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钝一点,也许你就更适合炒股了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出自2013年渡边淳一的著作《钝感力》,我最近刚在Kindle看了这本书,觉得对投资还挺有用的。

500

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渡边淳一认为,“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

500

在日常生活中,钝感力的好处一般表现为以下方面: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联系到股市投资上,我觉得钝感力也可以解释为“有意义的感觉迟钝”

有些人的钝感力是天生的,比如我自己,虽然我在中学是公认的数学能手(六年数学课代表,奥赛玩家),但我从小反应比别人慢半拍(甚至好几拍),所以我在初中时有个“草包”的外号。现在回想起来,并非是我生理迟钝,而是脑子里经常在并行思考一些事情,导致了对现实世界的迷离。

自从投资了股市之后,我发现我对于股票每天的涨跌不会产生即时的敏感反应,哪怕是我重仓的股票跌停几天,也不大会影响我日常的心情和判断,我想我可能是有点钝感力的。

我身边有些朋友,包括我家里的很多长辈,他们做股票也有十几年了,但是他们会更加敏感,倾向于频繁操作。每当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就会有不少基金遭遇净赎回,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可见一斑。

股市里有很多人以小时为基准,调整投资组合,持续不断地监控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并常常以令人吃惊的频率迅速改变手中持有的股票,对市场先生每一瞬间设定的价格做出快速反应。

以前的证券公司一般有大户室,庄家会配备好多个屏幕,同时显示每个股票的交易走向,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紧盯着屏幕,被剧烈波动的股价所牵制,每天收盘后还要认真地做复盘作业,有的时候往往还会失眠,赢则大喜,输则大悲,夜夜不能成寐。

大多数人对投资都太过敏感,太过勤勉,基金经理可能更甚,他们在投资这件事上耗费了巨大的能量,但是收益可能并不理想。

与之相反的是,还有一些投资者却能够做到内心平静而“夜夜安枕”,他们不会每天紧盯了行情,该干嘛就干嘛。

他们一般都很“保守”,保守到似乎很“迟钝”,但是他们中不少人都健康长寿,是投资界中的常青树,比如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因为他们足够钝感,所以九十几岁还能活跃在投资一线。

弱者多敏感,甚至神经质,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选择不自信,所以才会一辈子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强者根本不会在意短期的波动,他们想要的是长远的目标。

钝感力,主要还体现在对于事件和消息的反应上。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都不具备信息优势,往往都是被收割的对象。在金融市场先知先觉的吃肉,中间察觉的人喝汤,最后进场的就是来买单的。

特别是在内幕消息盛行的A股,散户对消息的反应是被设计到主力的操作模型中的,散户什么时候反应,会如何反应,消息在什么时间点发放,都是精心设计和预知过的。

你表现的节奏和普通散户不同,结果是不同的。比如我一般听到个消息,可能三天后才反应过来,这时庄家已经收割了第一波敏感反应的散户,我这样的异类大概率不会成为主力的目标。

90年代中国第一个因为股市下跌跳楼的好像姓康,但戏剧的是,在他跳楼后第二周股市都涨回来了。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太快,我们在股市、基金投资中,完全没有必要被消息和媒体搞得一惊一乍,客观分析,平常看待涨跌就好。对于很多消息,不妨“让子弹飞会儿”,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钝感力也是有前提的,对宏观经济、流动性、资本市场估值水平的专业判断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你选的个股的价值需要有深刻的认知。

如果你不是天生钝感,那么也许你更适合投资期货或者币圈,那些市场更适合反应快速的参与者,不过后天也是可以培养钝感的,有意识地放慢自己的反应节奏,让自己远离散户的思维模式,也许你也可以在股市中健康长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