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 《她力量》:世界需要科学 , 科学需要女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科学家精神蕴含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以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新时期,广大青年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特别需要学习传承科学家精神。
2021年,《科学大观园》杂志特别推出12期“科学家精神”专刊,选取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典型案例,通过一系列人物故事,力求深刻诠释、生动展示科学家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以期在全社会深入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杰出的女科学家与祖国同发展、共奋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3月8日是第111个国际妇女节,让我们从女科学家的奋斗故事中感受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她们的个人成绩与时代意义,也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不断得到彰显和认可。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批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科学家毅然归国,其中,女科学家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虽然备受时代限制,但她们无所畏惧、反抗世俗传统的勇气,追求真理、坚持科研的决心,胸怀祖国、不忘初心的担当,为后世致力于科研事业的女性树立了榜样。
她们的名字将永远铭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中,成为科学家精神最有力的注脚。
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在科学界,熠熠闪耀着女性科学家的靓丽身姿和智慧之光。
她们执着、坚韧、严谨、睿智,在科技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竞放“女性风采”。以丰硕的科研成果,诠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真正撑起了祖国科研事业的“半边天”。
在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女性从事科研工作,更脱颖而出过许多成就斐然的女科学家,林巧稚、何泽慧、谢希德、夏培肃、屠呦呦、张弥曼……
她们满怀对科学的信仰、对生于斯长于斯土地的深情,在各自的领域,奉献自己,用智慧和力量实实在在地改变中国,也改变世界。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无论是对抗危害人类数千年的疟疾,还是探索世界的种种未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女性都没有缺席。
青蒿素到底是什么?基础研究为什么重要?科学研究无关男女,只求真理。
在寻求新知识的漫漫长路中,女性的光辉也在指引着我们前行。
在科学研究上,“巾帼不让须眉”的核心和路径是认知与培养。
如同男科学家一样,女科学家也是培养出来的,而非天生的,就看社会给不给女性这样的机会。
《科学大观园》杂志编辑部
※ ※ ※
《科学大观园》2021年3月上
(总第6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