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哭】胜势幻象

近来我们有很多正在热议的东西,我也因此发不出去的两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不一样,比起讨论那些容易发不出去的东西,我这次想探讨一下我们讨论本身。

当我们在网上开始讨论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了所谓舆论。

当现今的舆论面对一个问题时候,所有涉及到的人会声势浩大的讨论,会在无数小群体里面争论,最后得出一个大体统一的意见。

这个意见不会得到述说,没有任何人能代表其他人的看法去讲述这个意见,我暂且用佛教的阿赖耶识来指代这种群体无意识的看法。

因为大家都处于一个大体完整而细节有差的社会之中,故而导致了这种阿赖耶识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为各自人生经历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并不会完全背离。

这种统一性会导致无数有差异的人不约而同去进行某些行为,以表现这种意见或看法。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阿赖耶识,是一种结果,一种现象,他并不是人群认知行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应激反应的结果。

如同空气湿度大就会下雨或者凝露或者起雾,它可以有无数表现方式,但是起因,是具有统一性的。

相比嘴上说说的舆论,会反映到行为上并通过行为表现的这种阿赖耶识恐怕才是上位者最希望掌握也最恐惧的东西。

在最开始的关于icu的文章中我便提出了一个我不解而对此现象十分反感的情况。

有一个问题存在了,舆论开始发酵,开始愤慨,开始把问题推送到明面上大力的抨击。而后制造问题的人看上去着急了,他们或者开始引导反对的舆论,或者开始发布其他的混淆消息,甚至进行或者不进行公开的道歉。但是一致的地方在于,一切停留在口头。

然后发出舆论的人群就开始弹冠相庆,仿佛已经取得大胜利,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大家低下头继续过自己的日子或者再去讨论其他的热点。

但是问题没有解决,问题还存在着。

宾客得了大满足,众人皆得了大欢喜。如若有不识趣的人再去问,那便是犯了忌讳,该当噤声。

我将其称之为胜势幻象。

胜势幻象并没有解决问题,他只是如字面描述一般的幻象。

若是举例子,可以参考日本人鞠躬道歉,那便是一种胜势幻象,似乎只要进行了这90度的弯腰,世上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但是我们都清楚,问题没有解决,但是他人不可以再继续追究,试图解决问题的追究止步于胜势幻象之前,倘若继续前进,就会变成群体的敌人。

至此,我定义了两个东西,阿赖耶识和胜势幻象。

这两种概念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恰恰都和舆论这一群体行为有关。

若说胜势幻象是对于问题什么用也没有的交代,一卡车给舆论人们用的安慰剂。那么阿赖耶识这种群体结果,便是不可避免,终将到来的真实。

但是为何我们总要沉醉于胜势幻象之中,忘掉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为何胜势幻象欺骗了不相干的看客,却也连需要解决问题的人都欺骗了?

因为人是不会被骗的,只会甘愿上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