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有典范,也有遗憾

2018年10月30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开幕,苏州被授牌“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苏州是名副其实的集“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双遗产”城市。1997年,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增补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除了有5条运河故道、7个相关点段被纳入目录,还是唯一一座以“古城概念”参与申遗的城市。同时,苏州拥有昆曲、古琴、端午习俗、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六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如今,苏州还是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并加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联盟。因此,苏州在今年年初便成为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在中国唯一的正式会员城市。

一直以来,游客在苏州选择的景区景点主要集中在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等)、水乡古镇(木渎、周庄等)。通过查询全球最大的旅游垂直媒体猫途鹰也可证明,苏州博物馆、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金鸡湖、同里古镇、留园、拙政园、虎丘、平江路和盘门名列网站排行榜前十。由此可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苏州的代表性景观和旅游意象主要以“三古一太”即古城、古镇、古园林和太湖风光为主,其中,苏州园林名列榜首。

不过,这些景点却也是在古典资源的基础上新培育出的。如果时光倒流到明清时期,即可看到苏州西部的山水才是广大士民得而心头之爱。以康、乾二帝为例,其最爱的便是苏州西郊的名山胜景。

据笔者统计,在康、乾二帝所游览的34处苏州一级景观目录中,有十处为苏州西部名山:寒山、虎丘、灵岩山、天平山、邓尉山、支硎山、华山、穹窿山、上方山和洞庭山。康、乾二帝在这十处名山的赋诗、题额、赐联数,分别占苏州景观总数的78.6%、67.7%和85.2%。尤其是乾隆帝,每次南巡苏州都要到西部名山游览,千尺雪、支硎山、华山还设有行宫,留下了深刻的帝王印记。

寒山,在苏州众多景观之中最得乾隆帝喜爱。寒山岭界于支硎、天平两山之间。明万历二十八年(1594),高士赵宧光(即赵凡夫)买山葬父(赵彦材)于此,利用自然景观,叠石造园,凿山疏泉,筑室起屋,名“寒山别业”,携妻守孝,直到去世,葬在寒山岭旁。乾隆帝所作与寒山有关的诗共83首,在南巡诗总数中遥遥领先。1751~1752年,乾隆帝还在北京西苑、热河避暑山庄和盘山静寄山庄三处皇家园林内三次仿建了寒山“千尺雪”景观。寒山摩崖石刻保存至今的约有40多处,主要有三类:一是赵宧光的题名刻石;二是乾隆帝的游览诗;三是文人墨客的墨迹。这些摩崖石刻是“寒山别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于1986被列为苏州市级文保单位。

如果将目光聚焦到苏州古城区,东面有水,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和澄湖等串点成链;西面有山,虎丘、寒山、上方山、大阳山、邓尉山和穹窿山等连绵成障。虎丘、寒山、灵岩山和上方山等构成一环,大阳山、邓尉山和穹窿山构成一环,两环前后错落,高低起伏,将古城区环绕在内,形成了山水相宜的景观格局。

其中,虎丘、灵岩、邓尉三山早已名声在外,各有所长,这里暂且不表。上方山高92.6米,在石湖西、吴山东北,山上人文景观众多,有吴越春秋遗迹,北宋楞伽寺、宝积寺、治平寺三座寺院,明代“吏部尚书”申时行墓等。大阳山高338米,绵延20余里,被誉为“吴之镇”、“吴地主山”,山上文殊寺由东晋高僧支遁开创,被誉为吴中普陀,又有“悬空寺”之称。穹窿山高342米,蜿蜒数十里,为苏州最高峰,有“吴中之巅”之誉,这里曾是孙武隐居撰写兵书之地、有江南的道教中心上真观。

近几年来,苏州西部名山胜景虽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在苏州市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未在《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2009-2020)》和《苏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两份规划中明确,开发与保护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管理分割矛盾突出、资源规划统筹不当、旅游开发品质不高等。

质言之,由于苏州西部诸山很多横跨两区甚至多区,其管辖也分属不同部分,造成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无法整合;由于苏州西部诸山在空间上较为分散,资源开发存在各自规划、统筹不当等问题,山与山之间缺少互动与关联;由于苏州西部诸山没能够进行有效的深度开发,无形的文化资源未能很好地转化为有形的文化产品,导致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不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由于苏州西部诸山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存在卫生状况差、公共卫生间少、缺少旅游交通指示牌、景点说明文字及中英文对照翻译质量低、缺乏高质量宣传网站等问题。

500

以寒山为例,东西出口属于高新区、山体属于吴中区、管理单位则为吴中区林场,囿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寒山开发始终处于拳脚难展的尴尬局面。寒山及周边山体,目前各山之间都独自开发,寺庙众多而缺少影响力,农庄众多而缺少规模,还处于低品质、低水平竞争的发展层次。寒山宗教资源虽多,佛寺存在自主盲目开发、环境品质低劣的问题,但由于已形成一定建设规模,后期提升改造存在困难;游客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游览阶段,在宗教景点的活动基本上是烧香、求神、拜佛,宗教旅游活动内容单调雷同。

500

如何充分挖掘苏州西部名山胜景文化资源的内涵,有效的进行文化资源与产品的展示,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能亲身参与体验并从中获得游乐之趣的品质空间,值得相关部门重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以寒山为中心,以乾隆御道为纽带,打造苏州西部名山游憩带,突出寒山在苏州名山胜景旅游区的中心位置,进而向南北延展。以寒山为核心,奉行“以点串线、南北并进”开发策略,使北部的大阳山、南部的上方山等散落的景点景区成为“珍珠串链”,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