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出现,儒家的兴盛都是治理成本面前无可奈何的结果!

【本文来自《中华文明成也董仲舒败也董仲舒》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董仲舒的出现,儒家的兴盛都是治理成本面前无可奈何的结果!

汉朝初年吸取秦的教训,没有在所有的地区都实施郡县制,部分地区实行的是分封制,为什么?说白了,就是郡县制好是好,那是精细化管理的鼻祖,缺点就是太贵了,国土面积大了,生产力水平根本不足以支撑,需要用分封降低成本。不但如此,汉初朝廷施政理念秉承黄老之说,好听点说是与民休养生息,难听点就是啥也不管,老百姓自生自灭。对外呢?那就发挥忍者神龟的精神,采用和亲方法苟且呗!

文景之治核心就是攒钱,不停地节约开支攒钱,到了武帝,终于有了点积蓄,觉得乌龟再也做不下去了,于是就出兵打仗了,然后呢?立刻就一贫如洗了,据说仓库瞬间就可以跑老鼠了!

分封也带来了经常性的叛乱,把藩王打败不难,难的是治理成本还是太高!

于是董仲舒应运而生,儒家的理念实在是降低社会熵值的法宝,是可以降低基层治理成本的,它避免了一个国家地域上的竖切,它将一个国家的中下层治理大部分外包给了接受儒家教育的士绅,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这虽然成为了日后中国不断的农民起义的诱因,但是毕竟为大一统的大国家找到了一条与生产力水平匹配的治理之路,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也不得不行了“外儒内法”的治理之道!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