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最好的资产在中国”?
周一A股市场强硬走高,且成交量保持活跃态势。只是个股分化加剧,主要指数成分股继续走高,但小市值品种纷纷急跌,舆论风口中的昊志机电(300503)等个股跌幅更是逾10%。
近日,大师投资法则联手华章,与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金牛奖最具价值的首席分析师、畅销书《牛市简史》的作者,分享了关于牛市是否结束以及A股后续走势的一些观点。
以下,Enjoy:
王德伦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 | 来源
01
什么是牛市
关于牛市,其实大家并没有一个单一且统一的标准。
有的时候有人认为大盘涨幅超过20%就可以认为是一个牛市了。大家会说,技术性牛市,或者是诸如此类的。也有人认为,可能指数涨幅要涨到50%可以认为是牛市。
我觉得大家都能赚钱的就是牛市了。《牛市简史》这本书里,是以股票指数必须要达到从底部到顶部翻倍为标准才算牛市。
也就是说大家不论怎么样都能赚钱,无论你是专业的还是不太专业的,买的是这些股票,还是那个板块,基本上都能有一些比较好的收获。
02
A股股市长牛判断的基础
1 基本面
如今有一批优质公司已经长出来了,这批优质公司长期红往上走,它的价值增长会带动这个市场往上走。
所以,未来的长牛一定不是所有4000家公司都在往上涨,可能不只4000家,5000家、10000家都有可能,但是只是这一批最好的公司持续往上涨。
2 制度的改革
生态基础环境的变化会带来影响。
尤其去年新的《证券法》实施以后,股票市场在快速优化,包括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全面推开,未来退市的进一步的强化,这些都是对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非常好的。
一个市场好不好,其实就是看它的底层建制好不好。
3 长期居民资产配置的变化
过去20年,准确地说从1998年商品住房改革以来,基本上是一个房地产投资的时间段,现在我觉得股票市场占的位置有点像20年前的房地产市场,处在一个长牛的开始。
因此,就居民资产配置而言,从房地产开始逐步移上一些部分到权益市场里面,既是主观需要,又是客观需要。
从主观需要上来看,房地产作为一个长期的、大幅的、全面上涨的这样一个投资性属性的资产,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是权益时代。
从客观需要上来看,因为资产荒了,金融供给侧改革,很多产品都没了,像大家过去搞的P2P,各种高净值的信托产品、资管类产品都没了,未来打破刚性兑付,也不能保本。
以前都是“无风险”高收益的资产,这个无风险要打引号,实际上隐含着很大的风险,以后天下掉下来的馅饼没有了,怎么办呢?那么,你只能配两种资产是最受益的,一个是低风险、低收益的国债,甚至是无风险的,但是收益率非常低。
还有一个就是高波动,但是高回报的股票,就是权益。
4 机构配置
大的金融机构,比如养老金、银行理财、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他们怎么配?他们未来也得增加权益资产。
这个是我们从研究全球得来的,比方说像养老金这种大型的金融机构,其实能够长期做得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权益比例配得比较高。
5 全球配置
即全球的资金配置。
2020年加大了这种分化,经过疫情的检验,我发现不同国家的经济韧性、能力越来越大了。
比方说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例如金砖五国包括其他新兴市场,我们看到它在面对疫情的时候,生产完全保证不了,甚至很多卖资源、卖矿产的,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它的经济更差。
它也没有市场,既没有供给,也没有需求,而中国既能够创造稳定的供给,我们的工业门类是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完整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需求,即消费市场跟美国一样大了,这个只有中国有。
所以,未来全球资产配置里面会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03
A股规律性的运行趋势
1 春季效应
春节前,或者春节后容易涨,我们叫春季躁动。例如我2017年2月份写的报告,叫“春节别忘抢红包”,2019年叫“望春行情”。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律。一开始我们把春季效应总结出来,原来指的是大家过完年了,又有钱,充满信心,容易涨,但是这个规律一旦出来就提前到过年前了,最后提前到1月1号之前了,但是过后可能发现,又提前反映了,当然大家做投资的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
春季效应其实背后是有经济学的意义在的。
第一,从经济来看,过完年以后开始开工了,开工季一般经济是比较好的。
第二,春节消费会比较好。春节的消费的旺季,消费品的旺季,一个是春节,一个是十一,制造业也不错,开工了,春季消费品也不错。
第三,从流动性,银行的信贷投放来看,一般一季度是比较足的,流动性也不缺,一般往年,一年整个银行全年的信贷,一季度就投掉了。
2 “四月决断”
4月份往往是年报和一季报了,比如说“五穷六绝七翻身”,这是一个口诀。
“五穷六绝”往往表现不好,7月份可能好了,因为5、6月份的时候,有时候赶上没有什么政策,春节也过完了,也涨过了,涨得多了就容易跌,一般没有大涨就不容易大跌。
像今年春节后跌了,主要原因还是春节前涨得太快了,估值拔高了。
3 “金九银十”
一般进入房地产的,也是消费的,这个比较常见。还有,四季度或者年底容易出现估值切换的行情。
什么叫估值切换呢?这个一般来说是对那些稳定增长的股票而言。因为它第二年的业绩增速,像今年是30%,明年可能也差不多是30%左右,或者20%、30%。这样今年的股票,到年底的时候就不是看今年的业绩了,而是展望明年的业绩,按照明年的业绩去给它预测,对应现在的估值不就便宜了吗?估值就下来了。
当然,这个规律现在在哪些具体行业,是不是完全适用,大家还要自己再去看一看。
4 未来趋势
短期我们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因为经济还是比较好的,全球经济也在恢复,但是也没有什么大机会,所以我觉得短期内指数级别的机会不太容易。
之前有朋友提问今年是不是能上5000?我觉得很难,没有系统性的机会。
因为流动性不会出现大放水,那种行情要短期内突然有大的流动性放水才行。之前讲今年没有大收缩,但是有小收缩。
第二个特征,一季报好的行业涨得都还是不错的。
举个例子,一季报发了医药股的业绩都很好,医药股前期大跌,跌完以后到现在其实底部反弹了不少,为什么?就是因为刚好这段时间是业绩的季报季。
当然,季报季反映业绩,今年的话,一个特征是中美共振,所以中美的业绩都好,因此今年跟业绩高度相关的股票会比较好。
主要风险点:
第一,来自于中美。
第二,国内的信用环境,就是信用债会不会发生风险?
信用债本身是债券的风险,但是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就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去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这两个因素一叠加,这有点像2018年。大家就要想了,2018年是什么情况?
可以回看一下报告,2010年就是一个中美贸易战叠加了金融去杠杆,当然今年肯定不会那么惨,只不过有点相似,很多人就会担心了。还有人会担心,今年会不会是2011年,比如通胀,流动性要收缩等等。
我觉得有点神似,但是不会那么惨,因为基本面好,这是今年半年的特点,大家去选业绩好的板块。
到年底,我估计到四季度,到明年,会重新回到A股长牛的那个逻辑上——金融开放、全球配置,它不是说所有的板块都涨,指的是一批中国优秀的好资产涨,这一批资产就是我们说的核心资产。
牛市每一轮的方法论、框架是一样的,但每一次也有一些不同,当然有一些简单的规律。但是,投资者千万不要盲从,规律是概率问题,只不过这些规律代表了可能是一些大概率的事情。
4
“最好的投资在中国”
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寻找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
现在是一个快速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国资本市场和海外的资本市场连通得越来越紧密了。
看数据,2017年深港通开通,2018年债券通开通,MSCI纳入了A股。2019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20%,连续三年外资净流入A股超过了一万亿,这个规模非常快。
现在外资持有的A股总市值已经超过23000亿了,这个规模大到什么程度?
已经超过了我们国内的保险资管持有的A股市值,超过了银行持有的A股市值,超过了私募,超过了其他的券商资管、自营,也超过了社保。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型机构投资者除了公募基金之外,已经把其他的全部赶超了,而且只用了短短的四五年的时间,现在还在继续地流入。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即全球资产配置中国的这个大趋势。
那么这个趋势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主动的金融开放。过去20年我们的开放更多的是集中在贸易、实业类的,这一轮则是金融账户的主动开放,同时也是渐进式的开放。而我们研究过其他海外的资本市场,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带来牛市,我们2019年6月份写的一篇报告,叫“开放的红利”,其中有讲到,很多海外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市场,像日本、韩国,还是像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比如印度、巴西、南非,在金融开放的时候都有牛市。
但在开放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很多优质的股票、好的上市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非常高,结果甚至把控制权都拿走了。对于中国的股票市场而言,要注意防范这个风险。
未来会产生什么新的变化呢?
我们会发现,全球除了配中国的股市之外,其实中国的债券市场外资也买了非常多,超过23000亿,大概36000亿、37000亿美金左右,这个其实也是跟2018年债券通分不开的,就是金融再开放。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在全球的资产配置中比例依然非常小,全球的资金配置主要还是在海外,以美国为主。
美国占了差不多一半,欧洲可能百分之二三十,日本10%左右,新兴市场10%,而中国大概权益资产只占全球的1%,但我们GDP的占比应该基本上占了全球的17%。这个扩张的空间还非常非常大。
另外,虽然我们的经济跟自己比增速一路往下,由原来10%、8%,现在变成6%了,觉得不太好。但是,如果跟全球比,会发现他们更不好,我们比他们都好。
所以大家要有一些自信,全球经济里,可能相对而言最为健康的就是我们。
现在讲的2035年我们经济总量很有可能就超过美国了,人均GDP大概达到2万美金左右。我们现在的人均GDP是1万美金左右,到2050年有可能就能赶上美国的2倍了。
这个过程中,其实A股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段很长的、股票市场有比较好表现的时期。
关于作者:王德伦,北京大学经济学和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策略研究中心总经理,《牛市简史》作者之一。
本文整理自大师法则和华章图文有限公司对《牛市简史》作者之一王德伦先生的采访稿件,经出版方授权“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原创首发。转载请添加微信:shenbianjun,并备注“转载+公号名称”,谢谢。
· 延伸阅读·
《牛市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