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老师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与我到保山潞江坝咖啡产业了解的一些思考

前段时间到云南保山潞江坝简单了解了一下咖啡种植产业,昨天恰巧又学习了温铁军老师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结合本次了解的情况,简要分享一些思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K4y1S7ZJ#reply4181372423

潞江坝地区在老师所提的探索农村发展模式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条件较好,当地一二三产业面上基础面非常扎实,但是由于咖啡产业本身就具备较大的变量因素,特别适合作为一个试点拿来重点研究。

基本优势上:一是自然条件因素使得先天咖啡品质较优,具备生产精品咖啡的能力;二是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消费升级并高速扩张,对精品咖啡需求量激增;三是精品咖啡较普通商品咖啡的利润空间扩张了3—20倍,对农民提高收入有较大的意义。从70年代末,潞江坝地区咖啡种植开始从新兴起,主要依托雀巢的合作进行咖啡种植,并由雀巢收购加工为速溶咖啡。由于过去主要是提供速溶咖啡原材料种植,客观上导致农村种植咖啡及经营管理模式较为粗放,随着国际咖啡连续多年增产,国内咖啡收购价不断走低,在15年左右开始出现精品咖啡的加工及生产探索,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于地区整体经济的推动一直非常有限。

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特别是个体农户缺乏精品咖啡的管理、种植、粗加工技术,依旧维持在过去生产速溶商品咖啡豆的老路上。潞江坝产区个体农户产量达到了地区咖啡总量的98%,其中九成以上的品质是不可控的。而潞江坝产区咖啡,由于自然条件优势,当地精品咖啡较普通商品咖啡,仅通过全红果采摘(仅采集熟果)、晒床晾晒(非地面铺晒)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终品质,但就这些简单的加工技术,由于推广、宣传、资金等等问题,绝大多数个体农户无法实现。二是利润归属问题,个体农户作为咖啡种植产业主体,由于前述问题,始终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层次,本地咖啡成品生产加工企业在收购中,往往通过筛选挑选将品质最好的咖啡豆收走,加工后得到所谓的精品咖啡,获得了绝大多数利润,而个体农户基本享受不到基于本地咖啡优质,所带来的利润增长。根据个人调查,在精品咖啡的整个消费链条中,咖啡馆作为消费实施的终端占据约60-67%的利润,生产加工烘焙商占据28-30%的利润,而咖啡种植个体农户仅占3-12%的利润。

由于咖啡收购的定价基准是雀巢等大宗咖啡收购商,依据国际咖啡期货价格制定,中国由于人工成本、当地山地地形带来的先天运输采摘成本,导致普通商品咖啡豆利润空间稀薄,甚至低于成本。咖啡产业中农民个体农户享受不到咖啡市场增长所带来的收益、未来新型乡镇集体制经济如何分配利润,我认为这个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农业所面对的一个显著问题。

以下为调研内容原稿,由于本人非专业人士,求各位大佬围观吐槽

潞江坝咖啡产区产业发展概况

一、      基本情况

至2020年,中国咖啡生产总量已达到全球第9名,咖啡消费达全球第17名,其中云南咖啡生产占全国总量的98%。国产咖啡主要产区分布于保山、普洱、临沧、德宏四地,其中以保山潞江坝、普洱孟连质量、风味最佳,适合产出精品咖啡。

潞江坝位于云南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东侧山脚,距离保山市区67公里。潞江坝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干热河谷气候,海拔640——3510米,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冻,为所产出咖啡赋予了较高品质。

潞江坝地区现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生产总量超过2万吨,主要种植品种为卡蒂姆,属于阿拉比卡种咖啡,占当地总量的90%以上,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指代的“云南小粒咖啡”。主要种植区域分布于800——1200米地区,少部分种植于1400米地区。

500

二、      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历史背景

保山咖啡种植历史,最早要追溯至1893年法国传教士景极携带咖啡苗进入中国种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1年至1961年间为补充苏联需求开始规模化种植,但在中苏交恶、文革影响受较大冲击,濒临崩溃,直至1988年雀巢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后,开始再次启动云南咖啡种植项目。卡蒂姆咖啡也正是此时,正式引入中国云南开始种植。

卡蒂姆咖啡种具有产量高、植株矮、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但由于具有四分之一的罗布斯塔种基因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了低端产品,价格低迷且主要用于速溶咖啡原材料。随着同属品种的迭代、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为潞江坝产区咖啡赋予了较高品质的风味及特性。同时,云南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一大批全新、高品质、具备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咖啡苗木也将预期投入市场。未来高品质咖啡种植、精品咖啡生产将成为潞江坝地区咖啡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潞江坝产区现状

1.原材料生产

(1)大宗商品豆生产

潞江坝地区咖啡产业现阶段主要生产定位为原材料生产,红果(初级原材料)、带壳豆及脱壳商业青豆(粗加工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大。主要收购商为雀巢公司、星巴克公司,由于原材料缺乏定价话语权、国内人工成本制约、国际咖啡期货影响等因素,传统原材料种植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种植规模在逐步下降。

本地咖啡种植受人工、地形、缺乏机械化加工手段、品控低下等因素影响,脱壳商品豆每公斤成本一般在8至13元之间,收购价一般维持在10至20元不等。19年受巴西等主力生产国增产影响,国际期货价格(收购价基准标的)一度跌破国内种植采收成本。

(2)精品咖啡生产

受连续价格低迷影响及星巴克公司在精品咖啡市场的推广,自12年开始,潞江坝地区部分咖啡生产商开始探索精品咖啡生产,并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咖啡赛事、国际咖啡庄园认证等项目,起到了较好的推广作用。自17年开始,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日益增大,潞江坝咖啡开始进入更多咖啡业内人员的眼球,精品咖啡的种植管理、原材料品控、加工工艺被引进当地,精品咖啡生产开始进入商业化规模。同时,一些新咖啡品种的引入种植,进一步提升了潞江坝精品咖啡的潜力。

但由于起步较晚、资金缺乏、技术推进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本地精品咖啡产业增长仍处于较低水平,品牌效应缺乏,产品种类单一,规模分散。

2.产业业态概况

潞江坝地区主要生产模式主要为两类:一是个体农户种植,二是企业庄园模式种植。个体农户种植为当地咖啡生产主力,占当地咖啡生产总量的80%以上,主要向市场提供咖啡原材料(红果)及初级加工品(带壳豆、脱壳豆),处于利润空间小甚至经常面临亏损的境地。企业庄园模式种植主要以速溶咖啡、精品咖啡、咖啡衍生商品等成品加工生产为主,辅以半成品烘焙豆加工,产品附加值较高。部分庄园除了引进先进种植、加工、品控技术之外,已经能够达到按采购商需求定制生产精品咖啡的能力。同时,部分庄园也开始大规模引进高价值品种咖啡苗木,诸如铁皮卡等引进较早的品种已实现稳定产出。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普洱孟连地区晶工庄园已经引进种植了瑰夏这一世界顶级咖啡品种,该品种单公斤价格能够达到普通商业豆价格的1000倍以上。

另一方面,一批北上广咖啡从业、爱好者也开始关注潞江坝咖啡,从17年起,潞江坝地区咖啡旅游、咖啡业务咨询呈现快速发展。国内顶级精品咖啡品牌seesaw、touch等已经在当地开展了部分合作业务与技能培训,星巴克公司开设了实验性咖啡庄园,并已实现投产。

随着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扩张、进口替代需求的升级,目前即将进入精品咖啡生产的快速扩张期。

(三)精品咖啡价值变化

精品咖啡有别于普通商业咖啡,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附加价值巨大,潞江坝地区精品咖啡一般销售价格区间在30—120元/公斤,高于普通商业豆的2-10倍,且成本比例上升一般为3-50%之间,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受限于人工成本、国际定价话语权等因素,大宗普通商业豆无力与国际市场竞争,精品咖啡或成为地区咖啡产业经济的唯一增长亮点。

潞江坝地区精品咖啡相较于普通商业咖啡,品质提升空间主要受限于管理与技术层面,不同于其他地区咖啡质量天然较低的问题,仅简单的全红果采摘(仅采集熟果)就能实现咖啡最终品质的显著提升。随着技术引进与不断摸索,通过日晒、蜜处理、晒床等工艺改进,更加科学的田地施肥、管理手段,以较低成本获得了极大的利润提升空间。

500

三、      行业发展趋势

(一)咖啡消费市场

全球咖啡消费市场自2020年,迈入12万亿人民币大关,中国咖啡市场消费也即将进入了800亿大关,且自17年开始,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率。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测算,中国咖啡市场中,现磨咖啡消费市场达到550亿规模,占消费总价值的68.7%。据测算,中国咖啡消费年平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平均增速,预计2021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将突破千亿大关,随着国货热潮的扩张,云南咖啡以及潞江坝咖啡将迎来快速增长。

当前中国市场咖啡行业竞争格局中,速溶咖啡市场占比重高达71.8%,现磨咖啡占比18.1%,即饮罐装、成品咖啡占比10.1%。其中,现磨咖啡提升空间较大,且附加利润空间最高,是未来咖啡行业,特别是精品咖啡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根据国际一般基准测算,使用进口精品咖啡豆的现磨咖啡每杯平均成本约为2.88美元起(约20元人民币),使用潞江坝地区精品咖啡,根据品种不同每杯成本能够降低约10-50%,而这一现状将促使更多咖啡从业者开始倾向、关注潞江坝精品咖啡。

(二)咖啡衍生品

随着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各衍生品领域也开始绽放生机,各大家电厂商已开始布局更加廉价、简便的家庭用咖啡机、咖啡烘焙机、磨豆机。据淘宝统计,自2019年起,平均售价低于1000元的家用咖啡设备、品牌市场投放均增量超过60%。同时,挂耳式咖啡也以不同于速溶咖啡的更高品质,以极快的速度提升着市场占有率,伴随带动滤纸市场的小幅增长。

咖啡果皮茶、咖啡花茶等一系列咖啡伴随加工品,也开始进入消费者的眼球,但由于缺乏行业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现阶段仍属于起步阶段。

(三)互联网生态

1.电子商贸

自15年起,本地精品咖啡企业就开始积极探索互联网商业新举措,但仍存在专业化程度低、知名度低、对平台渠道商依赖度高等问题。据了解,部分企业曾经营过网站进行销售,但由于知名度等问题,未实现预期作用。现互联网销售主要依托阿里、京东等渠道商进行,但由于资金、营销理念等影响,品牌效应难以发挥。

近年来,精品咖啡在电子商贸领域较为突出的是挂耳式咖啡,其中典型代表为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营销模式,打造的两款爆款咖啡(辛鹿、中咖),成功实现了品牌效应的跃迁,带动企业其他精品咖啡的同步销售增长。

2.信息技术服务

潞江坝地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仅停留在一般电子商贸模式,数据服务、信息化管理设备等领域存在较大空白。由于大多数本地从业人员存在规模小、产业分散等问题,对信息化依赖度低,对引进信息化服务欲望低,信息化推广有较大阻力,市场培育时间跨度长。

若能与政府、咖啡协会等区域、行业组织能够形成广泛共识,提供支持,则能够较快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落地。

(四)咖啡庄园旅游业

咖啡庄园模式旅游拓展,也将成为地区咖啡产业经济增长的新业态,其中比较代表的有比顿咖啡产业文化园、新寨咖啡庄园等。但是也要注意到,由于潞江坝产区或绝大多数咖啡产区的区位问题,旅游资源分配问题,咖啡产业旅游仅能作为庄园模式中的拓展,难以成为咖啡经济带动的新引擎,随着咖啡产业进一步兴起,旅游资源重复投资、过量投资仍需得到清醒认识。

500

四、存在困境

(一)消费端

精品咖啡行业的最显著特点是严重的依赖消费者喜好,精品咖啡因品种、加工、发酵、烘焙、冲泡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风味、口味、感官的不同,从而使得消费者认可程度不同。这也就造成消费者咖啡消费对象的高度分散,难以对单一品种咖啡形成较大需求,同时,咖啡成品风味的多样性,也间接拉高了消费者的留滞效果,难以养成固定品种消费群体。

当前中国精品咖啡消费的主力为:现磨咖啡。受限于速溶咖啡市场的饱和,经营现磨咖啡的咖啡店以及针对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挂耳式咖啡是现阶段的增长主力。

在咖啡馆模式,由于具备一批忠诚度较高、相对成熟的消费者受众群体、高额的附加利润,在精品咖啡行业消费引导中占据绝对优势。国内一批大型连锁咖啡馆对云南精品咖啡的采购模式均开始了合作生产,通过高度定制生产,实现点对点购买符合自身咖啡馆需求的精品咖啡。

挂耳式咖啡模式,高度依赖渠道商网络,品牌多但高度分散,但依托互联网营销等新业态手段,实现了高速增长。

(二)原料端

前文已述,由于咖啡豆最终成品口味受较多因素影响,在整个种植、加工、烘焙环节都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区间,同时受潞江坝产区8层产量来源于个体农户生产影响,虽提高空间巨大,但技术培训、加工设备投入等因素都高度制约了潞江坝精品咖啡的大规模投放的成本与时间。由于人工成本、大宗价格等因素,实际上个体农户种植积极性较低,且管理、种植技术的投入意愿较低。仅潞江坝产区规模最大的新寨村为例,19年一年中,咖啡种植面积就下降了约300-1000亩,同年咖啡商品豆大宗期货价格一度跌破成本。个体农户缺乏收益增长,是未来潞江坝咖啡产业面对的重要挑战问题之一。

同时也要注意到,一部分咖啡庄园近年来积极扩大技术投入,部分庄园已成规模开展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性种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种类越多、质量越好、风味越佳的潞江坝产区精品咖啡将涌现在市场。

结论:潞江坝精品咖啡随着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即将迎来快速发展,同时,精品咖啡产量较低,技术、管理推广较慢仍是较长时期内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进一步推广渗透,或成为潞江坝精品咖啡发展的新引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