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洞朗到加勒万,中美俄欧印五方博弈

【本文由“蓟辽总督李如松”推荐,来自《以理服人——解放军如何说服印度脱离接触?》评论区,标题为蓟辽总督李如松添加】

    世事如棋局局新

    你找王洪光退役上将视频看吧。印度军队是如何部署进攻的,包括这次是印度军队主动超过中国实际控制线的,弱守强攻是军事常识。

印度17年洞朗越界挑衅时,其和巴基斯坦刚刚一起加入上合,就很快发生的事情

那可是疯狂的打上合的脸啊

上合的其中之一的扛把子,和刚刚加入上合的人口大国、印度洋地缘大国,爆发了军事性质的严重对持

而,另一个扛把子俄罗斯一声不吭

上合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世界会怎么看上合?

当然是上合内部矛盾非常尖锐,俄罗斯与中国并不是亲密无间,他们之间必定有裂痕!

这就是:洞朗危机爆发的后果。

结果就是:从那之后,上合正式沦为茶话会,欧美对伊朗、俄罗斯的围攻,比以前起作用大了很多。

想想那一段时间前后,印度国内、伊朗、俄罗斯、香港的各种大事情,用时间线列一下,就知道了。

那件事情过后,印度海军司令,在新加坡公开说:欧美西方根本不出来帮助印度。

印度国内,西方渗透严重,及其容易被西方绑架。

印度政府,魔帝大仙就是民粹上位。特别爱搞投机、极限讹诈。

印度长期向西方贷款融资,购买武器。

欧美利用俄罗斯制衡中国在上合的影响力之死心,利用印度联合俄罗斯制衡中国,弱化巴基斯坦的战略图谋。

对印度进行威逼利诱,魔帝无奈又心存侥幸,发动了洞朗事件。

欧美的目的就是:分化中俄战略互信。

当然结果就是:成功了。

欧美代价也很巨大,那就是:把打手当炮灰,根本不敢公开支持印度。

那一年,中国可是在朱日和举行了临战前的阅兵的,即将开打,是要真打,犹如16年南海大演习一样。

印度显然读懂了中国的意思,立即撤退了。

欧美不敢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对抗,被世界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欧美威信进一步丧失,就是代价。

中俄战略互信,有损失。

欧美威信也有损失。

中国进一步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国家威信进一步加强。

欧美只能掉头去搞伊朗、俄罗斯。

于是,伊朗接连爆发重大事件。

不信,你去查一查。

这次,同样是欧美威逼利诱印度,把其绑上了一线阵地。

欧美的目的是:配合特朗普的大嘴之极限讹诈,威胁中国,要用印度瘫痪巴基斯坦国内的中巴战略通道,切断中国在欧美军事解决伊朗时对伊朗的各种援助。

印度与中国对持,不是要同中国打,也不是要进攻。

是想要在印度大军攻打巴基斯坦时,避免中国军事力量再发出拆除锡金违法障碍物那般威胁。

你好好看看,印巴一直在炮火连天。

就因为,印度与中国军事力量差距太大,只能堆积兵力与一线,这是再不懂军事都不会做的军事部署。

前轻后重,是开战前的必须部署,否则一旦开战,主力就暴露在对方火力之下的

所以,印度根本不是要与中国打的,是为了执行西方瘫痪巴基斯坦的命令,而不得不先防备中国的准备。

用国际舆论,绑架中国,都知道中国不轻易开战。

但,事实证明挡不住中国,印度也就不敢对巴基斯坦大规模进攻,它只能维持小规模的印巴冲突。

同时,也是欧美为了牵制中国力量的图谋,去年不正是美帝疯狂打台湾牌的时候吗?

中国根本不吃欧美那一套,印度也打,台湾也统一。

按照中国今日的军事实力,都一边倒的战争。

还请注意

巴基斯坦那位,如同缅甸那位圣母一样

深受西方洗脑,一直在西方的指引下做事的

这两件事

性质都是一样的

都是国际大局势下的欧美不敢直接面对中国,威逼利诱印度代其出手,与中国进行的尖锐斗争。

别只当成中印冲突。

印度只是旗子而已。

印度国内矛盾深重,很容易被擅长街头活动的欧美超控的

以前的不说,就是这两年的

香港是不是?

乌克兰是不是?

白俄罗斯是不是?

最近的俄罗斯是不是?

为什么一票西方国家,对印度农民行动发声攻击魔帝?

为什么早不攻击,偏偏发生那么久了才出声?

恰恰是印度撤兵前的几天?

世界上哪有那么凑巧的事情

事实,已经昭然若揭了

不管谁分析的视频,你我都要有自己的正确思想,要从全球来看

要按时间线把各种大事情一一列一下

就基本得出与事实差别不太大的分析出来了

不要人云亦云,不管是公知,还是将军。

将军有国家纪律,当然不会说谎。

但,他同样不能全部说出来。

只能说一部分事实出来。

包括外交部发言人,不常常只说一部分吗?

站务

全部专栏