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电影?我的几点看法。
我是个电影电视迷,从小到大,几十年来看了这么多电影,认为好的电影应该是有以下几点,重要性从前到后排列如下:
1、首先是故事的情节,情节的设计合不合理,故事讲得吸不吸引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引发思考,并反映些真正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则是优秀作品。如果情节荒诞得太不现实的,节奏松垮缓慢,没什么意义的作品,就会令人厌恶,不想看。比如《人潮汹涌》,人物表演还行,但情节不真实,一个杀手和被杀者谈价钱做戏骗钱,想想就不可能,使作品的档次降低了。其它还有《刺杀小说家》等等,情节太不连贯太不真实了,即使特效再酷炫也让人没法看下去。真实是一个剧的灵魂,特别是非科幻作品,天马行空的想像也要有个限度,不能假得让人生厌,让人一句话总结”都是胡编乱造“的。
2、其次是演员的表演,表演的真不真实,感不感人,现在演员大都是课班出身,演技按说要比以前要好的多,但是有些人对作品没有认真和严肃的态度,对人物心理没有把握,演技没有打磨,或者干脆是选择演员不用心,就会让人容易出戏,看不进去。当然,如果作品本身就情节太假,演员即使演出十二分的气力也没用,可以说演员被作品毁了。当然有些小鲜花小鲜肉,除了长得好看,确实没什么演技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现在有些导演喜欢花大价钱,请大名星演大制作,结果呢,是大亏本。因为什么?情节和细节不够好,谁演也好不了。名演员大都有比较典型的作品,容易让人有客板的印象,有时塑造人物反而更容易让人出戏,想到他的以前的人物形象,影响作品。其实,演员大不大牌没那么重要,只要演技能贴合影片人物,让人觉得不出戏就行了,不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素。《大人物》里包贝尔的演技就有很大的提升,为什么人们以前都认为他的演技不行,而这个作品就觉得他演技在线呢?一方面当然是他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人们觉得他的娃娃脸比较像个干什么都不行,只会耍横还吸毒的富二代,比较贴合人物形象而已。
3、特技场景和酷炫的打斗场面,是作品的点缀,不要太多太滥。作品还是要情节来推动,在好莱坞特效对人们眼睛的狂轰滥炸多年之后,已现疲态,现在已没人为了看特效而去看一部作品了,所以再去用特效吸引人真得只会烧钱而已,没什么用了。以《西游记》和其续集为例,人物表演没有进步的情况下,特效太花反而人觉得太不真实,没什么意思了。除了特技,作品中人物生活中的吃穿用度等细节用不用心也很重要,特别是历史剧,如果演员穿得用得的东西太假,同样让人出戏,让人吐槽。
4、人们还是喜欢真实有趣有意思的作品,有一些温情,有一些热血,有一些荒诞搞笑也可,但都不能过头过火了,要有一个度的把握,比如《唐探3》,热闹是热闹了,从到日本时情节开始时就是个败笔,就一个字,假得很,乱得很。影响了后续发展。我希望导演还是把节奏把握好,不要刚开始,就嗨得失了控,以后情节观众再入戏比较难了。当然了,人们看电影还是图一个消遣,如果太苦太悲的戏,人们不忍去看,也不会有好的票房。比如找被拐儿童的戏,慰安妇的戏,就不会有多少人去看,因为太悲了让人不忍心去受心灵的折磨。而《我不是药神》,就较好的把握了一个度,因为徐峥前期的风光和搞笑,才使人们去忍受后期的触动和升华,这样反映现实的作品,又感人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