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象进行麻醉带回不现实

500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云南亚洲象项目主管曹大藩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就人们关注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1、这群象为什么会“北迁”?

自我国开展亚洲象研究以来,这么长距离的扩散就没有记录过,至少我的认知和网络上并无相关文章,基本可以将这次的事情当做一个特例。它们迁徙的原因很多,可包含但不限于栖息地环境、干旱及食物的变化等,实际上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出一个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结论。有专家也讨论过是否因为迷路,或是本身就是一个随机的选择,在我看来都有道理。确实对于象群的活动,基于目前所能得到的信息,专家也只能推测,而无法定论。这更说明我们应该扩大和加强亚洲象习性、栖息地利用状况、适宜栖息地等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实用型研究。为今后亚洲象保护提供更多依据和参考。

2、如何才能让这群象回到普洱或西双版纳?

如果能以人为阻隔加引诱的方式,尽可能减少接触的情况下将象群“带回”,将是目前最好的状况,但很难。这就像你很难完全控制一个3-5岁小朋友在对食物或玩具渴望时的行为,何况这些“小朋友”们不仅跑得比你快,还强壮到你完全无法控制它。

可不可以麻醉了以后送回原栖息地?麻醉象群并不象我们在电视、电影里看的那样简单,中间的难度极高。上个月我们津巴布韦的同事刚帮6只非洲象搬了家,运输中采取了麻醉,这6只都是被人类抚养长大的孤儿象,年龄在3-5岁间,都未成年。尽管如此,这次行动也准备了数月之久,经过多次流程规划和数次演练,现场的兽医团队和运输设备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调配的。而我们的“断鼻家族”是15头野生象,其中还有3头和妈妈寸步不离的幼象,很难找到象群散开的机会让人们使用麻醉枪,而一次转移运输这么多大象工作量难以估量。而我更在意的是如果通过麻醉转移的方式,将会对整个象群后续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这影响带来的变化会给生活在当地的居民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这群象北迁是由于环境改善吗?

我也见到了许多文字描述,有一些将大象“北上”的事情描述成为了“环境改善”等等。可以肯定,云南政府、林业保护部门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为云南省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极大,也确实对云南省内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这些和象群北上行为基本没有关系。

4、亚洲象真如宣传的那样可爱和温顺吗?我们该如何与象相处?

大象也并非现在部分媒体和网络描述的那样,对于人类是一个可爱、温顺的动物。相反,对于人来说,亚洲象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物种,亚洲象和人类在很多方面都很相近:都是以家族为单位生活、对于家族生活充满热爱、对于家族成员充满关心……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可以无限接近,或是围观亚洲象的借口,反而应该成为我们远离象群,不打扰,不惊吓的原因。

对于任何一种野生动物,本能的对于自我安全的防护和对幼崽的保护,都会做出超出我们认知的防护或反抗行为,如果考虑到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亚洲象活动区域会出现的各类预警安全防范人员和警示标语了。

希望能对正在“围观”的各位有个提醒:大象固然可爱,但请记住他们依旧充满野性和危险,持足够的距离,保持足够的尊重,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它们的!

5、有关机构在这次大象北上中做了什么?

感谢在众多没有出现在新闻画面里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员:24小时跟踪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安全提示……我早些年参与过一些类似的工作,了解其中的辛苦,他们的付出值得被尊重!

来源:新民晚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