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次大洪水,令美印对华监测秘史曝光
作者:银鸣
本文转载自:硕鸣灼见(ID:chaoxunzhuojian)
2月7日,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发生了因冰川断裂导致的溃坝事故,超过50人死亡、数百人失踪。尽管印度的科学家们认为这场洪灾是出于自然原因,但对于当地村民,另一个故事更为可信:在那片山脉高耸的积雪和岩石之下,掩埋著美印为监视中国而设立的核装置,这些核装置在月初发生爆炸引发大洪水。
这场大洪水,令美印几十年来为监视中国而进行部署的秘史也浮出水面。
一场毫无征兆的大洪水
当地时间7日上午10点左右,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楠达德维山(Nanda Devi)南侧,突然毫无征兆崩塌,高处的冰雪、土石直接坠入下方的道里根加河(Dhauliganga River),山洪暴发的夸张水势瞬时一路往西侧的下游倾下。
山洪先是在极短时间内破坏了道里根加河畔的印度国营水力发电厂。接著再往下冲刷,冲毁了正在兴建赶工中的印度里辛甘加(Rishiganga)水力发电厂,除了折断沿途的5座大桥,更把里辛甘加现场的150多名建筑工人全都冲走。
北阿坎德邦与印度中央政府也紧急发出避难命令,要求道里根加-阿勒格嫩达-恒河上游的数万沿河居民“马上撤离”,并随即排空下游沿岸的水库储水以防洪锋。
所幸上游的冰川崩溃并没有持续扩大,灾情下游地区已在7日入夜后解除警报。而通报伤亡全都集中在两座受损水坝里,约有200余人被洪水卷走,至今生死不明。
印度国家危机管理委员会(NCMC)表示,喜马拉雅山加尔赫瓦尔(Garhwal)地域楠达德维山(Nanda Devi)冰川崩裂坠河 ,导致上游水位暴升引发洪水。事故反映气候危机加剧。
但是,北阿坎德邦莱尼村的村民有另外一种看法,当地大约有250户农家山村,他们普遍认为一片冰川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在冬天破裂,况且现在又不是雨季。村民都认为,在他们头顶这片山脉高耸的积雪和岩石之下,掩埋著美国设立的核装置。而这些核装置在月初发生爆炸引发大洪水。
据《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10日报道,洪灾当日,不少村民都闻到空气中弥漫著一种刺鼻性的气味,这气味十分强烈,以至于他们在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呼吸。村民为此要求印度政府调查核装置的位置,并追查是否有放射性污染问题。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真的有核装置爆炸,但一段尘封的秘史已经浮出水面:20世纪60年代,美印曾合谋在“世界屋脊”监视中国核试验。
南达德维山
一段尘封的秘史曝光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急于得到中国核试验的细节,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情报手段。而中印边境战争刚过去不久,印度同样迫切希望得到有关中国核能力的情报。
美印于是想要在喜马拉雅山脉全线放置核动力监视装置,以监测中国的核试验与火箭发射活动。这个想法来自于时任美空军参谋长寇蒂斯·李梅。1964年,李梅与一名曾攀登过珠峰的《国家地理》摄影记者闲聊时,得知“站在珠峰上,青藏高原一览无余”。这句话让他灵机一动。
1965年10月,印度和美国的登山者们带著七个钚胶囊和重达57公斤的监视设备上了山。这些装置原本计划被放置在7816米高的印度第二高峰南达德维(Nanda Devi)山的顶端,这里靠近印度东北部与中国交界的边境处,地理位置极佳。
但没想到,距离山顶很近的时候,一场暴风雪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了攀登计划。在匆忙下山之时,他们把这些装置留在了身后。其中包括一条六英尺长的天线,两套无线电通信设备,一个供电装置,以及那些钚胶囊,这些统统都被留在了一个“平台”上。
“我们必须下来,否则很多登山者就会为之丧命,”其中印度登山队的领队曼莫汉·辛格·科利(Manmohan Singh Kohli)曾向《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讲述了他的经历,并表示当时他们打算日后择期再次进行尝试。
但当这些登山者在第二年春天重新回到楠达德维山,却发现这些装置都“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对楠达德维山进行多次探险,均搜寻无果。他们认为可能掉在某个冰川之中。
当年尝试放监测设备的印度登山者科利现已90岁了,2018年他接受采访时曾提醒道:“监测设备非常热,一旦它接触到冰川便会开始下沈,直至触及岩石,才会保持在那里。如今随著科技的发展,可以尝试定位他的位置,”科利补充道,钚胶囊的寿命大约为100年,目前看来还剩35年左右,如果不慎落入河中,河水可能会受到污染、居民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这次失败的探险在印度一直是一个秘密,直到1978年,《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报道了发表在《户外》杂志上的故事,并写道中央情报局雇佣了几名美国登山者,其中包括曾经不久前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成员,让他们把核动力装置放置在喜马拉雅山的两座山峰上,以监视中国人。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证实,第一次考察以1965年遗失仪器而告终,而“第二次尝试发生在两年后,一名前中情局官员形容其结果为‘部分成功’”。
1967年,第三次尝试任务计划放置一套新的设备,这一次的目的地是附近的一座更容易的高达6861米的山峰,叫做Nanda Kot。这次任务成功了。为了将侦察设备放置在自喜马拉雅山上,14名美国登山员在三年间每人每月得到了1000美元的报酬。
1978年4月,印度总理莫拉吉.德赛(Morarji Desai)曾向国会透露印美间曾有的高度机密的合作,将一些核装置放在喜马拉雅山上,但他没有说明此一行动进行到何种程度。美国国务院解密相关电报档案时,引起大批印度民众到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前抗议,要求中情局离开印度,因为这些间谍行动污染了印度的重要水源。
目前,莱尼村的一个小型站点定期对当地河流的水和沙子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但尚不清楚他们是否得到了任何存在污染的证据。
目前中印完成了班公湖边境对峙地区撤军,已经传出更多双方和解的信号。据印度多家媒体报道,印度政府开始松动实行了近9个月的对中国直接投资的限制。最新公布的数字还显示,中国在2020年再次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是这段尘封的历史也说明了,中印边境还存在不少不可控的变量,印度对中国的戒心一直存在,在美国的配合下,未来的动作依然可能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