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当于秦之于汉,隋之于唐?

中华民国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当于秦之于汉,隋之于唐?

 

有一次听到某个台湾人讲,中华民国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当于秦之于汉,隋之于唐。听完后笔者先是愤怒,而后无语。都是因为这个人的认知如此庸俗,如此无知,如此扭曲。秦,隋两代在重大制度方面均有创新且均被后世继承,以至产生巨大影响。那中华民国有这样的重大影响吗。

统一天下前,秦废除贵族农奴制,大力发展封建土地制度,加上军功爵制,完全重构秦的国家制度体系,极大解放生产力和极大增强了军事能力。最直接表现就是秦军变成战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军队,人称虎狼之师。统一天下后,秦朝锐意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政策,促使中国在文化上实现了统一,为后世大统一奠定了基础。隋朝结束了自西晋以来的几百年的大分裂,使中华大地重归大一统,统一后首创三省六部制,完善并大规摸开展科举考试,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繁荣,这一切均为日后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

那中华民国又是什么样子呢?自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一直就是一个烂滩子。国家从未真正统一,一直是多股势力割据地方。金融主权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先是英国人后是美国人;没有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仅在沿海城市有少数工业企业,没有成体系的科研体系,仅有的少数成果根本不能转化为实用;所谓拿得出手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也不多,且多数是学文科的,国家发展急需的理工人才,比例惨不忍睹,顶尖的几乎全部出国了。外国人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无忌,治外法权是他们的保护伞,租界更是成了国中之国,在农村,封建制度,宗族制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农民不得不忍受非人的压迫和剥削,遇上大灾四处逃难,卖儿卖女,均是常规操作,饿死人,易子而食也不是没有。唯一能说的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进步文艺,但不要忘了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出现的进步文艺,与国民党反动派无关。这样一个民国能留下什么值得继承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是怎么样的?新中国建国的那一刻就废除了与西方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凭借自身在朝鲜战场上展现出力量完全收回了苏联在中国的权益;凭借在根据地多年摸索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民金融,保证了国家不再失血;在苏联帮助下快还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后自已不断扩大工业规模,调整工业布局,至一九七九年基本建成较完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更是飞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工业国家;建立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 完整教育体系,培养大量各类人才;前三十年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建立三千余所科研机构,成为世界第三大科研体系,覆盖所有科研领域。文化方面大力宏扬革命主义,创造属于人民的红色文化,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从对比看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秦之于汉,隋之于唐。中华民国是晚清一个延序,除了执政集团不同外,一切都没有改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整个的反动的系统,包括无反的政治统治和反动经济制度,一切重新开始,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前所未有的崭新纪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