不到。

 

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你们是为首钢物色项目投资,帮助集团获利?

这样讲并不准确。我们并没有自己的资金池,首钢也不会直接给入驻企业钱。不过团队真的比较好,而且他们自己也有这方面需要的话,我们也会引荐给投资方,但并不会只有首钢。我们更多的还是提供某种公共服务,比如场地、咨询、代理等。但不能指望这些发财,创业公社有自己盈利的地方,就是公寓出租,毕竟手上有老厂区,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宏观上讲,我们挂着台办的牌子,是涉台公共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因为政治的原因(当然还有我个人的想法),我们不敢从营利角度来对待工作,更关注我们的声势。除了正常的孵化器工作之外,我们还承担了北京台青一些生活方面的服务:办京台青年相亲会(我们去年就搞成三对,已经结婚了);帮台商小孩找学校念书,搞推荐函;还有各种不只是创业主题的参访和交流。总之你能想象到的,我们都会办。这固然是因为我们这个平台比较特殊,也因为我个人的经历。我之前做过“立法委员”助理,把以前的经验拿过来用,服务的本质没有变,只是对象不一样了而已。

 

既然讲到了台办的背景,那么台办对你们的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吧?

除了一次性补贴,什么都没有。感觉就是拍着肩膀告诉你,你做的不错,放心去做吧,然后就当甩手掌柜。

我跟他们讲,还是要有考核机制的,要不然结果会很惨。许多孵化器其实是响应台办号召的产物,一窝蜂搞下来,成果也有水。地方为了业绩冲人头,找了很多团队入驻。这些团队要么撑不过两个月,要么就真是“人头”,过来拿补贴的,转头就没有了。早先的两岸创业群有这样的印象,只要你拿着台胞证就可以拿创业补贴,这种现象在福建受诟病比较多,因为他们有很多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当然现在也出了一些细则,二期补贴也迟迟没有下发。

所以我觉得政府也倒不是全然不闻不问,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代表政府提供服务。

 

你们基地是如何避免沦为平庸的?

我会尽量会做到贴合市场逻辑,我们不完全是慈善组织,还是要收一些服务费的,不像南方的多数基地免费帮你来做。

还有就是我审核团队比较严格,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两岸融合的团队,因为这样你的业务会接地气。第二是本身在台湾发展比较好的项目,来大陆拓展市场的,这意味着你不会垮。第三个就是在创业大赛,特别是大陆的创业大赛获过奖的,这意味着你有能力。

我们算孵化器里生存比较好的,你知道,孵化器大部分都是赔钱办公益。我们主观上不营利,但客观上也会有一定的获利。比如场地租金,如果前期有政府支持,会有一定的盈利。再来是帮助企业注册,收点服务费,申请资质也会收一些。另外,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团队表现都很好,会有一些分给我们股份,当然这是意外惊喜了。

我跟你讲,第一个拿到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台湾企业,第一个登上北京大学生创业板的台湾企业,都是从我这里出去的。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团队是扎实的,是有造血能力的,全国76个两岸示范点,你知道哪几个?这是我们影响力的基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