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广深、成渝动作频频,这些大消息将如何改写区域版图

500

  文丨西部菌

  东北即将全面开放生育政策?

  继高铁之后,时速600公里的京港澳、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重磅来袭?

  重庆市体育局近日确认,四川、重庆将共同申办国际重大体育赛事。这是否意味着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联合申奥,越来越近了?

  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一些影响区域经济、城市发展的消息陆续揭晓。今天,西部菌对这些新闻进行简单的梳理。

  01

  东北放开生育限制的话题,源于国家卫健委对《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

  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对于相关建议,国家卫健委持鼓励试点的态度,信号意义已经相当明显。

  国营经济发达的东北,曾是计生政策执行较为彻底的地区。就眼下来看,相对于其他区域,东北地区开放生育的紧迫性确实相当强。

500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因为近些年来,东北人口处于持续减少的状态:第一,出生率不断下降;第二,年轻人口大量外流。

  数据显示,2019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常住人口分别减少7.6万人、13.33万人和21.8万人,合计减少42.73万人,大体相当于深圳、广州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量。

  即便是东北的四大城市沈阳、大连、哈尔滨和长春,同样缺少足够的人气。比如沈阳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长只有0.6万人;哈尔滨更是减少了9.5万人。

  在新出生人口减少、存量人口外流的前提下,放开生育限制,可以释放一部分人口增长的潜能。

  在2019年辽宁就曾修订计生条例草案,通过延长产假等一揽子政策,鼓励生育二孩。而按照此次卫健委的表态,东北地区接下来大概率将率先试点,全面放开。

  其实在此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计划生育”就不再提及,“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已经是埋下了伏笔。

  考虑到二孩放开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婴儿潮,东北之外,生育限制全面解除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前面提到,东北人口减少,出生率下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产业衰退导致人口大量外流。所以开放生育以后,就算出生人口能有效增加,留不留得住人,还得靠经济靠产业。

  而结合人口流动趋势看,未来全面放开生育,主要利好的,也还是那些头部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

  02

  近段时间的第二个重要消息,还是和东北有关。

  2月19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新成立的工作机制的主要职责是:

  加强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完善东北振兴政策举措的建议;协调解决东北振兴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合作、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单位支持或东北三省一区协同配合的问题;加强对东北振兴重点政策、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具体的成员名单,包括各部委以及东北三省的相关主官,规格不算低。

  对东北来说,至少有两方面的利好。

  首先,三省之间的同质竞争有望减少,能够更加顺畅地开展合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整体;其次,更具备争取重大政策利好的条件。

  最近几年,振兴东北的力度明显在加码,从之前阿里、腾讯、恒大、万达等多个企业响应号召投资东北,到此次鼓励开放生育试点,多重利好叠加,东北发展有望迎来重大突破。

  当然对东北地区来说,一个极富悬念的利好在于,是否会打破国家中心城市挂零的状态。在西部菌看来,前期的多重利好铺垫下,东北将大概率收获一个国中名额。

  而在东北的四大城市中,沈阳,将是最有希望的晋级者。

  03

  沪深广、京港澳两条高速磁悬浮线路,近几天备受关注。

  根据《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未来将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建设上海-汕头-汕尾-深圳-广州(沪深广高速磁悬浮)、北京-韶关-广州-佛山-珠海-澳门(京港澳高速磁悬浮)的磁悬浮线路。

500

  来源:网络

  磁悬浮的概念,在前些年曾经比较火。比如上海早在2000年就开始建设连接浦东机场的磁悬浮路线,至今仍然在正常运营;2016年,长沙的磁浮快线也正式开通运营。

  但是,由于造价高(上海磁浮线路的单程票价就达到50元)、技术难度大、运行环境限制多等因素,磁悬浮交通没有大幅度推广。尤其是轮轨式的高铁建设大规模开启后,磁悬浮的热度逐渐下降。

  不过最近几年,速度更快的磁悬浮,热度明显又迎来了升级。据第一财经此前梳理,北京、广州、成都、武汉等30多个城市都有上马项目的计划。

  比如在2019年,成都曾公开提到,规划预留成渝600—800公里/小时超高速磁悬浮建设通道,一旦落地,重庆和成都之间,将实现半小时通勤。

  其实2019年深圳发布的《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就显示,广深“第二高铁”,或采取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形式。

  这次正式写入国土空间规划,释放了两个信号:第一,磁悬浮交通收获了更大的共识,落地概率提升;第二,广东构想的磁悬浮,不仅连接广州和深圳,还直通北京、上海。

  按照时速600公里计算,未来深圳可以实现2.5小时到上海,3.6小时到北京。相较于现有的高铁通行,无疑是重大的突破。当然,也会带动沿线的楼市升温,房价上涨。

  考虑到建设成本太高,短期内,磁悬浮线路即便落地,也将主要是大城市的“专利”。不过长期来看,即使没有磁悬浮,交通模式升级,出行效率不断提高是必然的趋势。

  而出行时间缩短,必然意味着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的经济圈范围不断扩大。

  正如高铁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带动一批内陆城市崛起一样,磁悬浮技术一旦落地,将再次掀起区域发展变局,给中心城市虹吸周边中小城市,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04

  农历新年开始,川渝地区的合作也在进一步走向深入。

  2月19日召开的2021年川渝体育深化融合发展推进会上,两地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协作协议》、《川渝体育深化融合发展施工图》。同时重庆市体育局表示:

  川渝两地体育部门还将共同申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力争在2030年前能共同举行全国综合性运动会。

  去年11月,四川省体育局在答复相关提案时透露,“下一步川渝两地将共同申办奥运会”,引发广泛的关注。

  不过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重庆方面“不知情”的回应,让此事悬念大增。随后,四川方面也表示,“还属于工作规划和远景目标,目前正在与重庆积极对接、沟通、谋划之中”。

  围绕此话题,西部菌此前曾推文《官宣!川渝联合申办奥运会,胜算有多大?》,大家可以查看。

  就重庆的表态来看,这次并未提及申奥问题。不过“共同申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意味着围绕联合办赛,已经达成了相关的共识,至少是降低了联合申奥的操作难度。

  成都申奥的说法由来已久,四川又明确表露了“野心”,且在成渝双圈建设的背景下,重庆和成都确实需要顶级国际赛事的加持,所以,未来川渝携手联合申办奥运会,的确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而一旦成功申办,重庆和成都的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将迎来极大的提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