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再起,天堂大门为谁开?
当地时间5月10日晚,巴勒斯坦军事组织向以色列耶路撒冷发射一千多枚火箭弹,以色列随后大举反击,不断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据点。
此次冲突起因是以色列地方法院裁定部分巴勒斯坦人搬出犹太人聚居区,致使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巴勒斯坦方面已经有至少87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5到6名儿童,以色列方面也至少有7人死亡。
这是巴以双方近七年以来爆发的最大冲突,双方也似乎都摆出了寸步不让的架势,一直“热衷”于中东事务的美国也罕见的选择了沉默。在舆论不断压力下,拜登政府才决定出面斡旋,但收效甚微。
巴以有什么深仇大恨?
很多人可能一直搞不清巴以双方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断断续续打了半个世纪?其实现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所在地约旦河西岸,在两千多年前,确实曾是犹太人的聚集地,并曾经建立以色列王国。但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当时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将现在的巴以地区收入囊中,并赶走了聚居的犹太人,自此犹太人散落世界各地。
之后,阿拉伯人战胜了罗马帝国,夺回了巴勒斯坦,一统中东。等到二战前,英国人名为“保护”,实为殖民巴勒斯坦时,突然“大发慈悲”,决定给犹太人“找个家”,首选地区当然是曾经的故土。然而,经过两千年的发展,整个中东早已经是阿拉伯人的世界。原先的约旦河西岸,也就是巴勒斯坦地区,也住满了阿拉伯人。
即便阿拉伯人极力反对,在英国的压力和轰轰烈烈的“犹太复国运动”影响下,犹太人还是在断断续续搬入巴勒斯坦。到了二战,由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灭绝政策,大量犹太人从欧洲各地逃亡至曾经的故乡。
到二战时,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已经已经达到40万,占当地人口1/3。二战结束后,元气大伤的英国已经无力调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矛盾,只能交由联合国裁决。
最终,联合国裁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国,占地1.5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占地1.1万平方公里。联合国此举引发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极度不满,至今仍未接受此项决议。因此,时至今日,巴勒斯坦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在联合国,也一直用着“观察员”的名号。
虽然有周边阿拉伯国家支持,但巴勒斯坦在与以色列的数次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土面积也越来越小...
到了最近数十年,只有哈马斯这样的组织在不断地与以色列对抗,用的也多是火箭弹这种低端武器,甚至是人肉炸弹。这也是为什么以色列和很多西方国家,将哈马斯定义为所谓的“恐怖组织”。
谁能进天堂?
巴以冲突,表面上看是阿拉伯世界和犹太教几千年的争端,似乎二者就是为了“圣城”耶路撒冷大打出手,其实不然。巴以两者的矛盾更多的就是纯粹的领土争端和族群压迫。
2005年,以色列导演哈尼·阿布·阿萨德的电影《天堂此时》上映,从巴勒斯坦人的角度,讲述了巴以双方的冲突到底是为了什么。
该片讲述了一对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青年赛德和卡雷德,加入了激进组织,并在组织的安排下准备前往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
赛德和卡雷德是朋友也是战友,但自愿送死的触发线却有不同。卡雷德始终将“复仇”、“牺牲”、“英雄”、“天堂”这些概念挂在嘴边,无时无刻不在展示自己崇高的理想。
在出征前,组织让二人在镜头前慷慨陈词。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卡雷德一遍一遍的录制,结果机器失灵。等到机器恢复,卡雷德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盛气”,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转告母亲要记得更换家里的滤水网。在一遍一遍的宣誓词后,他才知道自己是真的要去送命了。
与卡雷德不同,赛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也不像卡雷德有那么多“大道理”,他的动机很简单,维护家族的尊严。在一次次以色列的进攻中,有人决心与以色列战斗到底,也有人选择了变节,赛德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叛徒”。即便赛德的父亲选择了通敌,也没有改变他们一家作为巴勒斯坦人的底层地位。
片中赛德的女性朋友苏哈又是另外一种人,她的父亲是与以色列斗争到底的“殉道者”,但她却觉得自杀式的袭击无济于事。以色列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在无情的碾压巴勒斯坦。她始终觉得和平抗议是唯一出路。
在赛德和卡雷德穿越边境后,很不巧的碰上了以色列巡逻队,二人狼狈的逃回了巴勒斯坦境内,但也阴差阳错短暂失联。在失联的时间里,原本“慷慨激昂”的卡雷德逐渐动摇了,他嘴里的“英雄主义”,在苏哈的劝说下,无疑就是以卵击石。巴以关系不会因此改善,以色列只会加倍报复其它巴勒斯坦人。
赛德一路回到自己生活长大的地方,看到在同胞面前唯唯诺诺的母亲,想到已经死去但仍被人唾弃的“叛徒”父亲,他“赴死”的决心比之前更加坚定。
在影片的最后,重新上路的二人成功来到繁华的特拉维夫。卡雷德选择了放弃,他希望和自己的好友赛德一起放弃。但赛德将卡雷德骗上回家的车后,毅然决然坐上了满载以色列士兵的公交车...
影片里激进组织的领导人反复对二人说:自杀式袭击后,你们可以上天堂,而以色列人,只能在天堂门口。
在看到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繁华,巴勒斯坦的贫瘠后,赛德和卡雷德不得不思考,到底谁在天堂?与以色列人同归于尽,真的能上天堂吗?
对于“叛徒”的儿子赛德来说,上不上天堂不重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压迫,同胞对变节者的压迫,都是他要反抗的。
究竟谁的错?
自从911袭击之后,全世界都在思考种族、宗教究竟为何为引发冲突。中东地区长期的不稳定,也的确与宗教间的矛盾有关,伊斯兰内部的教派冲突,犹太人和伊斯兰的冲突,基督教徒和其它教徒的冲突,似乎都印证了这一点。
但巴以冲突,在我看来,远没有那么复杂。巴以之间的仇恨,仍是在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在有美国撑腰的“中东小霸王”以色列面前,大部分国家都不得不低头,也只有伊朗这样“头铁”的敢硬碰硬。
对于连主权国家都不算的小国巴勒斯坦来说,强大的以色列是一把时时刻刻在他们面前挥舞的拳头,只要有一点不听话,得到的就是一顿致命的拳打脚踢。
自从巴以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长期站在以色列一边,不断指责巴勒斯坦和哈马斯搞恐怖袭击。但这次冲突爆发后,西方的舆论也在不断发酵,很多人开始思考,为什么以色列人这么排斥巴勒斯坦人?两个实力如此悬殊的国家,有什么好打的?到底是谁在欺负谁?
巴以全面战争?
原本在中东问题活跃的美国,此番不仅积极性不高,似乎也无力掌控以色列。以美国目前的经济状态和全球收缩的战略,想给以色列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持着实不太容易。当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看上去也没打算接受美国的劝诫...
更令人意外的是,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此次居然空前团结,就连“铁头哥”伊朗都出来和沙特举行了会谈,都是一副要对以色列斩草除根的架势。
此外,有消息指出,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发射一枚火箭弹,成本在800-1000美元,而以色列出动“铁穹”反导系统,拦截一次的成本就至少3.5万美元。目前哈马斯已经发射至少一千枚火箭弹,如果以色列决心要捍卫自己的民众和财产,后期的花费将是天价,甚至有可能拖垮以色列经济。
反观巴勒斯坦,已然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巴以,恐发生全面战争...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亚瑟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