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到央视买下版权,这爆款终于要上映了!
作者| 钱老板
来源| 影探
4月的院线,有些火热。
清明档十多部电影先后上映,截至节假结束时单月票房已近十亿。
打头阵的《第十一回》《我的姐姐》开了好头,票房和口碑俱佳。
月末也是强强云集,更有老谋子的《悬崖之上》作为压场好戏。
而在明天,也有一部准爆款即将上映。
其原版动画剧集当年火爆全网,如今原班人马再度集结,推出了首部大银幕之作。
说的便是它——
《工作细胞:细胞大作战》
2021.4.9.中国大陆
电影改编自清水茜2015年创作的同名漫画。
此前已经出过同系列的番剧版,想必不少小伙伴已经看过或听过。
作为一部旨在普及生物知识的科普性作品,它不仅火了,而且还火出了圈。
番剧版当年直接创下2018年度追番人数纪录,B站第总播放量破2亿次。
不仅获得了外媒一致好评,还被《人民日报》在文章中提及并引用。
今年2月中旬,更是被央视引进,在CCTV6上播出中配版,引发了广泛讨论热潮。
火,实火。
今天,咱们就主要为那些没看过的小伙伴来科普一下——
为什么这个系列能如此火爆?为什么这部电影值得大家期待?
是它画风了得?似乎并不是。
是它主题宏大?好像也没有。
细细想来,主要原因大概还是在于"细胞拟人化"这一创意够新奇。
万事万物都可以拟人化,那为什么细胞不可以。
每天我们都在追剧追电影,磕CP,热衷于各种爱恨情仇的故事。
殊不知,将细胞拟人化之后——
我们人体中每天发生的故事,其惊心动魄的程度也绝不亚于各类好莱坞大片。
>>>>细胞们的故事
在人类的身体里,居住着大约37兆2千亿个细胞。
它们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昼夜不休地为你我疯狂打着工。
比如,红细胞AE3803。
现实中,红细胞是人体中最多的细胞。
其作用主要是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
电影中,她被拟人成了一位头戴红细胞状帽子的少女。
活泼可爱,元气满满。
可惜,是个天生的路痴,1公里的路能迷路999米那种。
更要命的是,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推着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手推车,往返于人体的各个器官中。
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
又比如,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U1146。
现实中,白细胞是人体最主要的免疫细胞,而中性粒细胞又是免疫细胞中的主力军。
其作用是维持人体免疫功能,消灭细菌。
电影中,他被拟人成了一位头带雷达帽,人狠话不多的高冷面瘫。
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当细菌出现时就会突然从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冒出来杀菌。
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去死吧,杂(细)菌!"
看起来凶神恶煞,但其实只是个不善言辞,反应稍显迟钝的呆萌大男孩。
还有其它的比如女仆装巨噬细胞。
看起来人畜无害,打起架来却喜欢拿大砍刀流星锤狼牙棒之类的重型武器。
不仅战斗力999+,还是喜欢边打边笑那种。
又比如中二症晚期重度患者嗜碱性粒细胞、化身特种部队的杀手T细胞......
各种细胞都被根据其特点,拟人化成了性格形象各异的角色。
而《工作细胞》的主要内容,便是围绕着人体内出现的一些诸如擦伤、中暑、感冒等健康问题,讲述各种不同细胞的工作日常。
值得一提的是,各个配音演员也都是动漫界的大佬。
日语配音阵容就已经堪称豪华:
花泽香菜、前野智昭、小野大辅、井上喜久子、石田彰等;
这次的电影还增加了一个同样豪华的国配版:
山新、赵毅、阿杰、苏尚卿、冯盛、季冠霖、新月冰冰等。
鲜明的性格,加上诸位配音大神,都让这些角色被演绎得人设分明,非常好记。
打喷嚏被拟人为火箭发射
>>>>看点:萌和燃
说到电影的看点,首先便是两点。
萌和燃。
这是一个萌物当道的世界。
就好比常见的"曾经我的父母讨厌狗,现在我的地位不如狗"人类真香现象一样。
人类喜欢萌物是天性,且据说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讲真,有谁能看到血小板时,心不被萌化呢?
因为体型较小,血小板被拟人成了一群奶声奶气的小孩子。
她们每天成群结队,吹着哨子喊着口号去修补出现的伤口。
就四个字,萌到爆炸。
还有萌萌哒乳酸菌们。
企鹅一样的体型,奶狗一般的叫声,还总是蹦蹦跳跳要人抱。
搁谁都顶不住。
其次,是燃。
人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自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细菌入侵。
虽说如此,一般情况下咱们也不需要去医院。
这主要得益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是强大的。
体现在电影里,就是免疫细胞和细菌们各种干架,打得酣畅淋漓,好不痛快。
而在大银幕上观看各种萌物,以及各种战斗场面,效果想必也更加震撼。
>>>>寓教于乐
当然,萌归萌,燃归燃。
在生物知识的普及上,不论是动画还是电影,都是一点也不含糊。
不仅仅角色和故事根据人体的特性而设。
心脏、肺部、胃部等各个部位的场景也都被"拟人"得惟妙惟肖。
比如肺部,因为有关呼吸,被做成了宽阔的大厅,还会添上风的声音。
比如心脏瓣膜,因为能防止血液逆流,被做成了地铁闸机口一样单向通道。
每当新的细胞或者细菌或者其它生物知识出现时,也都会有相应的名词解释框和旁白。
在科普性上,《工作细胞》是合格,甚至可以说是硬核的。
而难得可贵的是。
就算抛开科普性,角色的故事就已经十分完整,也足够吸引人。
比如红细胞虽然笨笨的,但她的魅力在于能无所畏惧地坚持自己心中信念。
这也是绝大部分细胞的共同信念,是属于《工作细胞》的另一种燃——
细胞们在拼尽全力保护他们居住的这具身体。
而观众每共情角色一分,便愈加能理解健康的来之不易一分。
谁能想到,打个喷嚏,有个擦伤,感冒等小事。
我们可能觉得完全没什么,但其实体内的细胞们却如临大敌呢?
甚至要经历了一场场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而这一次,在电影中,细胞们还将迎来截至目前为止最强的反派——癌细胞。
为了守护你我的身体,细胞们又再一次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值得注意的是——
作者从来没有表明这些细胞的主人是谁,性别年龄一概不详。
究其原因,大概是为了让观众明白,这是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事。
人生数十年,谁都可能生病。
网络时代来临之前,大家还能多出去走动走动,权当锻炼了。
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吃外卖、久坐、熬夜......
虽说也有健身馆,但你懂的。
能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把健身卡办成洗澡卡的人倒是很多。
只出现过打入皮肤的针管
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很强大,因为这些细胞们勤勤恳恳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但,他们的能力毕竟也是有限的。
自己不好好保重身体的话,细胞们再强也救不了你。
要想健康,既少不了这些辛辛苦苦工作的细胞们,还有一个更少不了的——
你自己。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一句,电影将于明天(4月9日)正式上映。
感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了。
也希望大家能在大银幕上感受到细胞们的萌燃的同时,体会到健康的来之不易。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好好享受生活的本钱。
我们都会老去,都会渐渐变得体弱多病。
这是生命的无奈,却也正是它值得好好被珍惜的原因。
细胞们都这么努力了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惜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