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人生定位”如何影响他的一生?看完不得不服

500

1

先说一个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我坐在回乡的长途大巴上,这辆车上的座位数量与人数刚好相等。也就是说,车上没有空位,也没有人站着。车上的乘客都是陌生人,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大家都各自玩着手机。

整个路途有20多个小时,中途每隔一段路程,大巴都会在高速路的服务区停下一段时间进行加油,这时乘客会集体下车到餐厅吃饭或者去洗手间。过一段时间,待司机确认所有人上车之后,就再次启航。就这样,大巴一路停了好几次,我也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

当乘客们下车后再上车时,坐的都是自己原来的座位。

500

虽说车上的乘客都彼此不认识,也没有交流过该怎么坐座位,但每个人好像都不约而同的遵守着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我曾经尝试打破这个固化的秩序,故意坐到了其他人的座位上,却又被该座位的乘客以“这是我的座位”为由而“被迫”让座,最终只好又坐回到原来的座位上。

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每个人都会习惯性的坐在自己原来的座位上。

坐在车前排的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坐前排,也许一开始只是随机坐到了前排,后来慢慢成为了习惯,就一直坐在了前排。

坐在车后排的人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坐在后排,也许一开始只是随机坐到了后排,后来慢慢成为了习惯,就一直坐在了后排。

往大处说,我们的人生也在寻找“定位”。很多人并未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定位,只是凭借一开始的随机选择,然后慢慢形成了习惯,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定位。

当然,除了习惯的因素,这里面还有另一个因素--行李。

由于乘客们上车时已经将行李放在了行李架上,所以再次上车时,每个人都习惯于坐在靠近行李的位置,一旦远离行李,心中的不适感就会油然而生。

往大处说,“行李”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资源。

当我们一开始不经意的给自己进行了“定位”时,就会结合定位拥有相应的资源。当我们积累到了一定量的资源时,它又反过来固化我们的定位,增加改变定位的成本。

后来,我又坐了几次长途大巴,专门留心这个现象。结果,我发现几乎每一次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各个陌生乘客前后左右的秩序一旦形成,各个人的定位就很容易长期固化下来。

再后来,我发现不仅仅是大巴车,生活中很多场合都会发生相似的情况:听一次演讲,彼此陌生的观众们一旦随机选择了座位,每次中途休息回来依然会坐到原来的座位;参加一次活动,某个人只要一开始领头那么以后每次都是他领头,某个人只要一开始跟随那么以后每次他都选择跟随......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领头,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领头;很多人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跟随,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跟随。

没有任何人提议形成这样的秩序,但仿佛有一个更大的“手”在固化这样的秩序,固化这样的定位。

一开始,也许只是机缘巧合,一个人随机做出了一个行为;后来,他就下意识的延续自己过去的行为;再后来,同样的行为重复多了,就形成了习惯,产生了信念,进而形成了性格;最终,在性格不断叠加的综合作用下就形成了命运。

就这样,定位的不同一开始只是一点点微小的差异,但在时间的“复利作用”下,会形成巨大的命运差异!

500

就像是两颗榕树的种子,一颗不经意间定位到了森林里,另一颗不经意间定位到了花盆里。一开始二者的发芽、出苗可能都没太多差异,但50年后,一颗种子已经变成了参天大树,另一颗种子只是供欣赏的盆栽工艺品而已。

越往深处想,我们就越会觉得可怕:世间不知有多少人在花盆里不断的努力生长却一直长不大,殊不知他一开始不经意的“定位选择”就决定了人生命运!

有了如此深切的感悟时,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

毛泽东主席是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做定位的?

他的人生成就为什么与绝大多数人差异这么大呢?

在阅读《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典籍时,我也会产生一些思考:毛主席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做了哪些与普通人有差异的事?他又是如何将一点点的差异无限放大的?

500

一开始,他的思维和行为与绝大多数人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当时间发挥其“复利效应”时,巨大的命运差异就出现了。

那么,毛主席的早期人生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了100%还原历史,以下采纳的史料全部来源于《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典籍,所有图像都来源于在官方媒体上审核通过的影视作品或纸媒刊物。

总之一句话--所有的资料都有据可循。

2

在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里,记录了毛泽东早年的学习历程:

毛泽东8岁开始在村里一所叫“南岸”的私塾念书,那时就讨厌儒学。他常和同学们在上课时偷读禁书,这些书大多是描写战争或反叛的,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韶山,这些书是最能丰富毛泽东心灵世界的。

......

毛泽东10岁时,有一天上午,当先生叫到他的名字时,他竟在座位上纹丝不动。他开始了对这些繁缛礼节的反抗。

“既然我坐着背书你也听得清楚,那么为什么我要站起来背呢?”毛泽东大胆的对快被气晕的先生说。

气得脸色煞白的先生命令毛泽东服从这个老规矩。这个10岁的孩子搬着自己的凳子走到先生跟前,然后坐在凳子上,以平静的、挑战的目光望着他。怒不可遏的先生用力拉着毛泽东想让他站起来,毛泽东挣脱了,像《水浒传》中的叛逆者一样,躲进了山里。

13岁离开私塾时,毛泽东已经变得对经书里的清规戒律非常憎恶。而他反对这一有关秩序的古代道德哲学,首先是因为它只要求人们盲从。孩子们被要求鹦鹉学舌般的大声朗读那些晦涩的陈词老调,他们摇头晃脑,宛如念经的和尚。

500

不爱在“清规戒律”的教条里循规蹈矩,喜欢看与战争或反叛有关的书籍,要坚决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一条新路来,这便是书中描述的童年毛泽东的形象:

一个极富个性,极有想法,极具反抗精神、探索精神的孩子。

再看他若干年后的一系列行为,不得不说,都留有他童年时期一些无意间形成“人生定位”的影子:

正因为他童年时期厌恶循规蹈矩的“清规戒律”,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新路,所以他后来才会“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教条,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新路。

正因为他从小就爱看《水浒传》等战争或反叛的书籍,所以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为平民发声,领导着广大人民向旧势力造反,以斗争的方式求民族独立、求全国解放,遇强则更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一往无前,将五星红旗插满全中国。

在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传》第1册里,记录了毛泽东在童年时期的一件小事:

1906年冬至的这一天,毛父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13岁的毛泽东帮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

毛泽东当着客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毛泽东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跳下水去。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和平解决。

从此,毛泽东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

500

在家庭中,父亲的形象代表着权威,处于强势地位,而自己则处于弱势地位。13岁的毛泽东一开始也只是出于本能反应来反抗父亲,在紧急情况下采用“跳水”的方式来避免被打,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却起到了“平息风波”的意外效果。

这其实只是一个家庭里的小事,但此事却又在无意间,给年幼的毛泽东内心中种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

权威有什么可怕?只要坚决反抗到底,就能获得胜利!

自此,这颗信念的种子在毛泽东的内心发芽、成苗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带领着无数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阶级,去反抗代表“权威”的军阀阶级、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不得不说,这来源于童年时无意间养成的一个“人生定位”习惯。

在1949年新年全国即将解放之时,他在新年贺词中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文章。不得不说,这很可能也来源于他童年时期“反抗到底”的信念。

500

一个童年无意间的事件,使“斗争的哲学”成为了他一辈子的人生哲学。1917年,他在《奋斗自勉》一文中写道: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3

在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的《毛泽东年谱》中,也有关于毛泽东少年时期一些细节方面的记载:

1907-1908年期间,14--15岁的毛泽东停学在家务农。虽然辍学,仍继续读书,读当时能找到的一切书籍,常常读到深夜。

有一天忽然想到,小说书里有一点很特别,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这一点困惑不解。后来逐渐发现小说中颂扬的都是人民的统治者,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

500

看到这一段时,我倒觉得非常有趣。就像现在很多孩子爱看“奥特曼”的动画片一样,奥特曼代表正义的力量,一直与代表邪恶力量的“怪兽”作斗争,于是就梦想长大后也成为奥特曼。

小时候的梦想虽然很幼稚、很可笑,但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从小就有梦想的孩子,“梦想”的种子会在他成年后长成参天大树。

想必那时的少年毛泽东读书读得如痴如醉,也梦想着成为历史书籍里的主人公,并结合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做了很多联想。可联想来、联想去,却发现身边的人都是农民,可历史小说里的主人公并没有农民啊,人民的统治者都是不种田的,这是为什么?

这个疑问在当时无法解答,甚至身边人也无法解答,于是再次在他的内心中埋下了“信念”的种子,让他一直去寻根溯源。在未来的岁月里,有三件事情确确实实发生了:

其一,他确确实实成为了历史书籍里的主人公,并被人民颂扬!

其二,他找到了过去几千年历史中“农民为什么不是历史主人公”的答案,并且让农民成为了历史的主人公!

其三,过去的统治者都是不种田的,土地归他所有和控制,而农民辛辛苦苦种田又得不到好报。现在农民可以翻身解放,做土地的主人!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接下来,《毛泽东年谱》中继续记录了14--15岁毛泽东的经历:

这期间,从表兄文运昌处借了一些书,有一本是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书中主张设议院,办商务,讲农学,兴学校,使上下同心,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畅其流。还说到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缺少西洋的铁路、电话、电报、汽船等,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学习西方的原则。

还有一本为改良主义者冯桂芬所著《校邠庐抗议》,该书对外国侵略和清政府腐败表示不满,并提出一些富国强兵的主张。毛泽东读了这些书,开阔了视野,萌发了爱国思想,激起恢复学业的愿望。

500

可以想象,当14--15岁的少年毛泽东读到《盛世危言》等书时,内心的震撼程度。一个如此年幼的少年居然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并开始站在历史、体制、文化的高度上去思考中国社会,探索改造社会的出路。

作为毛泽东最初的思想启蒙人,表哥文运昌一定想象不到,他对表弟的启发给他的内心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眼前这个小他9岁的表弟日后将改变中国社会,书写中国历史新篇章。

试问,一个启蒙人,一本好书,一个开阔的视野,对一个有远大梦想的少年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毛泽东年谱》里还记录了1911年5月时,时年18岁的毛泽东所经历的一段往事:

“国内掀起反对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出卖铁路权的运动......毛泽东和另一同学首先剪去自己的辫子,并强制十几个人也剪掉辫子。”

500

在这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他在年仅18岁时就已经有了“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其他人犹豫的情况下,敢于率先干过去没干过的事,并影响那些迟迟不敢行动的人。

要知道,清政府于1912年2月12日才宣告灭亡,1911年时虽说已经腐朽不堪,但毕竟余威尚存,在当时的局势下剪掉辫子,就意味着与晚清政府对抗啊。

正是有这种“大破大立”的气魄,才会有后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依然是《毛泽东年谱》,记录了1951年7月份,毛泽东会见周世钊、蒋竹如时,介绍自己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经历时的一段话:

“我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大地图。以前,世界究竟有多大,是不太明确的。当时,我认为湘潭县已不算小,湖南省当然更大,全中国古称天下便大得了不得。在世界地图上看到中国只占世界一部分,小了,湖南更小了,湘潭和韶山更没有影子了,世界真正大呀!”

500

在这些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大开眼界、豁然开朗的感觉--世界如此之大,我的眼界如此之小,如果不增长见识,恐怕要成为“井底之蛙”!正如他后期所写的诗词: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世界既大,人就很多......但我在韶山、湘潭和长沙见到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是痛苦的......为什么广大人民的生活过得这样痛苦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只是由于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的缘故......我想到这里,就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字里行间之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种迫切而又宏大的志向:我毛泽东,要穷尽一生的力量在这宽大广阔的世界里有所作为,为广大人民请命,改变这个不公的世道!正如他后期所写的诗词:

“敢叫日月换新天。”

4

很多人都在网上读到过1917年时,24岁的毛泽东写成的文章《心之力》,然后有“大气磅礴”、“惊为天人”之感。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评论说《心之力》的内容是后人杜撰的,而非毛泽东本人所写。

事实上,我在《毛泽东年谱》中发现有这么一段记载:

1917年秋,毛泽东在阅读《伦理学原理》期间,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受到杨昌济的赞扬,得一百分。

500

史料显示,毛泽东在24岁时确实写过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只是原文是否与网上流传的内容一致,目前尚存在争议,目前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为了100%对历史负责,此文所引荐的所有史料都有典籍可佐证,虽然历史目前对《心之力》的原文内容尚且模棱两可,但不要紧,我们可以查询关于1917年的其他史料,感受24岁毛泽东关于“人生定位”的志向。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致黎锦熙长信,探讨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问题......而所谓本源,就是“宇宙之真理”......信中强调“以大本大源为号召”,通过改造和普及哲学、伦理学来变换全国的思想,这就是救国救民的根本道路。

“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 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曀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

......

500

也正是1917年秋,毛泽东精心研读杨昌济老师推荐的《伦理学原理》,并写下一万二千余字批注:

“个人有无上之价值,个人的价值大于宇宙的价值。”

“故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在所必去,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国家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也”。

“吾从前固主无我论,以为只有宇宙而无我。知其不然。盖我即宇宙也。各除去我,即无宇宙。各我集合,即成宇宙,而各我又以我而存,苟无我何有各我哉。是故,宇宙间可尊者惟我也,可畏者惟我也,可服从者惟我也。”

“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成人之美、舍身拯人、为他人谋幸福等,都是为了实现自我,满足个人精神的需要,达到自利之目的,即所谓“精神之个人主义”。

“人世一切事,皆由差别比较而现,进化者,差别陈迭之状况也”。

“世界一切之事业及文明,固无不起于抵抗决胜。”

“吾知一入大同之境,亦必生出许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矣。”

“吾尝梦想人智平等,人类皆为圣人,则一切法治均可弃去,今亦知其决无此境矣。”

......

只要仔细阅读这些字里行间的韵味,相信你一定会有种“心高志远”、“气吞山河”的感受。时年仅24岁的毛泽东已能从宇宙、世界、进化、人类、天下、文化等哲学的高度上来探讨和阐述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达到的思想高度。

也正是在阅读《伦理学原理》期间,毛泽东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敲黑板了),虽无法证实网上所传的《心之力》原文是否为毛泽东本人所写,但我们会惊讶的发现:

以上被记录在《毛泽东年谱》中,被证实是毛泽东本人的批注,与网上所传的《心之力》原文比较,无论在语气、气魄还是行文方面,都是何其相似。

因此,不管《心之力》原文是否为毛泽东本人所写,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深切感受24岁时毛泽东的思想高度和宏大志向,以及他是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的。

500

关于记载毛泽东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给自己进行“人生定位”的史料还很多,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但有一点,以上史料所记载的年代都是1921年之前--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之时,但我们却强烈的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个浑身散发着无限潜力的年轻人正蓄势待发,如巨龙一样冲上云霄,去完成他“改天换地”的人生使命: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

5

如今,毛主席的铜像一直矗立在他的家乡--湖南湘潭韶山冲,仿佛使人们从未感受到这位伟大领袖的远去,他一直以深邃的眼光望向远方,依然在思索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都有无数的中国人民慕名来到伟大领袖的家乡,敬仰他的铜像,也追寻着同一个答案:

这个山沟沟里,为什么会走出这么一个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时代巨人?

500

答案隐藏在韶山冲的一草一木中,它以无声的方式,见证着100多年前一个名叫“石三伢子”的农民之子,在此立下了人生宏愿。

答案隐藏在《毛泽东诗词》中,他以浪漫的情怀谱写着心中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答案隐藏在《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史料中,它以写实的方式,记录了伟大领袖立大志、发大愿、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

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他来定位自己的人生,包括他的父亲毛顺生。当年,如果他顺从了父亲为他规划的“会务农、会记账、会做生意”的人生定位,那么未来的中国历史将不知道会走向何方......

幸运的是,他非常清晰自己的人生定位,并且深深的相信。

如今,毛主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还在我们耳旁回荡,我们敬仰他、学习他,也通过他立志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该如何定位?

几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先是细数了中华民族各个时代已经“俱往矣”的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然后又立足于当下,感慨当今时代的辉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几十年后的今天,毛泽东主席等为历史写下新篇章的历史人物也已经“俱往矣”,时代再次审视着当下的辉煌,等待着当代的我们给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

我们真的给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清晰的定位了吗?

也许,我们一开始都是榕树的种子,本应在肥沃的土地上进行定位,然后长成参天大树。只是......过去一些不经意的行为,让我们定位在了花盆里,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总长不大?

正在看此文的读者们,也许你过去就像旅游大巴的乘客们那样,一开始只是不经意的给了自己定位,然后逐渐成了习惯,再然后固化成了性格,最终形成了命运。

只是,人生不是随波逐流,更不能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就随便决定。

人生是规划出来的,只有清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会真正从精神层面向毛主席学习。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人生旅程,我们依然要说一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