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店从营业难度到成本开支,都比炒菜馆来得容易,劣币驱逐良币不是正常的事吗?
【本文来自《为什么现在中餐行业的火锅越来越多,而炒菜越来越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好多原因的:
第一:炒菜馆需要好厨师,好厨师要陪切菜,执料,等等下手几个人,好鞍配好马,好的炉头,消防,卫生,整一个厨房, 需要花多少钱?光好厨师一人,每个人的开支都不少。
第二:厨师一般水平稳定,但是总有特别昏的时候,菜的味道变了,引发客人的不满啊,什么的,每个人都经历过吧?上去次觉得味道不错,这次去味道差了,是不是?
第三:对于餐馆经营者而言,厨师就是招牌,所以需要维系跟厨师的关系,不然厨师跑了,一时半会找不到顶替怎么办?餐馆还开不开?有时候生死系于厨师一人(此条不适用于大餐馆)。
第四:现炒的餐馆对于食材的要求高,对于从业人员更是体力劳动的考验,起早摸黑,,成本大,也没多少人愿意干,增加营业困难。
第五:接应第四条,火锅食材没几样是新鲜的,都是冷酷储存。通过火锅的调料掩盖了食材的鲜味,所以其实现在大众对于美食的品鉴能力,有一说一其实是低于上一辈的人的。火锅其实也是快餐的变种,仔细想想是不是那么一回事?
综合所述:火锅店从营业难度到成本开支,都比一众现炒的餐馆来得容易,劣币驱逐良币不是正常的事吗?当成本开销越来越大的今天,现炒餐馆如果不是大企业,一般在市区范围内很难维持,光租金开销都这么大了。
所以看到很多美食节目, 很多好吃的东西往往在郊外,市区内还能维持的,多数都是陈年老店或者大企业。市区内还能看到多少现做的餐馆?真的难维持。以我广州为例:3月份琶洲120平方的楼面铺,租金3万左右,上楼的话很多,也差不多1.5万。120平方的餐馆,大吗?很小了。再大,租金该是多少大家有个度。而且还是琶洲,不算最旺的地方,没有广交会的日子其实也挺冷门。如果算到旺的地方,北京路一圈,珠江新城一圈,又是多少啊?
所以作为广州人,假如要吃点什么老广味,开车去个番禺荔湾,穿街走巷很正常,身子不惜去到南沙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