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夫妻”、“兄弟姐妹”……为什么女性总是被放在后面【转自果壳网公众号】

额,各位观友们,这文章是我去年从果壳网转载来给各位评判的,我不是作者,可别喷我啊

----------------------------------------------------------------------------------------------------

原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oH1thrJio9IGZKdIrvfsNw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56731

“一个漂亮的人 ”。

你看见这个短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可能很多母语是中文的人会稍稍皱一下眉,觉得这个表达有一点不完整。如果将上面的短语变成“一个漂亮的女人”,瞬间让人觉得完整了。

我们换一句:“这个人,很有权”。这句话完整吗?句子里的“人”是个男人还是女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句话是完整的,同时不自觉地假设这个“有权的人”是个男人。

本来“人”是个既可以指男性又可以指女性的中性词,但是在中文语境中,“人”很多情况下特指男性,而当我们要指代女性时,会不自觉地加一个有女性意义的限定词,即“女人 ”。

这是一种隐形的性别歧视性别不平等在语言中的表现有形又无形。有形,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使用; 无形,我们经常都没有意识到这些语言到底传达了怎样的隐性含义。

 女律师、女司机——

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我们经常看见新闻标题里用“女司机高速逆行”、“女司机撞人逃逸”等来博人眼球。律师、司机这些职业本来应该同“人“一样,是中性的。可是为什么如果从业者、操作者是女性就非要在这些职业前面加个“女”字呢?

人们在提及身处传统男性行业中的女性时,比如医生、律师、司机、警察,通常会在标准职业词汇前加上“女”作为前缀。而如果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是男性,则不需要额外加男性前缀。上面举的例子“女司机”,本应该是个中性词,但在日常生活中俨然是个表示不专业、不负责任、出车祸等含义的贬义词,尽管现有的数据表明这不是真的。

500

2016年杭州、南京、济南三城的交通事故男女比例数据丨dydata.io

根据2016年全国交通事故的数据统计来看,共有134篇新闻报道中提到了“男司机”,而提到“女司机”的报道有510篇,几乎是前者的4倍,但现实却是发生事故的男司机是女司机的4倍还多

然而像保姆、护士这一类以女性为主的职业,女性从业者就不会被冠以女保姆、女护士的称呼。有人认为这一语言现象是在暗指女性没有能力胜任传统以男性为主的职业。和“人”字一样,律师、司机这些词汇都带着隐性的男性联想

 语序中的性别不对称 

除了词汇中隐形的性别歧视,语序中的性别歧视也不易被人察觉。

在英文中,很多相反搭配的二分体经常将贬义的部分归在词的后半截,所以常用词序为积极-消极,例如:good and bad,tall and short,boys and girls等等。中文亦如是,比如:好坏、长短、男女——“男女”中的“女”就被放在了具有消极意义的一半。同样,“男才女貌”中的“女貌”也被放在了消极的一边。不论词义,“男才女貌”中,男女的位置就已经不对等了。

这样的例子在中文中还有很多,比如:爸妈、夫妻、男女、兄弟姐妹、师兄师姐等等。如果把这些词倒过来说,抛开姐妹兄弟、师姐师兄这样还算说得通的词,妻夫、女男目前是不被使用的。可见男性-女性/积极-消极的用词习惯是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就已经生根在我们的认知里了。

 女性=“消极语义空间”? 

“人”通常不指女性,女性词经常被放在消极的位置,在职业词汇中男女的不平等都指向了整个语言系统隐含的性别歧视。语言学家茱莉亚·史丹利认为,女性在语言中占据的是“消极语义空间”,表达女性的词汇或语义经常被放在贬义或者被降级为不重要

女性的“消极语义空间”体现了在语言系统中女性权力的丧失。语言的存在不只为了传递信息,也为了根植权柄,比如上级对下级的用语、老师对学生的用语,以及男性对女性的用语。很多女性应该都听过”女孩子不可以这么说话”的论调,多数情况下,会被如此劝诫都是因为女性使用了男性惯性的语言,比如坦率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骂脏话。讽刺的是,脏话的内容基本逃不出女性的性器官、针对女性的性犯罪和对方的女性家族成员。

500

陈丹青说民国女画家 | 看理想《局部》截图

1980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六条提到“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2001年的修正案将“也”字去掉。然而,还是父在前,母在后。在2021年即将施行的《民法典》婚姻家庭部分,依然如此。

权力从来不是独立于语言存在的;权力恰恰是从语言使用开始渗透的。性别不平等的语言所传递的男性权力、史丹利在1977年提出的关于女性处于消极语义空间的说法,放在今天依旧成立。

 性别包容性语言 

性别歧视在英语世界里也随处可见。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欧美的语言学家们从词汇、语法、语篇、语调等各个层面,对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研究,试图从语言的角度为妇女争得平等权利。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相关机构、媒体,努力让平权意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用语中。

美国城市费城在去年5月以约三分之二的支持率通过了一项措施,把该市宪章中“市议员”的用法从“councilmen”改为更为中性的“council members”。同样是在美国,加州城市伯克利在去年7月通过了一项法案,将英语中涉及性别歧视的词汇从该市的法律书籍和律法中剔除:比如“manhole”(路面下水道的出入孔)被“maintenance hole”代替;“Sisters and brothers(姐妹兄弟)”被“siblings”代替;“he” 或者“she” 这样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被替换成“they”。

在联合国发布的《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中,对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六种语言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提出了建议。在中文版的指南里,联合国给出的建议是:使用非歧视性语言;根据沟通需要,可以表明被指称对象的性别;如不需要,不要强调被指称对象的性别。虽然这份指南旨在帮助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多语言的工作环境下消除对妇女的歧视,但是对其他的工作场合以及日常生活来说,这份指南同样适用。

500

500

选自联合国《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中文版丨www.un.org

语言的形成受到历史、政治、文化的深远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用法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因此想要在语言中打破性别不对等,首先需要更多人觉察到并且有意识地改变一些日常用词——去掉女司机、女老板前的“女”字、在社交网络上称呼一个人时用Ta或其他中性代词等等。希望终有一天,女性不再是从属、是其次、是消极的一方。

-----------------------------------------------------------------------------------------

以上是原文,我个人是不认同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强调女性纯粹是因为行业中女性从业者少的缘故,比如你说“白衣天使”,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女性,就是因为护士里面女性明显比较多。又比如你盖房子如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必然不会去强调,但如果是全木质结构的,自然要强调一番“我这全是木头盖得”,那这算什么,歧视木头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