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挺重机枪1600发子弹?志愿军一个基数的弹药究竟有多少?

500

  军事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伟大的后勤工作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打仗,从来就不是一群武夫在耍勇斗狠,而是双方职业军人通过科学组织而进行的综合较量,在这种较量当中,后勤工作,尤其是武器弹药的储存、使用、运输与补充是一门大学问。

  常看军事类文献的网友,肯定都对军队后勤工作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基数”非常熟悉,那么这个“基数”在具体的战争当中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2011年版的解释,“基数”即是:弹药、油料、口粮、战救药材等物资的储备、配备、消耗和补充所使用的基本计算单位。之所以用“基数”这个词作为供应计算单位,则是因为“便于计算,利于保密”。

500

  ▲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基数”一词

  需要和大家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军事实践当中,“基数”这个单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战争形态的发展和本国工业与后勤能力的变化等实际情况而进行不断调整的。

500

  ▲每种武器的弹药基数都有自己的标准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军队参加的第一场同强大敌人的正面大战,其弹药基数的变化十分具有代表性。今天我们就通过当时志愿军对己方后勤工作的一些总结来了解一下“基数”及后勤工作的秘密。

  1952年1月18日,志愿军司令部根据入朝作战以来的经验教训颁布了《司军令字003号》命令,这份命令对志愿军各部队的弹药配备标准和分部的储备标准及各部队的消耗报告和分部的补充程序,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按照《003》号命令的规定,志愿军部分武器的弹药基数是这样的:

  步马枪弹(步枪弹)一个基数80发,手枪弹一个基数24发,苏7.62冲锋枪弹一个基数140发(“波波沙”及中国仿制的国产冲锋枪用的),轻机枪弹一个基数800发,重机枪弹一个基数1600发,高射机枪弹一个基数1000发,60mm迫击炮弹一个基数30发,轻迫击炮弹一个基数40发(应该是比60迫击炮大一号的81/82mm迫击炮弹),重迫击炮弹一个基数30发(应该是100mm以上的迫击炮弹),90mm火箭筒弹一个基数10发,57mm无后坐力炮炮弹一个基数40发,苏132mm火箭炮炮弹(“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弹)一个基数64发。

500

  ▲每门BM13喀秋莎火箭炮有

  8根轨道定向器,一次可发射16枚火箭弹

  一个基数可共其齐射4次

  高机炮炮弹一个基数120发,高射炮炮弹一个基数80发,战防炮炮弹一个基数80发,92式步兵炮炮弹一个基数30发,山炮弹一个基数30发,苏76.2mm野战炮炮弹一个基数80发……

500

  ▲图自《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

  除了规定了弹药基数的标准之外,志愿军司令部还根据各部队具体的任务情况和战备情况将所有的部队划分成了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处于一线,与敌人对峙的“作战部队”;第二种状态是位于二线的“备战部队”;第三种状态则是位于后方的“休整部队”(后勤部队、机关单位、以及装甲兵和炮兵的轻武器也执行这个标准)。

500

  ▲使用缴获的美制重机枪的志愿军战士

  处于这三种状态的部队分别执行不同的弹药携带和储藏标准。

  还是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武器装备为例,来看一下每种部队的弹药储备情况。

  步马枪弹与手枪弹,作战部队师以下单位携带1个基数,军(炮师)库存1个基数,前沿兵站储存1个基数,分部后方仓库储存1个基数;备战部队,师以下单位携带1个基数,军(炮师)储存1个基数;休整部队,师以下单位携带1个基数,军(炮师)仓库储存1个基数。

500

  ▲比标准步枪短一些的卡宾枪

  在我军当中一度也被称之为“马枪”

  苏7.62mm冲锋枪弹,作战部队师以下单位携带3个基数,军(炮师)储存2个基数,前沿兵站储存2个基数,分部后方仓库储存3个基数;备战部队和休整部队则都是师以下部队携带1个基数,军(炮师)仓库储存1个基数。

500

  ▲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

  志愿军装备了大量的自动武器

  轻机枪弹和重机枪弹,都是作战部队师以下部队携带2个基数,军(炮师)仓库库存2个基数,前沿兵站库存1个基数,分部后方仓库库存2个基数;备战部队和休整部队则都是师以下部队携带1个基数,军(炮师)仓库储存1个基数。

  主要用来反击敌人坦克与装甲车的90mm火箭筒弹及57mm无后坐力炮炮弹,作战部队师以下部队各携带2个基数、军库存1个基数、前沿兵站库存1个基数、分部后方库存2个基数;备战部队师以下携带2个基数,军库存1个基数;休整部队师以下携带1个基数,军库存1个基数。

500

  ▲图自《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

  之前我们曾提到,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和己方后勤与工业能力的变化,某种武器一个基数的弹药数量和部队携带/储存的基数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军队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举例来说,我军1950年军械会议确定的手枪弹的一个基数为30发、步马枪弹一个基数为40发、冲锋枪弹一个基数为120发、轻机枪为500发、重机枪为1000发。

  而在1951年8月30日,我军总参的新规定里,上述武器的一个弹药基数的标准数量就发生了变化。

  手枪弹一个基数的具体数量由30发调整为24发,减少了6发;冲锋枪一个基数调整为140发,增加了20发;步马枪一个基数为80发,翻了一倍;轻机枪一个基数调整为800发,增加了300发;重机枪一个基数为1600发,增加了600发……

500

  ▲图自《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

  从这个弹药基数的标准调整里,也不难看出,自动火力在我军地位中的提升, 以及手枪这种武器在现代化战争中地位的下降。

  在《司军令字003号》命令之后,志愿军后来又发布过《司军令字010号》命令,根据《010号命令》志愿军各部携带和储存的弹药基数又有了新的标准:

  步马枪弹一个基数80发,作战军军以下部队的携带量由1个基数,调整为2个基数,翻了一倍;冲锋枪弹一个基数140发,作战军军以下部队的携带量由3个基数,一跃调整为7个基数,翻了一倍还多;轻、重机枪,作战军军以下部队的携带量由2个基数,调整为4个基数,翻了一倍;高射机枪弹,作战军军以下部队的携带量由2个基数,调整为了5个基数。

500

  ▲图自《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

  大家可以自行和《003号命令》的

  规定数量做一个对比

  60mm迫击炮炮弹,轻迫击炮炮弹、重迫击炮炮弹和90火箭筒弹等较为重型步兵火器的弹药基数携带量上升的最为显著,60mm迫击炮炮弹和轻迫击炮炮弹,作战军军以下部队的携带量均调整为10个基数,相比《003号命令》的标准,一个是之前的3倍多,一个是之前的整整5倍;重迫击炮炮弹的携带量由3个基数上升为了8个基数,是之前标准的约2.6倍,90火箭筒弹的携带量则为5个基数,是之前标准的2.5倍……

500

  ▲志愿军后期的火力水平

  相比刚刚入朝时“豪迈”了很多

  以小见大,小小的弹药基数的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志愿军后勤战士及国内产业工人的默默付出,没有他们的努力,前线志愿军缺乏补给的困难局面就不可能得到扭转,他们和一线的战士一样,也是伟大的英雄。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