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猪皮延伸到养猪,巨星农牧这个“一体化战略”好像还不错
2020年上市公司“振静股份”更名为“巨星农牧”,原因是因为他们除了做皮革,还在大规模搞养殖业。振静皮革是国内15家汽车内饰皮革企业之一,而且排名还相当靠前。2017年底在上交所上市,但上市后业绩表现欠佳,这次更名和改变主业,现在从其发布的2020年年报上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振静股份的猪皮加工能力达到了200万张以上,那么养猪自己供应猪皮做皮革行吗?也就是说可能看着像是“巨星农牧”靠涉足养猪来解决生猪皮供应的问题。
其实这只是其新旧业务都和猪相关而已。从该公司公布的2020年年报中的表述来看,其养殖模式是两种:“公司+农户”模式和一体化自主养殖模式。其在产业链整合方面,也仅提到养殖和饲料产业的整合。如果其不大面积涉足屠宰业,皮革和养猪就整合不到一起来,当然屠宰业和肉类经营可能需要的资金还比较大,新希望和双汇等在玩,“巨星农牧”可能还要再积蓄些力量再说吧。
这是巨星农牧各年的营收情况,上市的2017年营收还在增长,但接着就是两年的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净利润更大幅度地下降,这种传统企业杠杆效应的负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但是2020年,主业加入养猪后,营收增长了159%,净利润更是在杠杆效应下增长了237%。
2020年11月4日,巨星农牧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亿元,用于宜宾巨星屏边种猪场项目、蔺巨星石宝种猪场项目、古蔺巨星皇华种猪场项目、平塘巨星更打生猪繁育一体化项目、雅安巨星三江生猪繁育一体化项目、德昌巨星生猪繁育一体化项目。也就是一口气介入了6个养殖相关的项目,对这种小体量的上市公司来说,也算是大手笔了。
那么这些项目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我们看一下吧:
2019年营收为零的养殖行业,2020年就达到了9.65亿元,占营收的近7成,而且贡献了93%的毛利;以前的皮革行业,营收为4.33亿,比2019年还下降了21%,占全部营收的三成多,毛利却低至7%。应该说漂亮的年报,就是养殖的成果,皮革业务还是在下滑的。
分产品来看一下,就更加明显了:
生猪是其主要利润来源,只占营收的48%,却贡献了83%的毛利,除了皮革毛利贡献少以外,养鸡还是亏损的,饲料营收贡献倒是有15%,但毛利却只有7%。分产品的情况更是说明了养猪对其整个经营的重要性。
当然皮革可能受到2020年乐山涨洪水的一定影响,大概率2021年该业务还会有所恢复。
我们还是看一下养猪的成本构成:
饲料只存养殖成本的不到四成,人工(含职工薪酬和委托养殖费用)也只占15%,再加上药物及疫苗7%,直接成本才占六成左右。摊了近四成的折旧和摊销等固定成本后,生猪都还有如此高的毛利,可见2020年的猪肉价格真不是一般的高。
巨星农牧把一半的营收、绝大部分的毛利都与生猪养殖绑定在一起,在2020年打了一个营收、净利润大额双增长的漂亮仗,但是猪肉价格一直都有周期性波动,这种绑定其实是让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性增大,并非是一件十分稳妥的选择。
等行业龙头“猪茅”—牧原股份发布了2020年年报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巨星农牧的生猪业务的毛利率是否是行业正常水平。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我,觉得生猪的毛利还是太过恐怖了。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