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大棒(中)
MX导弹
上面说的这些导弹起飞重量从30多吨到90吨,投掷重量最大到2.8吨,您可能觉得肯定已经不小了,毕竟美国现役的两种洲际弹道导弹,潜射的三叉戟D5发射重量才59吨,投掷重量也是2.8吨,陆基的民兵3更小发射重量才34.5吨,投掷重量不到1吨。好吧,这些要么是潜射导弹体积小重量轻,要么历史太久不代表美国的最高水平,80年代美国不是还有1款大杀器和平保卫者吗,拉出来溜溜!很遗憾MX(和平保卫者)发射重量88.45吨,投掷重量也是3.95吨,和P-39就在伯仲间。不过MX并不是美国历史上发射重量最大的洲际导弹,出门打听一下大力神。抛出这些引子是为了引出今天的第一个主角,人类历史上最大最重的洲际导弹P-36M(北约代号SS-18,绰号撒旦是对这种导弹的最好注解),还是现役的。
P-36M(俄文,英文写成R-36M) 导弹是服役于俄罗斯战略火箭兵,是苏联的第四代核导弹,也被叫做PC-20(SALT代号,英文是RS-20),1971年苏联开始P-36M的冷发射演练,1973年2月成功进行全程飞行试验,1975年12月P-36M正式装备部队。初期服役的R-36M为单弹头,以后又增加了多弹头型和大威力单弹头型,陆续一共发展了6个型号,现在服役的只有最后一个型号P-36M2(北约代号SS-18MOD VI型,也叫R-36M2,SALT代号PC-20B 英文RS-20V,GRAU导弹名15A18M)。截止2018年2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公布了自己的核弹头和核武器载具的数量,这种导弹大约还有46枚。
发射中的R-36M
P-36M是一种两级液体洲际弹道导弹,以唯一服役的P-36M2举例,弹长34.3米,直径3米,发射重量211.1吨,投掷重量有8.47吨,射程16000公里(单弹头时)。这种导弹集各种世界第一为一身,除了前面说的发射重量世界第一,还有投掷重量世界第一,射程世界第一,P-36M单弹头威力甚至曾达到2000万~2500万吨TNT,而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威力也只不过1.5万吨。其多弹头型导弹可以携带10枚75万吨当量子弹头。
运输中的R-36M导弹,注意是10轴的运输车
P-36M是一种以打击硬目标(就是对方的导弹发射井)为主的导弹,这就要承担一次打击的任务(核潜艇执行的是二次打击),所以该导弹的精度很高比同时代的美国同行也互不承让,圆概率偏差220米(俄方数据,北约认为是500米),导弹都储存在地下发射井中。这种令人恐怖的武器的设计单位是位于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
退役后的R-36M
导弹再好也是40年前设计的,液体导弹的存储寿命只有10到15年,最后一批导弹也是在1991年交付部队的,那么近30年过去了,这些导弹怎么还能服役呢?而且设计和生产都不在俄罗斯。这是因为俄罗斯采用了多种手段其一启用冷战末期被封存的部分导弹,因为根据美苏之间签订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大量导弹被裁撤,有些导弹从未加入过燃料,制导部件也从未加电,相当于新导弹;其二,采用滚动拆除的办法,将退役导弹上可用的零件换到现役导弹上;三与乌克兰的厂家进行合作,2006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了延长P-36M导弹服役期的协议;4加强对现役导弹的检测,组织定期的检验性测试。当然再好的梦也要醒来,随着俄乌关系的恶化,新的替代导弹已经箭在弦上了,一段传奇也要画句号了。
发射中的UR-100N导弹
УР-100Н(俄文英文写成UR-100N)导弹服役于俄罗斯战略火箭兵,也是苏联的第四代核导弹,也被叫做PC-18(SALT代号,英文是RS-18),北约代号SS-19,绰号匕首。1964年到1973年研制,1972年首次发射,1975年定型服役,先后发展了3个型号,现在前两型已经退役,最后一个型号1979年11月装备部队。叫做SS-19 MODIII, 也叫УР-100НУTTX(俄文英文写成UR-100NUTTKh),SALT代号PC-18Б英文RS-18B,GRAU导弹名15A35。当年所有型号一共生产了360枚,截止2018年2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公布了自己的核弹头和核武器载具的数量,这种导弹还有30枚。
UR-100N的三种型号
УР-100НУTTX是一种由中央机械设计局设计两级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弹长24.3米,直径2.5米,发射重量105.6吨,投掷重量4.35吨,射程10000公里,携带6枚50到75万吨的分导式核弹头,圆概率偏差920米(俄方数据,北约认为是220-380米)。它的精度不如同期的SS-18导弹,因此它不是用来打击硬目标的,该弹的可靠性很高,有些剩余的导弹被用来当做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可见一斑。
RT-2PM白杨导弹
问:世界上第一款公路机动的洲际导弹是什么?答案就是苏联的РТ-2ПМ(俄文,英文是RT-2PM)弹道导弹,它有个自己的绰号叫白杨,当然北约也有个绰号,叫镰刀,代号:SS-25。这是苏联的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也是人类第一款公路机动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实这个功劳有些名不符实,因为80年代另外一款所谓的中程弹道导弹,随着《中导条约》谈判享誉全球的SS-20导弹,这种贴着中程导弹标签的导弹,带3枚弹头的时候射程5000公里,小于5500公里的洲际导弹(美苏都是这个定义)定义,但是带1枚弹头的时候,射程可以到10000公里,所以另一角度上,白杨还带不上这顶桂冠。导弹系统代号РС-12М(俄文,英文RS-12M),GRAU导弹号:15Ж58(英文是15Zh58)。1985年开始服役,其设计服役期为10年,1993年最高峰的时候俄罗斯部署了369枚РТ-2ПМ弹道导弹,1997年后逐步被白杨M和亚尔斯导弹替代,截至2018年2月8日,俄罗斯还拥有36枚РТ-2ПМ弹道导弹。
РТ-2ПМ是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设计的三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放在7轴的MAZ-7912/7917运输起竖发射车三用车上,弹长18.5米,直径1.8米,发射重量45.1吨,投掷重量1吨,射程10500公里,携带单弹头,当量50到80万吨,圆概率偏差900米(俄方数据,北约估计是150米-200米)。
机动中的白杨M导弹
РТ-2ПМ1/2 白杨M是РТ-2ПМ白杨的改型,之所以分成两个型号,是因为它们的发射方式不同,分别是井下发射型号和车载发射型号,对应的英文是RT-2PM1和M2,国际军控的代号是PC-12M1/2(SALT代号,英文是RS-12M1/2),北约代号SS-27,绰号镰刀B,GRAU导弹号:15Ж65(英文是15Zh65)。该弹的研制背景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的洲际弹道导弹很多生产和组装被不在俄罗斯,包括白杨导弹虽然总装和设计在俄罗斯,但是重要的惯导元件是乌克兰哈尔科夫生产的,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俄罗斯独立设计和制造了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因为是改进型这种导弹设计周期很短,1993年开始设计,1997年12月24日就在部队试装,1998年12月27日正式服役,用了不到5年,可是它的发展型圆锤用了20年。截止2018年2月8日,俄罗斯部署了60个井基和18个公路机动的白杨M导弹系统。
白杨M导弹作为90年代的明星武器,有很多新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机动变轨的能力,这是俄罗斯新一代弹道导弹普遍具有的能力,开创者就是白杨M。它采用了新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其飞行弹道已不是普通的惯性弹道,在飞行过程中可机动滑翔,使反导系统难以发现和跟踪。在导弹的末助推级推进与控制系统中,包括4个互通的燃气发生器。每个发生器有两个喷管,由燃气阀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打开或关闭,控制末助推级的飞行和弹头的释放。每个燃气发生器可由发动机按照预设的程序带动旋转,以改变控制力的方向,并实现机动变轨,从而提高导弹的反拦截性能。此外,还有速燃发动机技术,该弹第一级发动机、第二级取自SS-20,采用了大推力速燃发动机技术,推进剂的装填量相当大,大大缩短了飞行时间,使敌人在速度最慢的助推段难以拦截。新型发动机技术还使RT-2PM2弹道导弹能在大气层内实现关机,从而使天基红外探测器难以发现、监测和跟踪导弹的行踪。还有加固技术,为防止敌NMD(国家导弹防御)中使用核弹头进行拦截,RT-2PM2弹道导弹弹头采用了多层壳体结构,不仅提高了弹头的结构强度,有效防止在非直接撞击条件下核爆炸效应对其产生的壳体熔化、烧毁、断裂等,还可以吸收、衰减和屏蔽核电磁脉冲等的辐射能量,使NMD很难对其进行拦截。RT-2PM2弹道导弹对核爆炸的失效距离仅为500米,而世界上同类导弹弹头的失效距离为10公里,两者相差20倍。
发射中的RT-2PM2
РТ-2ПМ1/2是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设计三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放在8轴的MZKT-79221运输起竖发射车三用车上,弹长22.7米,直径1.95米,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量1.2吨,射程11500公里,携带一枚50到8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具备改装分导式多弹头的能力,圆概率偏差200米,导弹的设计寿命15年到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