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填坑之路,“鬼女”赵佳创造的上古漫画奇迹有多神!

文/三文娱 动画小酱

这是一本很“坚强”同时又很“脆弱”的漫画,它被称为上古漫画奇迹之一,历经多次的断更改版,20余年来,却依旧吸引着无数粉丝的目光。

500

20年的断更填坑之路

从15岁开始成名,在《黑血》时造就中国漫画原创岭的一个高峰,赵佳真正用实力证明了什么才是年少成名正确的打开方式。

1997年,赵佳原本只是想打破自己在《第十三个月》时期奠定的少女漫画倾向,刻意融合了部分少男要素,想矫正作者定位,却创作出了这一部神作《黑血》

《黑血》是自启动“中国动画5155工程”以来最知名的漫画作品之一,曾在1999年荣获香港文化传信所举办,第二届大陆文传杯漫画新人奖第一名,被业界认为是对中国新漫画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作之一。

《黑血》的画风极为特别,人物形象打破了秀美、苗条的旧框框,使作品别有一番豪放的味道。

其中的分镜,在现在看来,都是黑白漫的巅峰之一。肆意张扬的画风,恣肆纵横的想像力,酷得一塌糊涂的人物,扑朔迷离的故事,难以想象这是那个年代的漫画。

500500500

《黑血》内页分镜

基本上重点就在于爽,它让你思考不过不会让你每看一个分镜都要思考,而且真心看不出是个女画手,大片的黑色,分镜很凌厉。

                                                              ——来自网上评论

《黑血》一路走来,有鲜花献礼,也有荆棘在旁。有过高峰,也经历过很多低谷,20年来,却依旧给了我们最初的感动。

1999 年 6 月

由于情节设定缺陷,重新调整整体故事结构,《黑血》的第二部分、人设略为 Q 版的新作外传《B&B -黑血-》问世。同年10 月,《少年漫画》刊载赵佳老师致歉通告,因家庭等私人缘故,《B&B -黑血-》无限期停载。

  2001年

《黑血》再度出山。

500

2004年2月

在《少年漫画》暂停连载。从此近十年里,画面一直定格在慕风举起水果刀准备暗杀肖的那个瞬间。

中间断更10年

2011年 

 《国人志》赵佳专访 :黑血继续流淌(然而并没有填坑)。

2014年

在《漫画会》宣布填坑。

500

2014年第四版《黑血》

《黑血》在经历了1998年、1999年、2004年三次停更之后,再次停更了。是的没错,在《漫画会》上连载六期第四版《黑血》后,2015年赵佳又带着《黑血》消失了。

20年了,到如今,依旧还是没有结局。大大偶尔会在自己的贴吧更一些内容,但是也很少啊。对被坑了好多年的老坑民来说,他们表示这都不是事儿,可能已经习惯了,毕竟《黑血》又称“赵佳今天又跑路了吗?”


鬼女的鬼才

被称之为“鬼女”的她,确实有着与之相匹配的才华,她是当时难得受到国内外一致肯定的漫画家。

1981年生的她从2岁开始学习美术,从小涉猎中国画、水彩画等多种传统美术;

4岁在《小学生作文》封底上发表第一张作品《小鸣》

9岁时创作的中国画《谁说葡萄是酸的》获天津市第五届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一等奖;10岁时的泥塑作品,在新蕾出版社主办的《小学生作文》封面上全年连续刊载;著名作家柳溪见到赵佳的作品,激动不已,主动为赵佳写文章,称之为“一代奇才”,“赵佳现象”。

这是赵佳10岁时的习作

500

1996年15岁时在《科普画王》上刊登第一部连载的作品《第十三个月》

1997年开始在《少年漫画》上连载长篇神作《黑血》

2000年,二十岁时赵佳被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录取为本科生,同时还被聘为动画学院的客座讲师,在本科生即成为了讲师;

 

2001年参加了日本漫画博览会,并且被众多元老级日本漫画家称赞,那一届博览会的宣传册封面以及海报都用了赵佳在《黑血》中的插图。

500

除了刊登过的漫画之外,大大还有其他的作品。

eg:《赵佳十年画集浓缩本》

    《超级漫画家圣经》

500

赵佳早期彩稿,出自《赵佳十年画集浓缩》

500

赵佳为沧月《帝都赋》所绘插图

500

赵佳为《少年漫画》所绘的彩稿海报

500

为《国人志》第六期绘制封面

这样的人生看起来应该是很多漫画家所羡慕的吧,但赵佳称当时画漫画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不足的。

从1997年80%毛笔手绘到2014年电脑绘制,《黑血》在后期画面跟以前比差别太大,而且1997年和1999年这两版的《黑血》结构是比较散乱的,赵佳自己也说,“究其原因,就是过去年轻的时候缺乏剧本构成能力,脑洞想到什么就硬塞进去什么,搞得故事没有主次了,2004年的第三版就是为了给这种糟糕的倾向画句号而诞生的。”

《黑血》是一部让她从“随时被花花绿绿新鲜东西夺去注意力并跑偏方向”演变成“懂得分辨和取舍良莠并坚持初衷”的作品,在她的人生经历中是至关重要也是独一无二的。

令人惋惜的是,因为迫于生计,赵佳也曾把另一部作品《踢破天下》的版权卖了出去,加之自身体弱,有关节疾病,虽然仍在不停的创作,却也留下了很多的坑没有填。

赵佳说,在中国当漫画家最大的后顾之忧就是稿子没人要就得挨饿,自己找了一些平台,但都想要把《黑血》加工成为彩色漫画,然后都被赵佳回绝了。

“我自认为没体力把《黑血》那么繁复的风格弄成彩色的,弄成彩色的也不能保证质量和数量双收,所以我老老实实画我的黑白漫画,《黑血》是漫画,不想变成漫图。”

看到自己曾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来回挣扎

也看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不过是平凡无奇

                                           ——赵佳漫画《反光》

拥有这样一部神作,同时又有着鬼才的赵佳,为何会找不到平台施展自我呢?

 


​上古黑白漫画的逐渐消失之路

事实上,20年的时光已然逝去,这些“上古漫画”的名字也很少会被现在的看众所提及,在彩漫、条漫中长大的一代的我们可能根本没听说过,但他们却是代表了那个年代国漫的巅峰,放在今天来看,也依旧如此。

最早刊登《鬼血》的是一本叫《少年漫画》的杂志,早期主要连载优秀的日本漫画,后重心转移为中国本土漫画。中间经历过整改、改版、最后停刊。

如今很多火了、或者火过了开始淡出漫画界的作者,早期都在这本杂志上暂露头角。比如丁冰、客心、王浣、自由鸟、嘉瑶、颜开、胡蓉等,以及被人称之为大陆漫画的三座碑的陆明、赵佳、张晓雨。

500

赵佳漫画《鬼血》

500

陆明漫画《我的旋律:后》

500

张晓雨作品《面人麻生》   

国内故事漫画刚刚起步的时候,都是货真价实的黑白一拼一,毕竟画漫画已经很费劲了,根本腾不出时间来上色。

但在之后的发展里,大多数人把目标人群定位在了小学生身上,认为“漫画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小孩子才是漫画的主要购买力。我国商业漫画刚起步的时候,市面上最多的便是以幽默漫画为主的彩色四拼一漫画,加之其低廉的价格,像国产少年向黑白漫画根本卖不过这些彩色四拼一漫画。

500

国内第一本全彩漫画《知音漫客》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即使你满怀梦想,却终究逃不过它的拨弄。

国内漫画市场的不成熟、加之政策等其他原因,期间《少漫》、《卡通王》之类的杂志倒了一批,少了很多合适的平台供漫画家们施展才华。

500

在21世纪初这十年里,曾经雄心满满的漫画家们,很多离开了这个行业。他们有的去从事教育行业,有的去制作游戏,有的去下海经商。

如今中国漫画的环境已经彻底被彩色漫画统治了,大量的粗制滥造彩漫盛行。很多黑白漫画家们渐渐的失去了自己生存的基地。

电脑软件普及,让填充色块更容易,在很多地方便开始敷衍,线条、阴影、背景以及构图分镜不好?没关系,只要有色彩,就可以敷衍过去。

当然了,彩漫也有很多的优秀的作品,出现了很多炙手可热的大IP,许多之前的黑白漫画家也转成了彩漫的一把手,成为其工作室的顶梁柱。

500

《一人之下》

为什么大家会说《鬼血》是“上古漫画奇迹”之一(另一部是颜开的《雪椰》)?

除去它在90年代便为我们带来了画面精良、故事充满鬼气、分镜一流的黑白漫画之外,它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基本上见证了大陆漫画20年来的风风雨雨,好的时代、坏的时代都碰上了。以及有无数的漫友对它的坚持吧,希望它能像“奇迹”一样坚持下去,带着当年给予自己的感动,继续下去。

我们都知道,国内的原创黑白漫画虽然不会消失,但彩色漫画才会是之后创作的大趋势。随着国内漫画环境的逐渐完善,读者们审美的不断提高,小酱希望会有越来越多像《鬼血》一样,无论是画面还是故事,都足以吸引到读者的优秀作品诞生,不论它是黑白还是彩色。

不管业界的变化是好是坏,只要有变化,那么这个行业就有生机,就不会死。与其一直抱怨市场如何如何不如人意,不如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每个人从个人利益上退一小步,还给市场一份小小的正能量,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是基数大了,也一样会变得很可怕。

                                                                      ——赵佳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