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有什么神奇之处?
神奇之处就在于没有任何神奇之处却搞出了很多诡异的性能。
梅林-1使用的针栓式喷注器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引擎,RP-1和液氧的组合从196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公开的科技研发。但不知道为啥梅林-1D的净重只有470千克海平面却有84吨的推力,推重比达到1比185,是人类造过的推重比最高的引擎。
猎鹰9的箭体使用的摩擦焊接的铝锂合金,航天业都用了半个世纪的科技。但v1.1的时候第一级火箭的空重只有19吨却带了385吨的推进剂,干质比为惊人的95.3%。根据火箭方程的dV计算:
dV=Isp*g0*ln(m0/mf)
lsp=梅林-1D真空比冲=311s
g0=9.8m/s^2
m0=19t+385t=404t
mf=19t
得出猎鹰9第一级的dV=9317m/s
进入近地轨道需要至少7.8km/s的dv,以及1.5-2km/s的气动消耗和引力消耗。也就是说猎鹰9的第一级实际上能办到单级入轨的。哪怕把lsp换成梅林-1D的海平面比冲282s,dv也有8448m/s,不考虑气动阻力的话理论上也能完成单级入轨。SpaceX要想完全可以拆除猎鹰9的回收装置减轻质量,第一级自身便是单级入轨火箭。
SpaceX火箭回收的软件编程逻辑,首席工程师发布论文。

用名贵食材做出好吃的容易,但用普通食材做出好吃的难。
目前SpaceX手上有4个回收的猎鹰9一级(还有两个猎鹰重型助推器)。最短发射间隔是2个月。
现实就是,光是这几个回收火箭轮着用就完全满足我国一年的航天发射需要了。
NASA载人任务和美国空军卫星任务两个委托还会砸钱让SpaceX造新火箭(目前有3个,1个载人2个GPS)。
今天B1049第五次回收成功,很快SpaceX就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火箭太多”的航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