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啥】十八年前的那座边塞古城,如今要回来了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2020年有一场搏击比赛,非常有名,我做的节目也提到了。比赛结束后,又掀起了一场争论,比赛者能否代表传统武术?传统武术与搏击的边界在哪里?

其实这样的争议不但我们有,外国人也有。日本的武士;美国的牛仔;欧洲的骑士都有着类似的特点,他们都在一个时代达到了巅峰,却又在巅峰之后迅速陨落。就算历经波折得到继承,但在当代人的眼中,这些东西总是“没那味”。

提到“没那味”这个问题,欧洲人可是相当的懂。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17世纪初,就创作了小说《堂吉诃德》,专门了讽刺骑士和骑士小说。堂吉诃德是骑士小说的脑残粉。为了追求冒险,他居然自封骑士。他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甚至差点丢了性命。在一系列荒诞的探险后,他终于大彻大悟,最后在批判骑士小说后死去。

骑士文化虽然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它的兴起有着特殊的背景。在中世纪的西班牙,骑士贵族是西班牙光复运动的主力军。他们不但领导西班牙的解放,还征战四方,攻城略地,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他们打破了神学主义束缚,反抗外界的压迫,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时代在不停发展。火炮引入战场之后,骑士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封建经济的解体,也让传统的骑士贵族迅速堕落,为了维持生计,骑士甚至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时代的先锋,也因为时代而陨落。

塞万提斯创作小说的年代,骑士小说粗俗不堪。他思考了一下,觉得应该用魔法打败魔法,于是《堂吉诃德》借助骑士小说反骑士,最终把骑士文化完全颠覆。我们现在读《堂吉诃德》,会觉得这本小说是讽刺小说。但对于当时骑士文化的落幕而言,这部小说却是一记丧钟。

《堂吉诃德》的故事,也在其他文化不断上演: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部文化流行了几十年。但是牛仔们的结局,往往是在铁路和火车面前无能为力。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阶级受到了强烈冲击,以前耀武扬威的武士,最后成了路边喝酒的街溜子。

这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常态:人们总是认为,社会矛盾的解决是因为孤胆英雄的存在,他们乘着七彩祥云,帮助绝望的人们破除压迫和不公。但是社会矛盾的真正解决,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艺术作品里面的天降猛男。

工业时代的技术爆炸,传统武术失去了存在基础。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也会导致类似的个人英雄形象被磨灭。虽然武术可以强身健体,但是《精武陈真》里面的船越文夫,还说了这么一句话:“要击倒对方,最好的办法是用手枪。”神功护体,还是打不过坚船利炮。

既然武术和骑士跟工业时代相矛盾,那么这些文化是否该被彻底消灭呢?其实也不是,在各种艺术作品中,人们依旧向往武侠和骑士的世界。对于这些符号的向往,本身就是人性闪光点的向往。

想要欣赏这些文化,不一定非要成为“津门第一”或者堂吉诃德。但是通过艺术作品,普通人可以享受这些故事,体验这些文化独特的魅力。

艺术作品受限于故事表现,往往更愿意表现一个人的英雄之路。不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电影,英雄主义都是被不断发掘和发扬的精神主题。尽管骑士、牛仔和武侠已经变成了文化符号,但是这些符号借助艺术作品的改编,发挥了全新的价值。

随着艺术形式的发展,游戏作为可以互动的“大众艺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玩家认可。《骑马与砍杀》《天国降临》就是欧美骑士精神的最佳体现。日本国民级RPG勇者斗恶龙中,主角也是继承骑士的精神进行冒险。西部题材的《荒野大镖客》系列,则对牛仔和西部匪帮进行了全新的刻画。

骑士和牛仔做进了游戏里,东方文化也没有落后。动作游戏《仁王》和《只狼》,就把武士和独特的幻想世界结合,展现了新的武士精神。国产游戏在武侠领域,也通过《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作品,让武侠精神多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国产武侠游戏中,《天地劫》系列是同类游戏中的巅峰,《天地劫》系列中的《幽城幻剑录》。就将仙侠和武侠进行了融合,传统的武侠故事发生在中原,但《幽城幻剑录》的背景却是边塞古城。这样的背景设定,在当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与传统武侠游戏中门派之间的斗争相比,《幽城幻剑录》引入了时轮宫和西夏军这两个派系。仙侠故事当中,引入了宗教的对抗和权力的斗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但接地气,也让故事更加厚重。

除此之外,《幽城幻剑录》还引入了印度佛教的罗睺神,让仙侠故事不光只有女娲伏羲,也有了富有内涵的反派。故事的主角原本是罗睺神创造的人偶,但是这两个棋子最后却反客为主,开始破坏反派的计划。

立足历史的故事,加上反抗宿命的精神,让《幽城幻剑录》拓展了武侠游戏的边界。武侠故事不光是江湖斗争,更是时代之下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三界之间的权力斗争,最后导致主角明幽两隔。也让玩家除了正邪斗争之外,思考宿命论的荒谬。

武侠故事中,离不开对爱情的刻画。《幽城幻剑录》中,制作组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对前年轮回的宿命,两名主角的关系超脱了“恋人”与“伙伴”,而是“探寻彼此命运的旅人。”

武侠游戏继承的,是武侠文化中那种“仗义抒怀,为国为民”的信念。早年国内单机游戏,虽然在画质、玩法等硬件上显得稚嫩,但是这些游戏的文化内核十分坚挺。《天地劫》的故事,也一直围绕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展开,在国内游戏圈地位无出其右。

在那个技术有限,行业饱受冲击的年代,游戏开发者们依旧怀着对行业的热情,开发出质量过硬的游戏。他们没有辜负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而这总是让人充满希望。

《天地劫》三部曲结束后18年,正统续作《天地劫:幽城再临》终于问世登录手机端。本作剧情讲得是前作《神魔至尊传》结局的两个甲子年,也就是120年后,时轮宫的机巧师尉迟良行走江湖的冒险故事,与此同时,本作还将《天地劫》前作三部曲的主要关卡和剧情高清移植到手游中。

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继承故事发展。对老玩家来说剧情不会跑偏,新玩家也能更好的理解人物动机。《天地劫:幽城再临》既不守旧、也不颠覆,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之道。

本作收入了前作所有人气角色并进行了重新勾画。使前作中粗犷的港漫风角色,更加符合当下流行的审美。

游戏没有一味追求国风。也不是全面日系,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十分微妙。做得一种新派国风。至少在现在的游戏市场上,很难找到一款同类风格的作品。不但补足了当年的技术短板,还将《天地劫》独特的气质发扬光大。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制作一款游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很多玩家提到国产游戏,就要动辄平台大作,技术领先。但游戏平台丰富多样,适合游戏开发者生存和发挥实力的选择,才能让老游戏发挥新光彩。

《天地劫:幽城再临》充分发挥了制作组的技术优势,在手机平台上也能有不输大平台、大作品的庞大剧情及华丽战斗。技术革新和美术升级让本作在表现力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化,华丽的技能在闪避、追击、先攻等机制下的配合下,战斗演示变得更加扣人心弦。(配合技能展示CG)为了还原当初武侠剧的台词味道,制作组还专门请来了TVB的配音演员,还原当初电视机里的武侠味道。

《天地劫:幽城再临》开发者,为中国武侠IP年轻化做出了最好的努力。这种努力与探索,也得到了玩家们的支持和鼓励。在早前的测试阶段,游戏在TAPTAP平台获得了上9.3分的高评分,玩家不分新老,都可以在游戏中回味无穷。

《天地劫》手游的重生,本身就代表着武侠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化。这种进化不但体现在游戏里,也体现在文学本身。

沉迷毒品的美国青年,因为阅读《盘龙》和《我欲封天》等“爽文”,最终摆脱了毒瘾的困扰。热爱这些小说的国外爱好者,甚至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专门的翻译网站。

虽然这些网络文学跟当初的武侠小说差异比较大,但是他们依旧继承了那份突破自我的积极气质,成为了“武侠精神”的继承者。这些文字中的“武侠精神”,也将传遍全球,发扬广大。

随着中国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在自信地走出去。《三体》被翻译成了英文,《甄嬛传》也出口到了海外。承载传统武侠精神的国产游戏,不仅会成为国内玩家的回忆,也会逐步走向世界,成为一代代年轻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武侠精神和骑士精神,都在各自文化中经历了解构和重组。但他们最终也会回归本源,用虚拟的冒险展现人性的光辉。借助游戏等全新的艺术形式,更好的继承下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